張甜甜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所謂學習動機,就是指在自我調節的作用下,個體使自身的內在要求與學習行為的外在誘因相協調,從而形成激發、維持學習行為的動力因素。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影響因素,學習動機的增強會使學生逐漸提高在學習活動中的興趣和積極性,反之亦然,學習動機的減弱會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消極情緒,對學習厭倦甚至影響心理健康[1]。關于學習動機概念和相關理論的研究,中外已有不少學者涉及,并對學習動機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證研究[2-8]。國內學者對高校、高職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影響因素也有相應的實證研究,但對不同入學渠道的高職學生的學習動機分類比較及干預研究極少。鑒于此,筆者對高職院校多元入學渠道的高職生的學習動機進行深入調查研究[9],為細化不同渠道高職院校學生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數據依據。
采取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某校1 795在校生(含社招生)為被試對象。其中:男生1 429人,占比79.6%;女生366人,占比20.4%。來自農村有553人,占比30.8%;來自城鎮1 242人,占比69.2%。
學習動機量表采用由Amabile、Hill、Hennessey和Tighe編制,由國內研究者池麗萍等[10]修訂的大學生版學習動機量表,量表共有30個項目、4級評分。包括內部、外部學習動機兩個獨立分量表,其中:內部學習動機(14個項目)又包括“挑戰性”(8個項目)和“熱衷性”(6個項目)兩因素,外部學習動機(16個項目)包括“依賴他人評價”(6個項目)、“選擇簡單任務”(4個項目)、“關注人際競爭”(4個項目)和“追求回報”(2個項目)。
Amabile 等人在編制量表時,分別在內、外生學習動機分量表之下分析出兩個二級因子因素。因此,本研究也對兩個分量表分別進行因素分析,考察其組成成分。首先,對內生動機分量表所包含的 14 個項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并進行方差極大正交旋轉,得到兩個因素(見表1)。兩個因素的特征根分別為6.214和1.187,對項目變異解釋的累計貢獻率為52.864%。其次,對外生動機分量表所包含 16 個項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并進行方差極大正交旋轉,得到四個因素(見表2)。四個因素的特征根分別為5.396、1.741、1.187和1.111,對項目變異解釋的累計貢獻率為57.039%,量表具有良好結構效度。總量表分半信度為0.927,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78;外生動機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59,內生動機分量表為0.840;內生和外生動機的各構成維度也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挑戰性、熱衷性、依賴他人評價、選擇簡單任務、關注人際競爭和追求回報等各維度的 Cronbach α系數分別為0.864、0.791、0.665、0.639、0.736和0.619,學習動機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

表1 內在動機分量表方差解釋表

表2 外在動機分量表方差解釋表
比較男、女大學生在內生、外生動機各組成維度上的得分,結果發現(見表3),男、女生在挑戰性、熱衷性、選擇簡單任務、關注人際競爭方面并不存在顯著差異,在依賴他人評價和追求回報方面得分具有顯著差異。

表3 學習動機性別差異檢驗
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見表4),說明挑戰性、熱衷性、依賴他人評價、關注人際競爭、追求回報5項因子在不同生源類型學生學習動機之間至少有一組存在顯著差異;通過多重比較(LSD)檢驗(見表5),說明在不同生源類型學生學習動機在挑戰性、熱衷性、依賴他人評價、關注人際交往、追求回報5項因子中至少有一組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在挑戰性因子方面,社招生源類型與應(往)屆高中畢業生存在顯著差異、社招生源與三校生存在顯著差異;熱衷性因子方面,社招生源類型與應(往)屆高中畢業生類型存在顯著差異;依賴他人評價因子方面,三校生類型與社招生源類型存在顯著差異;關注人際競爭因子方面,社招生源分別與應(往)屆高中畢業生、三校生存在顯著差異;追求回報因子方面,應(往)屆高中畢業生與社招生源、三校生存在顯著差異。

表4 不同生源類型學生學習動機單因素方差分析

表5 不同生源類型學生學習動機多重比較分析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依據 Amabile 等人的學習動機理論研究及編制的量表并進行修訂測試。從本研究的結果看,學習動機分量表中的各項心理測量學指標都比較理想,適用于該校高職院校學生測試,能夠較好地測得學生內外學習動機情況,但也存在不足,信度中沒有經過重測信度、效度測量中沒有關聯效度測量,研究應繼續深入。
男、女生在挑戰性、熱衷性、選擇簡單任務、關注人際競爭方面并不存在顯著差異,在依賴他人評價和追求回報方面得分具有顯著差異,且男生均高于女生。一方面,說明隨著時代發展和年齡的成熟,學生內生學習動機男女無明顯差異;另一方面,說明男生在求學生涯中更加注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及自己努力的回報程度,比較注重短時間內的實際成績。不同生源類型學生學習動機在挑戰性、熱衷性、依賴他人評價、關注人際競爭、追求回報5項因子中至少有一組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在挑戰性因子方面,社招生源類型與應(往)屆高中畢業生存在顯著差異、社招生源與三校生存在顯著差異;熱衷性因子方面,社招生源類型與應(往)屆高中畢業生類型存在顯著差異;依賴他人評價因子方面,三校生類型與社招生源類型存在顯著差異;關注人際競爭因子方面,社招生源分別與應(往)屆高中畢業生、三校生存在顯著差異;追求回報因子方面,應(往)屆高中畢業生與社招生源、三校生存在顯著差異。說明不同渠道生源類型學生學習動機之間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至于差異多少,是否具有顯著實際意義,這需要繼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