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摘 要:高中課堂教學從新課導入的環節關注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須注重課程導入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如此更有利于后續教學活動的進行。文章就如何借助新課導入以培養高中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為研究主題,探討了可行性較強的具體策略,也為高中物理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新課導入;高中物理;核心素養
引言
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導入方式以導入新課教學。適當的導入方式能夠調動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其強烈的探索欲,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高中物理教師在培養高中生物理核心素養時,需要關注課程的整體教學內容,從“導入”階段開始注重對其核心素養的培養,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高中生的后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有效提高高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一、新課導入環節應堅持的教學原則
1、高效性原則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注重高效性原則,通過科學的新課導入,引起學生的注意,有效利用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新課導入環節所堅持的高效性原則應為:教師在導入新課的一兩分鐘即短時間內實現高效的導入結果,引起學生興趣,使其在課堂教學中集中注意力,最終使教學成效顯著。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效果的與教師的教學計劃、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結構都有較大的關聯。例如,有部分教師未做好教學計劃,備課時隨意性較強,在新課導入環節所用的時間過多,不利于后續教學的展開,縮短了學生的學習及思考時間,對課堂教學成效產生了不良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新課程的備課時,應充分考慮新課導入的方法,將課堂教學內容的邏輯重新梳理,明確教學結構,有效利用課堂的教學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課程質量。
2、思想性原則
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堅持思想性原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培養學生的正確認識,為高中生塑造科學的價值觀念。思想性原則對于所有學科來說都是必要的,貫穿于整體的教學活動之中。高中教師受高考及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對于學生的高考升學率及分數過于注重,弱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阻礙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新課程改革后,隨著新高考制度的確立,教師逐漸革新了自身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導入環節,教師應堅持思想性原則,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并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貫徹于學科教學之中,提升物理課堂的教學成效,發展德育教育。
二、借助新課導入培養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策略
1、巧妙利用視覺沖擊,突出物理的概念及實用性
新課導入是課程教學的開始,對課程教學實踐活動的展開具有重要意義。高中物理教師需把握導入方式與內容,引出課堂重點,使學生帶著本節課程的主題與強烈的好奇心進行學習。新課導入環節關注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因此,教師在新課導入時需要通過多方因素對學生進行刺激,如巧妙利用視覺沖擊,使學生能夠較為直觀的了解、看到甚至觸摸到本節課程學習的物理知識,更深入的了解課程的物理概念,并能夠在生活中進行實際運用。
例如,每次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給學生分享生活化的物理知識,但注意現象要與本節課程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密切相關。例如,《牛頓第三定律》的導入部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同學們直觀的展示沖浪的相關視頻資料,使學生分析沖浪這一運動中存在怎樣的物理原理,引起學生注意后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可以通過“同學們還能夠分享哪些與沖浪較為類似的運動呢?”拋出此類問題進行引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之后拋出本節課的重點。學生在明確本節課程學習的知識后,對于牛頓第三定律進行學習時能夠有更加切身的體會。教師在新課導入時通過播放視頻,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完成本節課程高效課堂的目標。此種導入方式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與培養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2、增加物理實驗,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思考
高中物理教學,實驗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學生通過物理實驗能夠更直觀、迅速地掌握物理知識,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使高中學生的思維更加科學、邏輯更加嚴密。因此,教師不僅要增加學生的物理實驗,也要在思想上引導學生重視物理實驗,通過實驗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與實踐水平,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創新學生的思維模式。
一如在教授《自由落體運動》時,教師能夠通過實驗使學生驗證猜想。如教師可以設置三組相同的實驗,由三組學生同時進行操作。學生將質量不同的兩個物品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之后同時拋出,比較三組實驗中兩個物品的落地時間。在實驗開始前,教師將實驗的主題告知學生,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學生提出觀點后,再通過實驗驗證猜想結果。設置對照組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更能夠保證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思維能力。如遇到不易實驗的知識或受實際條件的影響無法進行實驗,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形式使學生進行學習。實驗完成后,學生及教師共同進行總結。通過實驗,教師應引導學生大膽假設,對有疑問的環節要問“為什么”,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實現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
3、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課堂教學中創設日常化的生活情景有利于使學生身臨其境的進行思考與學習。高中物理課堂的導入環節可以通過創設相應的教學場景,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
例如,《安全用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出生活中的安全用電的情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取感興趣的安全用電使用情境并進行討論,最終每小組選擇代表進行分享,教師加以總結。這種導入方式能夠迅速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課程的主題進行思考。
結語
綜上所述,從培養高中生物理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設計新課導入環節的教學,能夠有效引起學生的注意,提升其課堂學習效率,創新學生的思維模式,促進高中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當然,教師在具體的導入環節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導入,避免出現時間安排不合理的情況,科學把握課程教學的相關節點,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得到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霍維東.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看新課導入[J].內蒙古教育,2020(18):107-108.
[2]徐從茂.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看新課導入[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49(10):51-52.
[3]孫科.如何借助新課導入培養高中物理核心素養[J].試題與研究,2021(2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