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玲
摘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多媒體逐漸成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工具,深深吸引著小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教學打破了傳統音樂課堂枯燥、單調的現狀,為小學生帶來豐富的音樂資源,讓小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展現自我,收獲成功。小學音樂新課標提出,音樂是美育的主要途徑,要開發學生的音樂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魅力吸引學生,陶冶情操。文章具體探究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音樂;教學
前言: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擴大學校音樂課堂容量,充實教學資源與教學手段,是音樂教育課堂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重要關鍵。教師充分運用視聽融合,形象為一體的多媒體技術,也就必須發揮出資源廣泛、信息量大、形象性強等優勢,真正為教學服務技術才能在音樂教學中應用并有著良好的發展。所以,將多媒體技術合理運用到學校音樂教育課程中,既要求老師合理享受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手段所帶來的內容多樣化,又要求老師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給音樂教育課堂帶來全新的生命力。
一、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逐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興趣愛好是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力。由于小學生的思維仍處于想象思維階段,他們對生動、形象、新鮮的事物尤為感興趣,而多媒體豐富多彩的視聽語言正好迎合了小學生的年齡發展特點,它可以為小學生創設趣味、直觀的視聽情境,集聲音、圖像、色彩等于一體,為小學生帶來一場視聽盛宴,刺激小學生的各種感官,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課堂上。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打破了傳統“教師+課本”的教學方式,新穎教學手段的應用激發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
2.促進學生更全面的音樂體驗
在傳統音樂教學中,教師講解和播放音樂是音樂教學的主要形式,但對于思維還不夠成熟的小學生來說,這種教學形式單調、枯燥,對很多樂理知識的理解都不透徹,導致音樂教師的付出和學生的學習成果不成正比,音樂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音樂課堂教學的弊端,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小學生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影像資料,將抽象的教學內容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音樂課件,突破音樂教學的重難點,帶給小學生更全面的音樂體驗,讓小學音樂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
二、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策略
1.運用多媒體簡化歌唱教學難點
歌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占據了較大比重,學生通過練習唱歌,能夠有效鍛煉自身對氣息的控制,增強肺活量,同時,能夠提升音準和節奏感,提高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在歌唱教學中,音樂樂理是小學生難以準確聽懂學會的知識,所以,老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樂理知識變得更加直觀、簡單,從而改善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強化他們的音樂功底。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查找相關資源,把抽象的音樂原理理論知識變成直觀的音樂符號或者有趣的擬人圖像,然后再做成動態視頻,讓圖像變得鮮活起來,這樣小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輕松理解樂理知識。這種方式不但能改善課堂學習氛圍,還能讓抽象音樂變得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現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識的欲望,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在學唱《DoReMi》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先利用視頻讓小學生學習樂理知識,明白什么是音階,什么是音高,什么是音強,而這些又對歌曲有著怎樣的影響。在視頻中,教師可以利用有趣的圖片表示音符,讓同學們了解“Do”所對應的阿拉伯數字為“1”,“Re和Mi”所對應的數字為“2和3”,這樣,在看簡譜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根據阿拉伯數字唱出音符,提高唱譜的效率。
2.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多媒體教學手段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能夠直觀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將音樂中看不到的事物以直觀的場景再現,不但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還可以引起學生對音樂知識形成濃厚興趣,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里,可以更好掌握音樂和了解專業知識。而音樂是聲音藝術,視聽環境對音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審美氣氛和教學情景,有助于學生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掌握和理解音樂知識。
例如,在教學《漁舟唱晚》時,為了引導學生感受樂曲中的音樂形象,以此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審美能力,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引入古箏速度變化的視頻。比如教師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配樂介紹,可以著重于《漁舟唱晚》A段曲譜,在通過多媒體出示背景畫面:漁船滿載豐收的場景,搖櫓聲,船槳聲,水花飛濺聲的融入,構成一部快樂的交響曲,都能讓學生在感受這段旋律的主體部分時,能夠進一步深入樂曲所到的詩情畫意中,以此投入感情體會其中的韻味和意境。
3.開展教學實踐提升學生音樂能力
音樂教學離不開日常生活,生活化的音樂教學能有效激發小學生的音樂興趣,改變小學生對音樂的錯誤認識。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音樂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引入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資源,緩解小學音樂課堂枯燥、單調的局面。小學音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需要,將生活中的廣場舞曲引入到音樂課堂中來,先讓小學生觀看廣場舞視頻,再引導小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編排音樂表演,調動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小學音樂教師還要給小學生提供展示音樂才能的平臺,給予小學生鼓勵和支持,挖掘小學生的潛力。當學校組織文藝演出或者運動會時,要讓小學生積極參與節目表演,提升自身的音樂能力。小學音樂教師也要參與到教學實踐中,和小學生和一起跳舞、唱歌,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會調動全體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了給小學生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小學音樂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參與到校外的音樂比賽中,在交流互動中增長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找到自己與其他人的差距,從而得到更有針對性的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師應該遵循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開發音樂教學新模式,提升小學生對音樂的好感,積極投入到音樂活動中。還要挖掘小學生的音樂潛力,使小學生深入地理解音樂,享受音樂,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小玲.談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20(4):149,168.
[2]劉澤.談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文淵(小學版),2020(7):41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