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要:對于中職體育項目教學而言,興趣教學法的應用已經有了相當長的一段歷史,但是這一教學模式在具體項目中的有機融入和多維體現仍然存在著很大 的完善空間,而這也成為促進中職體育教育繼續發展的一大抓手。根據上述認知,筆者將不揣冒昧,圍繞興趣教學法在乒乓球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一題撰文,試從教學游戲的運用、社團教學的引入以及競賽活動的組織等三個方面提出一些見解,以資諸位參閱、分析。
關鍵詞:興趣教學法;乒乓球教學;應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一句流行在教育界許久的話。誠然,濃厚的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和靈感的強勁驅動,非常有助于學習要求的生本內化。乒乓球是一種對技術性操作有著較高要求的運動項目,其教學過程也會涉及到更多的技術性環節,因而更有可能使學生在學習時感到疲乏、倦怠。針對這一問題,中職體育教師應當更加注重對學生乒乓球學習積極性的調動,立足于學生的群體心理特點和趣味取向,對常規教學模式做出適當的趣味化調整,以期實現對學生主觀訴求和課程教學要求的雙向滿足。
一、在乒乓球體育教學中注重對教學游戲的運用
盡管已經是很多人眼中的“大孩子”了,但身為“大孩子”的中職生依舊保留著活潑、愛玩的天性,對于游戲活動天生就沒有“抵抗力”可言,且更容易在游戲過程中表現出極強的思維悟性和行為能力。中職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在乒乓球教學中根據課程內容、要求以及學生的能力、興趣,設計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參與感的游戲活動,讓學生能夠“邊玩邊學”,在輕松、愉快的體驗下自然而然地掌握運動要領并熟練運用。為了進一步優化教學成果,教師還可以在游戲中引入競爭機制,利用學生們的好勝心來深度激發他們的潛能。
例如在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和接球準確性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一場“塔防”游戲:將學生分成若干個4人小組,每組依次上場;在操場上畫出一個圓圈作為“城堡”,參賽組站在“城堡”里作為“守軍”;教師拿著若干數量的乒乓球繞“城堡”行走并隨機向“城堡”丟球,“守軍”要將球打出圈外,每落進一個球則要在本組基礎分上扣1分;最后得分最高的一組便為獲勝方。
二、在乒乓球體育教學中注重對社團教學的引入
中職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體系性知識學習能力和更為高漲的運動訴求,傳統的課堂教學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容量上都已較難滿足他們的體育發展需要。根據這一點認識,中職體育教師在乒乓球教學工作中,除了要繼續優化常規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外,還要結合學生的意愿引入社團教學模式,利用活動課、長假或者單獨設立的社團課程組織學生參加以乒乓球運動為主題的社團活動,同時注重對成員之間良好互動的組織和引導。這種全新的模式能給學生帶來“眼前一亮”的新鮮感,并且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深入了解、體會到乒乓球運動的魅力,對他們的運動素養成長能帶來很強的感性助力。
比如,教師可以按照“3:1”的比例安排體育課程中常態課和社團課的比例,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以單人訓練、多人輪訓、人機強化以及模擬練習等形式為代表的乒乓球技法訓練,同時不定期地舉辦“社團之家”主題團建等趣味性活動等。
三、在乒乓球體育教學中注重對競賽活動的組織
喜歡在他人面前展現自己的過人之處是每個中職生內心的渴求,這常常成為他們熱衷于某一項活動的內部驅動。中職體育教師不妨有效利用這一點,在乒乓球教學工作開展到一定階段且取得一定成果后,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規模不等的乒乓球比賽,讓學生在準備階段投入更充足的精力,從而在比賽過程中展現出更為嫻熟的技術,并在比賽結束后切實感受到乒乓球帶給自己的無窮樂趣,同時也讓其他學生因之而產生一種趕超欲,進而實現乒乓球教學的生本自主化目標。
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個學期的期中檢測結束后,根據學生們在檢測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來設置不同的組別,組織同一組別的學生展開單人輪回賽或雙組對抗賽,采取積分的形式來決定學生的晉級情況。在比賽的前后兩個階段,教師要做好對比賽的宣傳和動員工作,力爭讓每個學生對這一比賽形成足夠的重視;并要準備好相應的獎品,使獲勝者的榮譽感得到進一步增強,并對暫時失利的學生形成更強的吸引力和號召力。
結束語:
體育是一門充滿活力和樂趣的課程,它帶給學生的理當是一種健美的活力和成長的快樂,這才是體育課程教學應該展現出的價值。中職體育教師要時時刻刻牢記這一點,在乒乓球教學過程中樹立起興趣教學的科學指導理念,借助教學游戲的運用、社團教學的引入以及競賽活動的組織等手段進一步彰顯出乒乓球運動的獨特魅力,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狀態下實現體育素養的自然成長和主動優化,從而推進中職體育教學整體成果的鞏固、擴大和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任旭陽,毛照波.增強趣味,激發活力——試論中職體育教學中如何利用興趣教學法提高乒乓球課程質量.[J].中國職業教育,2019(03):90.
[2]劉傳時,李莉莉.淺談趣味教學理念在中職體育乒乓球教學中的引入價值和方法.[J].中國教育與教學,2018(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