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旺
摘要:大數據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可以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更好地滿足課堂教學需要;對學生來說,大數據分析可以使其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針對難點問題獲得有效解答和詳細資料,提高自主學習效率。大數據給高中教學帶來了巨大發展空間,教師只有客觀認識其重要性、在教學中多維度應用大數據,才能發揮其價值,為學生的自主探究、考試復習等提供助力。
關鍵詞:大數據;高中數學
一、相關概念闡述
1. 大數據
大數據具有容量大、范圍廣、傳輸速度快等特點,能夠為用戶提供多維度的數據。大數據技術降低了用戶獲得數據的時間成本,讓數據的獲得變得簡單方便,并且具有較高的共享性。在大數據視域下,教師要合理應用互聯網平臺,更新教學觀念,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來聚焦學生的注意力,提升課堂效率。
2. 高中數學
數學是高中階段難度較大的課程之一,很多學生都難以做到融會貫通,經常把握不好數學學習的方法和思路。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機械地重復“授新課→練習→講題”的模式,教學資料匱乏,課堂教學乏味無趣,信息化程度低,使得學生的學習僅限于課堂。高中階段數學的系統性和理論性較強,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教師逐漸把教學重點放到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上來,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信息化交流平臺,讓高中數學知識學習更加直觀、有趣。
二、大數據帶來的發展契機
1. 信息資源為良好環境提供了契機
大數據可以將各種類型的教學資源呈現出來,利用互聯網這個信息傳播途徑,為高中數學教學提供海量教學資源。比較常見的教學資源或者教學平臺有數學云課堂、數學題庫等,學生可以通過云課堂觀看全國各地名師的公開課、優質課,還可以通過數學題庫分類別、分知識點、分難度、有針對性地練習解題。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數學教學網站,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改進課堂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以提高教學質量。
2. 數據信息為教學判斷提供了支持
大數據技術能夠為教師提供更加準確的信息,讓教師更好地了解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掌握學生的問題所在。數據信息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高考內容選擇高頻考點,將每一章節的重點和難點滲透到課堂中,幫助學生跨越學習障礙。在教學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數據信息了解高中數學知識最為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例如立體幾何教學要借助作圖、確定關系量、添加輔助線等方式開展。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對自己進行評價,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根據云課堂、數學題庫等開展自學,彌補短板。
3. 數據平臺為教學開展提供了助力
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完成備課、教學、批改作業、組織考試、講解試卷等多樣化的工作,需要從不同方面展開。大數據技術可以為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教師可以在備課期間利用大數據搜索,為課堂教學準備豐富的優質課件、教學視頻等,也可以與其他教師共享線上資源,從數學題庫中挑選典型例題,綜合提高備課的質量。大數據技術還能幫助數學教師完成線上批閱,科學統計和生成學生的做題數據,包含正確率、得分率、技能水平等,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三、大數據視域下的高中數學教學途徑
1. 利用大數據實現個性化學習目標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找準學生的弱點,為學生開展個性化指導,應用大數據技術跟蹤學生學情,了解學生數學成績的動態變化并做出科學評價,梳理不同學生的知識短板情況。在以往教學中,教師只能根據學生的平時表現、考試成績制訂教學策略,但這種評價方式主觀性較強,缺乏科學依據,也無法對學生開展不同章節、不同維度的評價。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學生可以在學完一節課之后開展線上習題練習,然后生成電子錯題本。在學完整章內容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錯題本,提煉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并且了解不同學生的知識短板,開展個性化指導。
2. 利用大數據建立習題庫并調節難度
高中數學教師要定期檢測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學生在知識學習上的不足以及在實踐解題中存在的困難。以往學生通常會采用題海戰術,但實際效果卻并不理想,原本會的知識沒有得到深化,不會的知識卻依然不會,這讓大多數學生重復做著無用功。大數據為教師提供了方便的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教師可以為本班學生建立專門的習題庫,合理控制習題的難度,將數學習題劃分章節、難度,細化得分率。例如教師要把握題目的難度分布、區分度等,整張試卷要保持難度適中,既要有考查基礎知識的簡單題型,又要有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題型,還要有拔高類題型,讓學生有不斷探索的空間,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就能被更細致地呈現出來。習題庫的建立是教師為學生出題、模擬試卷的基礎,教師要客觀分析,幫助不同水平的學生有針對性地設計習題,以切實復習到每一類題型和每一處知識點。
3. 利用大數據獲取學生的學習反饋
大數據技術能夠幫助教師更加精準地掌握數據,從錯題率、答題速度、知識點分布等,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在課后練習中,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了解學生的平均分,掌握學生在學習上的優勢點和劣勢點。例如有些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容易憑經驗,想當然地得出答案,從而偏離思路;還有些學生在邏輯推理方面不夠嚴謹,存在盲目推理的現象,所以經常出錯。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試卷,從而實現對學生真實情況的摸底、引導其有針對性地開展復習,此舉也可有效避免以往過分重視分數而忽略了知識深化的現象。
四、結語
高中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理論性,要求學生在做題過程中要嚴謹、踏實,掌握所有可利用的條件,總結錯題,以不斷提高數學綜合能力。大數據為高中數學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先進的教學方式,還能夠有效收集學生的反饋數據,輔助教師建立班級習題庫,開展個性化教學,最終提高教學效果。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不斷思考如何多維度應用大數據技術,以發揮其在教育教學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朱立明.高中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內涵、價值與特質[J].教育科學研究,2020(7):79-83.
[2] 龍正武,高存明,王旭剛.高中數學教材改革的創新與實踐[J].課程·教材·教法,2020(7):86-91.
[3] 李院德,史嘉.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文化教育的實施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5):52-54.
[4] 任曉松.例談高中數學教學中整體思維的應用[J].數學通報,2019(10):47-49.
[5] 李福生.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因素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