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佩紅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和實施,小學語文教學要既要重視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同時也要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閱讀教學評一體化是對教學的全新審視,能夠更進一步地深化課程改革,引領學生的不斷發展和成長。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和語文密切相關,通過閱讀而積累的知識與語文素養,能夠與課本文章的思想融為一體,能夠讓學生準確感知文章的情意和焦點,這也為以后進一步升學或深造打下基礎。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應該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并構建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解耦股和體系,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鼓勵學生自由閱讀、自主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實現閱讀能力的不斷提升。
一、利用互聯網,引導學生課前閱讀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應該巧妙地利用互聯網手段,創設課前預習閱讀模式,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文章知識的認識,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思維模式,并且培養良好的文章預習閱讀習慣。與現有的教學手段相結合,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閱讀課堂,帶給學生富有趣味的閱讀資源,在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對信息的知覺,讓學生真正地體驗到“互聯網+”背景模式賦予當前閱讀教學的意義。
例如,在《觀潮》這一章節知識時,可首先為學生們介紹《觀潮》中出現的重點知識和問題,如“人聲鼎沸、水天相接、屹立”等,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解析注解,將解答出的課前預習答案實時發送到成立的交流群當中,并對學生提出課前預習的具體要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對《觀潮》課文做到熟練朗讀,按照教材課后歸納總結的問題,了解自然段落的敘述意義,學會認識課文的整體脈絡。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做好預習作業,并且懂得讀前預習對閱讀的重要性,從而形成預習習慣。教師要讓學生借助和利用網絡技術,切實查清教材中錢塘江的有關圖片,確定《觀潮》中描述的湖面盛況。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在預習中把文章中出現的重點詞和難以理解的生僻詞匯用紅筆標注出來,例如見聞中的“聞”字、剎那間的“動”字,并在筆記上學會書寫重要詞語,劃分出《觀潮》的整體段落,熟練地朗讀課文。對于多音字和新詞,學生要為其注音,并圈出文章中的四字詞語,用比如潮漲潮落的“潮”,籠罩的“籠”,以此四字詞語“橫貫江面、齊頭并進、山崩地裂”等,明確地指出作者是使用記敘手法描述錢塘江的奇景。要充分利用所創建的交流群,在課前預習中發揮實際的督促作用,引導學生學會課前閱讀方法,充分幫助學生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二、優化閱讀評價,優化學生閱讀效果
評價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在發現問題時能自主進行反思、糾正,完善自己,同時也能優化教學的最終效果。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優化教的方式,還要優化學生學習、閱讀的方式,更要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真正落實雙減的理念和要求。
例如,教師可以組合《狐假虎威》《狐貍和葡萄》《狐貍和烏鴉》等文章,倡導學生從中總結狐貍的性格特征,讓學生能夠說出自己分析的理由,訓練學生圍繞“故事中狐貍的性格”這個核心問題,建立起底層邏輯的能力。同學們讀完后,先按一定的順序分析文章內容,再結合不同動物的表現,分析狐貍的行為,回顧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得出狐貍的性格特征。其次,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找到欣賞判斷的標準,并進一步鞏固其邏輯思維能力。同學們在評價中發現自己分析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別人的幫助下完善,彌補思考問題的漏洞。
三、轉變教學形式,促使學生理解課文內涵
當學生學習與閱讀時,不僅要掌握表面重點的詞語,而且要懂得深刻的含義。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知識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不能僅僅概括文章,而應通過不斷的分析了解文章的內涵。初學時,學生會處于混亂狀態,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專業知識,帶著學生去欣賞文章中的重點內容,如:運用哪種修辭方法,以及它所表現出來的作用,用什么描寫方式突出人物的哪些性格特點,舉例來說,在講授《桂花雨》這篇文章時,教師在講解完重點字詞,學生做完概括后,要帶領學生深入地去欣賞,可以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去學習,教學生分析的要領。教師這時就可以說:“同學們,你們見過桂花嗎?你們讀過哪些有關桂花的名句來跟同學交流一下好嗎?雖然我們聽說過或者見過桂花,但我們卻從未聽說桂花會下雨,大家開動腦筋來思考一下本文中所指的桂花雨是什么呢?”在課文中引導學生看固定句,找出名詞、動詞等關鍵字,深入課文內容。
總之,教學評一體化的構建,是雙減下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途徑和舉措,同時也能夠直接促進閱讀教學實效的提升,去引領學生的發展成長。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結合雙減理念,優化并重構閱讀教學的程序,讓教、學、評三個部分環環相扣,讓學生能在高效的閱讀中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劉興林,陳莎莎. 善用讀寫結合 提升學生寫作素養——基于統編教材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探究[J]. 中小學教學研究,2022,23(01):75-78.
[2]高正和,趙玲玲. 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研究[J]. 新課程,2022,(07):6.
本文為貴港市教育規劃課題2021073《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閱讀教學改進研究》的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