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兩年,受常態化疫情防控影響,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熱點話題。為進一步了解學生畢業后工作的整體情況,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畢業一年內的學生進行回訪,以此來了解學生的工作情況,心理狀況,以及對學校培養的滿意度。本文以攀枝花學院土建學院2021屆畢業生為樣本,開展了畢業生跟蹤調查,分析了具體情況,為以后的教學和學生就業教育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畢業生;就業;用人單位
一、問題的提出
大學生就業一直是當今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如何提高高校學生的就業率是各個高校每年的重點工作。但是,關于學生畢業后的具體情況,尤其是畢業一年內的情況很多高校沒有進行跟進,不知道他們的后續發展情況。本研究主要是深入了解學生進入單位具體的適應情況,以及了解學校的培養模式是否適合當代社會發展的情況。
為提高調查的覆蓋面和實效,本次以線上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在2021屆畢業生群里面發布了調查海報,共收回308份,2021屆畢業生共407人,參與率達到了75.7%。從問卷的數量和學生的反應看,有部分學生離開學校后對學校漠不關心,不愿意填寫調查問卷。還有一部分同學害怕泄露個人隱私,不愿意填寫。
二、問卷結果分析
(一)學生的就業基本情況
1.畢業生以國企工作為主。從問卷分析圖來看,簽約國企的占到了84.52%,私企工作的15.48%。
2.大部分學生對目前從事的工作比較滿意。有15.48%的學生對目前從事的工作很滿意,60.71%的人對目前從事的工作基本滿意,有23.81%的人對目前從事的工作不滿意。
3.畢業生工資大部分都在4000以上。有4.76%的畢業生工資在3000以下,19.05%的學生在3000--4000。76.19%的學生工資都在4000以上。
4.畢業生大部分從事技術員和管理工作。42.86%的學生是一線技術員;41.67%的學生從事管理工作;1.19%的學生在事業單位上班;14.29%的從事其他工作。
5.畢業生從事的工作和所學專業基本對口。48.81%的學生從事的是完全對口專業;32.14%的學生從事的工作基本對口;19.05%的學生從事的工作和所學專業不對口。
(二)學生的發展前景調查情況
1.受到單位獎勵獲表彰情況少。14.29%的學生受到過單位的獎勵或者表彰;85.71%的學生沒有受到過相關獎勵。
2.大部分學生能適應當前的工作強度。60.71%的學生能夠適應當前的工作強度;7.14%的學生不能適應當前的工作強度,表示工作起來比較吃力;32.14%的學生認為暫時可以接受這種強度,以后不好說。
3.畢業生對將來規劃定位不清晰。45.24%的學生對未來有明確規劃,知道要干什么;40.18%的學生對未來的定位比較模糊;還有14.29%的學生對未來沒有規劃。
(三)對學校人才培養的評價和建議
從調查問卷來看,76.19%的學生對學校的培養模式滿意,認為符合當前實際情況。23.81%的學生不滿意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大部分學生提到對學校和學院的建議時,表明應該加強實踐環節,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學院應該加強信息化教學,加強一些軟件的學習。總體來看,對學校的評價都還比較滿意,能夠適應工作的需要。
通過調查報告反饋出的問題,有一個特別突出的問題,畢業生就業率與起薪水平和專業對口率都比較好,但是學生缺乏對未來的人生規劃,沒有清晰的職業目標。不知道將來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這就對我們未來的辦學和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畢業生畢業前要好好上職業規劃課,讓他們清晰自己的定位,有著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職場中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三、用人單位回訪情況
為更加精準的掌握畢業生在單位的工作情況,學院也通過假期到用人單位回訪,電話回訪和電子郵件的形式搜集了很多反饋意見。大部分單位對學院的人才培養表示肯定,培養的學生有吃苦耐勞精神,愿意到生產一線,肯吃苦。但是在專業技術上還有些差距,和一些雙一流大學畢業的學生相比,存在一些不足。而且個別學生有好高騖遠的情況,想法簡單。甚至有些同學思想極其懈怠,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沒有規劃,工作中不能調動起自己的積極性。
四、我們的思考
1.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從問卷看,超過7成的畢業生國有企業工作,而且主要從事一線技術和管理工作。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提升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
2.進一步加強學風教育。有部分畢業生給學校的建議里面寫到應該狠抓學風,表示學風不太好。因此學院要進一步加強學風教育,把學生在校期間的精力引導到學習上,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助推學生成長成才。
3.多渠道提升學院的社會聲譽和影響力。從調查看,學院的聲譽和影響力和學生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學院要以“雙一流”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通過在院內舉辦各類會議、組織學生參加競賽、加大與用人單位的對接和聯系,不斷提升學院和學校的影響力。
4.加強學生的感恩教育。學院要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加強學生的感恩教育,強化學院與校友的聯系,提升學生對學校、學院的認同感,提升學生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朱仙穎.“雙精準”模式下的高職經管類學生就業質量分析——以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智庫時代,2019(01).
[2] 林佳.創新創業視角下大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提升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23).
作者簡介:王寧軍(1989—),男,河南省焦作市人,攀枝花學院土建學院學生科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大學生就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