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衛
摘要:教師通過運用合作模式,提高了數學教學效率,利于加強學生的數學實踐水平。因此,在運用合作小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優化合作方法,從而創新小組合作模式,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合作學習效率。希望通過以下實踐分析,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數學
一、合作小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完成教師既定的學習任務,能夠順利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在實施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可對任務內容進行細化明確,通過相互配合與學習來實現最優的學習效果。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模式下,能夠以更為輕松和自由的方式闡述觀點,或者在思考和反駁他人觀點過程中,客觀反思自己的想法,與小組成員進行思維交流。
學生會主動承擔小組分配的任務內容,整體提高小組的運行效率。同時,學生個人也會形成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在實施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學生形成集體意識,不斷提高小組學習與合作的能力。教師可通過創建小組來讓學生鍛煉溝通和表達能力,通過組員之間的相互影響優化學科技能。教師可將能力存在差異的學生分為一組,這樣學生便可實現相互輔助,整體提高小組的學習效果[1]。
二、合作小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轉變觀念,加強合作學習
當前,學科教師需主動創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核心和主體,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和展示的機會,這樣便可顯著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活躍度。具體可從下述方面實施:
第一,教師需與學生形成和諧的溝通關系。教師能夠對學生的思想產生重要的影響,通過日常教學的言行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若想優化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教師便需先與學生建立順暢的溝通關系,充分掌握學生的思想,使學生能夠無負擔地與教師交流,并結合自己遇到的學習或生活中的問題與教師交流討論。
第二,教師需側重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小組合作的重要特征便是學生能夠以合作的方式參與學習。以往學生僅以被動的狀態接受教師的指揮,難以真正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意義。而小組合作模式便可為學生提供合作的機會,通過合作交流來完成難度較高的任務,同時還可體驗到合作的價值。
第三,教師需明確自身的定位。教師需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引導功能,在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前,需對教學活動制定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并在完成小組合作后與學生溝通存在的問題,這樣便可更有針對性地輔助學生不斷進步。同時在學生實施小組合作期間,教師也需針對學生的合作技巧和方法進行必要的指導[2]。
通過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更加有效地推進了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的開展,利于培養學生綜合實踐水平,從而全面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二)設置明確的目標,合理進行小組的劃分
若想獲得較為理想的小組合作效果,便需以科學分組為前提。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難以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實現科學分工,這便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幫助,盡量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學習活動中。如在實施“時鐘”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多數學生會通過自主制作時鐘來完成學習任務,且在小組總結發言的環節,會選擇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來發言,這樣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
因此,教師便需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輔助與啟發,為不同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針對實踐能力不強的學生,教師便可讓其制作鐘表;對于表達能力不強的學生,可讓其參與演示環節。在此期間,學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這樣便會自然向小組其他成員求助,以此實現小組成員整體水平的提升,實現全員參與活動內容。教師通過合理地進行小組劃分,能激發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熱情,利于高效管理小組,從而促使小組學生之間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三)深入地探索課本知識,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教師需轉變傳統教育思想,以正確的素質教育意識作為日常教學活動的指導,探索出更為科學和有效的教學策略,輔助學生實現健康發展。
首先,教師可在課堂中圍繞既定的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情境。如在開展“圖形與幾何”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學生會在理解概念的過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先讓學生認識到鉛筆盒、水桶等日常用品的形狀,這樣便可降低抽象知識的理解難度,讓學生能夠以輕松的狀態掌握知識[3]。
其次,教師需形成更高的責任意識,隨時關注小組合作的實施效果,及時為小組成員提供輔助和啟發,并對不合理的方法進行糾正指導。基于對不同學生能力的了解,教師還可持續優化小組人員分配,保證所有學生均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獲得相應的提高。
最后,為順利推動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教師需結合班級內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制度。如針對小組內后進生主動性不足的問題,教師便可規定其發言次數,以強制方式鼓勵他參與到小組合作中,真正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
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探索課本知識內容,結合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參與合作小組學習的效率,利于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四)對合作學習進行及時評價,加強反饋效率
學生作為小組合作模式的核心,需要相互學習與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目標。同時教師也需對自身的定位進行明確設置,不能將課堂完全交由學生,需從整體層面來把握教學的進度,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和指導,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施效率,并為學生發揮自主學習能力提供機會。
三、結束語
合作小組的進一步運用,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作為數學教師,要全面開展合作小組應用與研究,從而科學引導學生參與到合作之中,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實用性知識,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德有.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20,18(6):144-145.
[2]平雪.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6):251.
[3]薛鑫芳.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具體應用[J].中國新通信,2020,22(10):210.
[4]覃玉桂.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