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敏
摘 要:素質教育是我國當前教育的主要領導方針,是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而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中德、智、體、美、勞五方面的首要教育活動,由此可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而隨著人們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逐漸重視,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成了一種教育的必然趨勢。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過于看重學生的英語成績,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培養上,盡管這種教學模式能夠保障學生的英語成績的穩步提升,但對學生今后的英語運用能力和英語素質發展意義不大。多數英語教師認為德育教育應該是班主任的工作,其實不然,學生的道德素質形成是由多個德育元素構成的,單靠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無法實現德育目標的,英語教學也不例外。小學英語學科教材中具有豐富的德育內容與德育元素,英語學科本身也是一門育人性學科,這也為教師進行德育滲透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教師要貫徹隨語潛入課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實現潤物細無聲的德育目標,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德育教育;德育滲透;以身作則
德育是智育開展的重要基礎,智育的教學目標是為了發展學生的知識與技能,而德育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較高的道德素養,兩者相輔相成,學生具有較高的道德素養面對智育就會更加主動、積極,而良好的文化涵養也有利于學生吸收智育知識。以往小學德育的主要形式是開展思想品德課或者主題班會等等,給很多教師一種學科教學與德育教學無關的錯覺,不過從學生發展的整體性來看,教師有必要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小學英語教師要對這個問題具有明確的認知,主動肩負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責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積極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設置教學目標
英語教材是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理論基礎,也是德育滲透的媒介。在備課環節,教師要積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根據教學內容三維目標中的情感目標設計德育滲透的教學目標,突出德育滲透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影響,并通過情感目標的實現達成德育滲透的目的。我國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門,多根據地域與教學水平選擇,但不管哪個教材版本的英語教材,在編排的時候都會按照素質教育的理念適當融入德育元素,以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舉例,三年級上冊Unit 1 可以教會學生如何和教師、同學打招呼、問候,三年級下冊Unit 1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國家屬性,四年級上冊Unit 6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各自的家庭成員,五年級下冊Unit 6 可以教會學生如何開展野外活動,等等,只要教師主動挖掘,就會發現教材中隱含的德育元素。
二、創設教學情境,以身作則
在收集到足夠的德育元素之后,教師要調動自己的專業能力將教材中包含的內容情景化,為了提高德育滲透的實效性,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教師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英語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深化學生的情景體驗,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以及英語語言學習對自己實際生活的影響。鑒于小學生匱乏的生活經驗和經歷,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學習榜樣引導學生如何融入教學情境展開英語學習,以四年級上冊Unit 1 My classroom舉例,在這單元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熟練用英語介紹教室里物品,那么教師就可以就地取材,以“What's in our classroom?”為主題,教師先示范如何用英語介紹教室里的物品,主要就是學生日常見到的或是經常使用的,然后學生就會爭相模仿教師所說的話,為了提高學生創新性,教師可以激勵學生,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向師性,經常會不自覺地關注教師的言行舉止,可以說,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堅持以身作則的理念,注重示范教學的開展。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多運用一些鼓勵性言語,比如Come on/Good!等短語,活躍課堂氣氛,創建輕松愉悅的英語學習氛圍,放松學生英語學習的畏難心理,讓學生產生說英語的欲望。為了提高英語教學的秩序性和育人性,教師也要經常使用Thank you/Excuse me等禮貌性短語,創建良好的課堂秩序。只有教師時刻具有德育教育的意識,才能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對學生形成正面引導作用。
三、開展德育活動,營造語言氛圍
教師應認識到,德育滲透是在多個方面的,為了充分發揮德育滲透的作用,教師要積極拓展德育滲透的范圍,將德育滲透延伸到小學英語課外活動與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結合學情組織開展學校雙語節、英語歌曲演唱比賽、手抄英語報等活動,創建學生學習英語的各種形式,提高英語學習的豐富性,讓學生感知到英語學習樂趣,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引導學生感知英語文化知識,形成英語思維,與自己的本土文化思維形成碰撞,完善自身的道德水平,并通過鍛煉英語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水平及學生英語交流的規范性、禮貌性。與此同時,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的環境,教師可以在教室內設置英語墻報或英語角,讓學生有一個課下學習英語、討論英語的固定場所拓寬學生和英語接觸的范圍和層次,熏陶學生的語言思維,形成用英語說話的意識,這樣也有利于教師開展隨語潛入課的實施。
結束語:
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且持續性的過程,為了充分發揮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作用,教師要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在學科教學和德育教育之間建立聯系,教師要時刻具有德育教育的意識,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
參考文獻:
[1]鐘春華. 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孫小平. 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有效性探討[J]. 新課程研究,2019(13):35-36.
[3]董晨. 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9(3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