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正富
摘要:由于中職院校的招生門檻并不高,致使中職院校中“后進生”的數量一直居高不下。后進生的普遍特點是:言談舉止不文明、自主學習意識差、考試成績不理想、紀律觀念相對淺薄、經常性的無故曠課、不服管教等,在當下,“后進生”教育問題已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難題。本文就中職院校中班主任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班主任管理技巧,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院校;班主任管理;教學教育;管理技巧
引言:雖然部分中職學生的種種不良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當前院校教育的正常管理,但中職院校作為教育機構,應該秉承為學生負責,為教育盡忠的奉獻精神,從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于表現的不好的學生不能放棄培養。因此,作為班主任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教育管理,促使他們都能發展成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全面型人才。
一、中職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來自家庭環境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負面影響是直接導致“后進生”形成特殊心理的主要原因。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在當下社會環境中,由于上一輩人思想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因而家庭教育方面相對欠缺,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習不重視;第二,由于上世紀的計劃生育,導致現階段獨生子女占多數,家長對于獨生子女的過分寵溺。這些孩子獲取了更多的愛和資源。物質基礎的富足更是為他們情感的啟蒙開創了諸多有利前提。但家庭和學校對孩子成長的過度保護,使得孩子們缺失了在人際關系中成長的必要環境。造成孩子們團體意識差、依托性強、過度叛逆等方面的欠缺,導致現在的孩子難以教育;第三,受父母不良行為或是家庭不和睦因素的影響,成長在家庭生活不和睦的環境里,孩子的自尊心從小就會受到傷害,繼而將消極的心理帶到校園學習中,造成學生人際交往障礙,更有甚者自暴自棄。
(二)來自校園環境的影響
學生是國家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近年來雖然教育已經普及,但當代學生自身道德素質參差不齊,這是中職類的思想政治教育跟不上所導致的。在全面實行素質改革教育的當代社會,仍存在部分學校為了提升“升學率”,而對一些學生采取排斥和勸退手段。即使這些學生進入中職類學校學習之后,他們身心都已經對于校園關愛失去信心,最終形成這些“后進生”難以管教的現象。
(三)來自于社會的影響
在當下,雖然社會環境對中職類學生的影響相對積極,但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帶來扭曲。同是,這個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全面的主觀意識,正是盲目跟風的年齡階段,社會上的消極影響,給中等院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帶來極大地阻礙。
(四)來自互聯網環境的影響
互聯網的開放性和交互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網絡和他人進行溝通,比如傳遞自己厭世、厭學等消極思想。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建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關鍵時期,極易受到不良文化信息的干擾,從而誤入歧途。更有甚者借助互聯網的隱蔽性對學生進行敲詐、誹謗等,比如,給學生傳遞暴力類的信息討要錢財,針對某個學生在網上散播惡意中傷的信息等,嚴重干擾了學生的正常生活,對學生身心都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二、中職班主任的管理技巧
(一)班主任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學習環境
任課老師只有摒棄之前傳統的班級管理觀念,才能在師生間建立更全面更友好的關系,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滲透道德教育,并對其進行詳細介紹,讓學生們參與其中,這樣不但能促使他們逐步對學習有更深刻的認知,還能充分激發出他們的想象力、創新力,大大提升他們對學習的熱度,同時也提升了班主任自身教學水平的良性發展。班主任只有主動與學生積極交流,為學生創建出輕松歡愉的課堂氛圍,才能促進師生關系友好發展,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下,學生在課上才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定期組織關于學習道德教育的活動
中職階段的學生,需要班主任全面發揮其領導才能進行引導學習,老班主任不能實施課堂上的“散養”教育,在課后還應該多組織學習關于道德教育的活動,來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降低自身管理工作的難度。比如,帶領他們參加“紅色革命活動”、“緬懷英雄先烈活動”、 “道德與法治講座”等。班主任可以安排學生兩人為一組,這樣不但有利于他們傾聽他人思想,發現問題并為其指出問題,還可以幫助自身樂于接受他人不同意見并改正自身不足,培養與他人合作的優秀品格,以及對他人保持謙虛的態度無形中全面地滲透道德教育。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為中職生德育教育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創建完整的班級管理體系
中職班主任應根據社會發展趨勢,不斷完善班級體制體規,著重加強現代教育管理的方式,端正自身態度開展教育引導工作。在對學生進行管理工作時,應以鼓勵為主,關心他們的心理成長,不要有等級劃分的意識,充分尊重每位學生的想法,制定更全面、讓他們更信服的綜合指標。在教育的過程中融入以生為本的觀念,激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更正自身不足之處的同時,讓他們樹立其正確的三觀。
(四)老師主動幫助學生維護學生間的關系
大部分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都是由于沒有正確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孤立無援,作為班主任應該幫助學生解決此類問題。比如,引導他們觀看團結友愛的教學視頻、鼓勵他參加團體性的活動等,同時,勸導班內學生主動與“后進生”進行溝通關系。只有讓他們感受到團體溫暖,他們才能端正思想態度。
結束語
班主任的管理肩負著當代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任務,中職班主任應對加大力度對創新班級管理模式,從每個層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和思想品德涵養。班主任強化對學生的管理是道阻且長的一段路,學生需要老師連續不絕的指引和認可,需要班主任付出相當大的時間和耐心。因此,老師要更全面的探尋班級管理相關的模式,并維持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推動轉化中職學生管理教育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孜牙旦木·牙生. 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A]. 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5第一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9:1.
[2]李麗瓊.班主任管理技巧研究——以中等職業院校為例[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20,33(S1):34-36.
[3]李淑穎;張娟;胡繼成.改善中職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現狀的幾點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9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