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摘要: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是自治區的畜牧養殖大市,奶牛養殖產業又是該市畜牧養殖結構中的支柱性產業,占到了畜牧經濟的很大比重,在促進農民群眾增產增收,推動畜牧經濟健康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在對巴彥淖爾市奶牛養殖現狀探討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幾點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思路,希望對更好的助推奶牛養殖業的健康現代化發展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巴彥淖爾市;奶牛養殖產業;發展現狀;發展思路
從進入新世紀的第1個十年,內蒙古自治區就制定了奶業的發展戰略,巴彥淖爾市積極響應自治區的號召,相繼出臺了奶牛養殖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使當地的奶牛養殖業迅猛發展,規模化養殖場的建設,數量不斷增加。到2020年全市存欄各種類型的奶牛超過了18萬頭。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以來,高度重視畜牧養殖產業的發展,要求畜牧養殖業轉變過去高污染高消耗的養殖管理模式,由消耗式畜牧養殖向著現代生態化養殖轉變。當前由于受到內外部雙重因素的影響,巴彥淖爾市奶牛養殖產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就養殖現狀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更好的助推現代奶牛養殖產業的發展進程。
1 巴彥淖爾市奶牛養殖產業發展現狀
1.1 全市奶畜養殖情況
2020年末,全市奶牛存欄18.09萬頭,養殖品種為荷斯坦奶牛,奶牛良種率100%,年產原奶79萬t左右,其中有機原奶產量達到40萬t。全市建成奶牛規模養殖場達到77個,規模養殖比重占到99%以上。
1.2 乳品加工能力
全市現有大中型乳品加工企業6家,設計原奶年加工能力96萬t,產品有液態奶、奶茶粉、休閑奶制品、酸奶等系列產品。其中圣牧高科“圣牧全程有機奶”榮獲歐盟有機認證和中國農業部“中綠華夏”有機雙認證,列入第一批“天賦河套”公共區域品牌建設。
2 巴彥淖爾市奶牛養殖面臨的幾點問題
2.1 規模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依托烏蘭布和沙區及環沙養殖帶的資源和地域優勢,利用農牧區富裕的飼草料資源和閑暇勞動力,加快巴彥淖爾市優勢區域奶牛產業的發展和壯大,打造全國有機奶源示范基地。有機奶源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烏蘭布和沙區內,采取大型有機牧場規模養殖的發展模式。優質奶源基地主要分布在磴口縣和杭錦后旗的烏蘭布和沙區環沙帶及農區,采取千頭牧場和養殖合作社協同發展模式。盡管巴彥淖爾市規模化養殖產業近年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依然規模化水平不足,機械化水平相對較低,在生產過程中往往需要投入較高的人力成本,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要想維持就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但環保、擴容增產等方面的資金需求量相對較大,很多養殖戶難以承受。
2.2 奶牛的單產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經過多年的品種改良,當地的奶牛品種主要由原來的黑白花品種向著高產優質的中國荷斯坦奶牛轉變,奶牛的單產也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由原有的16kg增加到27kg以上,個別高產養殖場的單產量能夠達到35kg以上。但從總體情況來看,奶牛的生產水平依然相對較低。
2.3 疫病高發
近些年,隨著奶牛養殖業的發展進程不斷向前推進,養殖數量增加的同時,外來傳染性疾病的引入風險也會大大增加。疫病高發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奶牛養殖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很多養殖戶在奶牛品種改良或者奶牛引進過程中,都沒有執行嚴格的消毒和檢疫檢驗,引進的牛群攜帶有某些病原,很容易加重某些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目前,以顯性子宮內膜炎、隱性子宮內膜炎、乳房炎為代表的繁殖障礙性疾病在很多高產奶牛群體當中普遍發生流行[1],繁殖母牛的利用年限逐漸下降,很多高產奶牛因為繁殖障礙性疾病在生產2~4胎次后不得不將其淘汰處理。
3 巴彥淖爾市奶牛養殖產業發展思路分析
3.1 完善合作生產模式
借鑒國外先進理念,高品質原奶的價值轉化離不開原奶加工企業,搭建好奶農和乳企之間的利益聯結橋梁將為今后奶產業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夯實兩者之間的利益相關度將極大提高奶農的生產積極性。成立由發改委牽頭,農牧、市場監督、奶業行業協會、乳品生產企業、生鮮乳收購企業、奶畜養殖場場(戶)共同組成的生鮮乳價格協調商定委員會,按季度召開生鮮乳價格協商會議,核算奶牛的養殖成本及各環節生產成本,按季度制定原奶交易價格區間,作為生鮮乳收購企業收購的指導依據,以質論價,力求將生鮮乳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維護生鮮乳生產、收購、加工各方利益,促進奶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同時逐步調整奶牛配種的時段,減少收購淡季的原奶生產量。引進有實力、有資質、能自檢的企業建立奶臺,組織原奶外調。
3.2 完善疫病防控體系建設
堅持“預防為主,防控結合”的方針,建立和強化基層防疫網絡,不斷提高重大動物疫情的預警,預報預防控制的可追溯管理能力[2]。逐步建立完善與現代畜牧業發展相適應的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相互配套、運轉高效的動物防控體系。重點加強基層防檢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規模養殖場的防疫條件,圍繞優勢集聚區的產業加工企業,加強養殖場的疫病凈化,管控進出牲畜的檢疫監管工作,確保“外疫不傳入,內疫不發生”。
3.3 完善全產業鏈質量體系建設
依托“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創建,實施品牌引領,增加“品牌效應”,以品牌化倒逼乳產品質量提升。建立完善巴彥淖爾原奶品控大數據中心,利用先進技術打造乳產品全產業鏈品控運營和可追溯體系,建立健全原奶等級品質評價、產品包裝標識、冷鏈物流與儲藏標準體系。積極爭取項目,建設原奶質量檢測中心,啟動農畜產品質量檢測常態化工作,在硬件設備全部到位的基礎上,配備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原奶第三方檢測工作[3]。根據原奶的生產標準,定期對牧草種植、奶牛養殖、原奶收集、運輸加工各個環節進行檢查,建立嚴格的產品抽檢制度,確保奶產業各環節生產的安全性。做到“環境有監測、操作有規程、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檢驗、上市有標識”的全程標準化管理,實現產品的全程可追溯,為生產者提供品控約束。
3.4 完善產業配套體系建設
依托自治區“奶業振興”中小牧場升級改造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完善標準化養殖、飼草料生產、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有機肥生產等統籌規劃,籌建必要的配套設施,完善產業鏈條。樹立“好牛奶是種出來”的理念,依托高產優質苜蓿連片種植項目和糧改飼項目,擴大苜蓿、青貯玉米、燕麥等優質牧草種植面積,大力培育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加大優質牧草的自給率。
4 小結
綜上所述,奶牛養殖產業作為巴彥淖爾市的支柱性產業,在促進農民群眾經濟收入提升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新時期就需要我們認真探討當前奶牛養殖業所面臨的諸多不足,并從問題原因入手,構建完善的發展策略,更好的助推奶牛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來得財.青海省奶牛養殖現狀及發展對策[J].養殖與飼料,2011(6):73-74.
[2]李波.晉寧縣奶牛養殖優勢及未來發展對策淺析[J].農技服務,2016,33(2):158.
[3]李斌.藏區奶牛養殖現狀及分析[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4(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