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傳文
摘要:隨著“雙減”改革的持續深入進行,基于初中物理核心素養的教學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雙減”背景下如何有效促進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成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教師要根據初中物理教學的特點,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達到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本文通過對初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分析,提出“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希望對促進初中物理教學改革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內涵;培養
引言
初中物理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推理性,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比較大的挑戰。傳統的教學方式具有單一的教學特征,無法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雙減”背景下教師要積極采取有效策略,進行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
物理是一門理論性強、思維性強、實踐性強的學科。核心素養具體內涵包括:一是從物理學的角度出發,能夠用物理學的概念來研究和應用物理學,解決一些物理問題,解釋一些物理現象。二是掌握物理運算、實驗研究、自主學習、應用物理等技能。其中,運算是物理學習的基礎,是學生最基本的技能。學習物理離不開物理運算。學生運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實驗是物理學研究的核心方法,物理學中的一切問題都是通過實驗研究來解決的,所以實驗研究的能力是主要的核心素養;自主學習是物理核心素養培養中永恒的主題,要在課堂上允許學生進行自主活動,只有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才能保證物理課程的有效性,充分發掘學生在物理方面的自我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學好物理。學習物理學的終極目標是為生活服務,現代社會將物理學的應用發揮到了極致。學生學習物理的目的也是為了將來建設家園,所以“學以致用”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具備的能力,否則學習就失去了意義。通過學習物理,初中生能夠解釋一些常見的自然現象,解決一些生活問題,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創造簡單的發明,參加一些科普比賽。從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鼓勵他們勇于創新,在未來進行發明創造,建設國家[1]。
二、“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1.采用精準備課,有效駕馭課堂
“雙減”背景下針對基于初中物理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需要教師對學情、教學內容等有一個較為全面和深入的把握,因而,物理教師要全面地重視起備課工作,讓扎實與精準化的備課為其課堂駕馭能力的提升和教學效果的優化打好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怎樣描述運動》內容時,首先,分析教學內容。物理教師要全面地了解教學總體內容、具體模塊設置、知識之間的有效關聯、教學的重點、教學的難點、教學的易錯點,如該節課的教學重點為如何區分時間和時刻、如何對運動進行準確的描述,而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初步建立時間和速度的概念,教學的易錯點為時間與時刻、位移與路程等等,只有教師對這些內容進行全面地了解,才可以做到有備無患。其次,分析學情。教師要通過問卷調查、摸底考試以及面談等多樣化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狀態以及物理知識儲備情況、近一段時間的進步情況等進行把握,掌握了學情就等于抓住了精準備課的牛鼻子。最后,明確教法和教學目標。對于教法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置,就本課而言,需要演示的內容較多,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實施教學,對于教學目標需要綜合考量具體內容、學生學習水平及課程標準來設定[2]。
2.引領改進實驗,促成嚴謹思維
在教材中現有的實驗資源或者教師所設計的實驗中,也可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導致實驗結果并不是十分準確。而無論課堂中所呈現的實驗結果準確與否,教師都可倡導學生探索追尋創新性的實驗資源,以改進現有的實驗裝備,讓學生在改進設計實驗器材的過程中,形成更加嚴謹、縝密的思維。“雙減”背景下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的例子呈現問題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實驗興趣,激發學生的興趣認知系統,拓展學生的思維。
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這一節內容教學為例,教師在本節課教學內容中,呈現一個木塊、一個木板、三個鉤碼設計實驗并開展實驗。在此過程中,學生不斷驗證二力平衡需要具備哪些實驗條件,并且通過實驗結果檢驗自己猜想的是否準確。但是,實驗探究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便是木塊和木板之間存在著較大的摩擦力。實驗后,教師引導學生反思這一實驗中所存在的缺陷,并倡導學生逐步改進實驗。在改進中,部分學生選擇采用較小重力的木板,進而選擇采用紙板,再度選擇懸空紙板,以此方式逐步縮小摩擦力對本次實驗的干擾,嚴謹縝密的思維也在實驗裝置的改進中不斷備錘煉和提升[3]。
3.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
“雙減”背景下為了使學生擺脫對初中物理學習的恐懼,并對物理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使用生活中的例子開展實驗教學,通過觀察、分析、思考和歸納來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并得出有效的結論,并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進而完成基于初中物理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思路。例如,在《探究物質的密度》實驗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水和牛奶作為實驗材料,量取相同體積的水和牛奶,放在天平上稱重,重量大的密度大,以此使學生加深對密度的理解,克服物理學習難點,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
結論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針對基于初中物理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將物理課堂的有效教學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相結合,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有效提升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明洲,吳增偉.新課改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國教師,2020(S1):9.
[2]陳潤龍.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5):147-148.
[3]唐毓文.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科幻畫報,2020(05):119328914AB-F61E-4124-8E19-47EC583A36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