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芳
摘要: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五四精神,這一精神隨著時間的發展更加的歷久彌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新時代的條件下,進一步學習五四精神,對激發青年的愛國情懷、創新思維、奮斗觀念,探索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有修養的新時代青年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五四精神 新時代青年 啟示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青年是民族的希望,[ 1 ]五四精神是五四時期的革命青年自發形成并逐漸凝結成偉大的精神追求,這一偉大精神激勵著他們開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進入新時代,五四精神也將具有新的時代要求,進一步挖掘五四精神的內涵對培養新時代青年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五四精神的內涵
1.愛國精神
愛國主義是對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五四時期的青年們為挽救民族危亡表現出的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和不達目的誓不妥協,甘于奉獻的精神就是這一精神的生動寫照。
2.進步精神
進步是指人或事物向上或向前發展。五四時期的青年知識分子發現西方模式并沒有改變廣大中國人民水深火熱的生活,在尋找新的救亡圖存的道路上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認識到其真理性,并使越來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匯集到其旗幟之下,實現了思想上、道路上的進步。
3.民主科學精神
五四期間提出的民主、科學內涵豐富。民主既包括民主政治制度,又包括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主張通過反對落后的腐朽的封建制度,軍閥的專制統治,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實現人的個性解放、人格獨立以及自由發表對國事意見的民主權利等。科學指的是科學思想、科學方法,還包括具體的科學技術、科學知識,他們通過宣傳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對以綱常名教為核心的封建思想文化進行猛烈抨擊,號召人們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社會問題,樹立科學的信仰。
二、五四精神對培養新時代青年的重要價值
1.激發青年的愛國情懷
五四運動是青年學生率先發起的愛國運動,當巴黎和會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激起了學生的強烈憤慨,他們演講、游行、罷課,高呼愛國宣言,即使受到軍警的鎮壓和逮捕,也依然無所畏懼,堅定著自己的愛國信念,這種先鋒隊所展現出來的純粹的愛國精神是不受時空的限制的,它也深深地震撼了新時代的青年,激發了青年的愛國情懷。愛國情懷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是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的,新時代我們要將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統一起來,勇敢承擔起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新的使命,抓住歷史發展的機遇,樹立自己的遠大理想,并將個人理想融入到黨和國家發展的偉大事業當中,腳踏實地地去奮斗。
2.激發青年的創新思維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五四時期以陳獨秀為首的青年知識分子扛起民主與科學的大旗,對封建思想文化和封建制度進行猛烈的批判,這種批判促進了人們思想上、行動上的進步與創新。新時代青年作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更是需要這種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同時也要清楚,創新需要一定的專業基礎和經驗,沒有這一基礎的創新就像是空中樓閣,是不牢靠的,只有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掌握一定的本領,才能在這基礎之上靈活運用,從思想上、行動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
3.激發青年的奮斗觀念
永久奮斗是青年運動的偉大傳統,正是五四青年們的頑強拼搏,英勇奮斗,帶動了工人、商人、市民等其他階層加入到愛國運動的隊伍,贏得五四運動的勝利。我們常說“無奮斗,不青春”,當今時代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我們都需要通過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與奮斗,才能夠跟上時代的腳步。奮斗還意味著要吃苦,要付出,所以青年還要敢于到艱苦的地方,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做好新時代的奮斗者、擔當者。
三、基于五四精神培養新時代青年的路徑
1.優化教育環境,堅定青年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引領青年成長進步的航向標,近年來,愈加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對青年的理想信念產生不利影響,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而青年的成長環境對青年樹立并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有著重要作用,所以著手優化青年的教育環境迫在眉睫。從家庭方面來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可以說是潤物細無聲的,我們要抓住家庭環境對人影響的特點,從家庭生活中的點滴開始,注重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優良家風的傳承,營造和諧健康積極的家庭氛圍。從學校方面來說,青年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校園度過,所以學校在提高物質環境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精神環境的建設。課堂上要提高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程度,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促進青年對理論課的學習,形成健康的學風。課堂之外也要積極開展講座、演講、學術交流等文化活動,豐富青年的課余生活,形成良好的校風,并使之良性循環,進一步促進青年的發展。從社會方面來說,人是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的,個人的發展也脫離不了社會的發展,青年發展更是離不開社會教育環境的建設。首先要建立健全相關教育法律法規,為教育提供法律保障,其次,打造豐富多彩的傳播媒介,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更好地入腦入心,最后,注重通過重大節日等社會活動的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以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促進青年發展。
2.拓展知識見識,練就青年過硬本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與挑戰,青年人只有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見識,練就出過硬本領,才能夠承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拓展知識見識,首先要有能做“冷板凳”的心態。拓展知識見識離不開學習,而學習,尤其是從書本上學習是比較枯燥的,同時,它又是需要我們持之以恒進行的一件事,所以青年要能夠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夠更好地在學習中收獲本領。“九層之臺,起于壘土”,拓展知識見識,要注意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專業技能,都是環環相扣,自成體系的,開展學習要從基礎知識的掌握開始,了解其根本,掌握其原理,打下扎實的根基,然后在此根基之上學習深層次的內容,才能夠更好地觸類旁通,靈活運用。拓展知識見識,要有廣闊的視野。我們處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青年人在拓展自己知識見識的過程中,不能夠將自己局限在小小世界里坐井觀天,而是要通過讀書、旅行、實踐活動等多種方式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更好地認識世界,了解世界,開闊自己的視野。尤其是在世界合作日益緊密的今天,我們更要學會看待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并積極參與到中國與世界的互動當中,在時代的潮流中培養青年的國際視野。
3.搭建實踐平臺,提高青年擔當能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1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盛世,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大責任,這一責任要求我們的青年腳踏實地去奮斗,用切實的行動來擔當這一偉大使命。首先我們要清楚,中國夢的實現與個人夢想的實現是有著密切的關系的,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每個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需要我們全體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所以承擔中國夢這一偉大使命對于青年來說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青年人要從承擔自己生活、學習中的責任開始,培養擔當意識。其次,在切實的實踐中培養敢擔當、能擔當的能力。在應對突發風險中,就涌現出了許多具有奮斗精神、擔當精神的95后,甚至是00后的新青年,她們有的是志愿者,有的是直接奮斗在一線的醫生、護士,她們為新時代的青年正名,新時代的青年是堪當大任的。除了這些具有特殊性質的實踐之外,學校、社區也會組織三下鄉、支教、實習、志愿服務等多種活動,希望青年積極參與這些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擔當能力。
4.提升道德素養,錘煉青年品德修為
自古以來,道德品行修養都被人們看作是立身之本,治國之要,我國在經濟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但在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想對青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新時代青年要明辨是非,自覺抵制這些錯誤思想,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加強自身的道德實踐。首先,明確正確的道德規范。青年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正確的、好的、要遵從的道德規范,什么是錯誤的,要抵制的,堅決反對的,要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對不經思考的隨波逐流。其次,學習榜樣,反省自身。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全國道德模范等等,她們都是具有高尚品格、具有奉獻精神的人,是我們要學習的榜樣。古人云,“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們要向榜樣看齊,更重要的是,要多反省自己,要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成長與進步。最后,增強道德實踐。道德修養,需要內化于心,但更重要的是要外化于行。每個人都能夠去真正的踐行道德規范,用行動去表達善意,我們的社會風氣會更加的積極向上,我們的社會也會更加的美好。
【參?考?文?獻】
[1]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5-01(02).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