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小學學科中的核心科目,數學思維與數學素養更是小學生未來學習與生活的基礎內容。但是,因為數學科目學習難度較大,教師又缺乏創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措施,使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較低。作為信息化社會的重要產物,微課憑借其便利、靈活的特點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有著良好的教學效果。文章主要介紹微課的含義、特點及其對小學數學教學的作用,并提出使用微課來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策略,以期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與學科素養。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積極作用;實際應用;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10-0076-03
引? 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學也進行了現代化改革。微課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產物,因為其具備對教學活動的改善與優化作用而受到眾多教育者的青睞。微課主要通過視頻影像向學生講解教學內容,通過放映視頻向學生傳授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應充分認識到微課的重要作用,并積極探究微課提升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微課的含義及特點
微課指的是借助信息技術將不同類型的碎片化學習內容和數字資源更好地融為一體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是由多個課堂教學視頻構成的,同時還包括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學生點評和其他不同類型的教學資源,重點是通過借助一定的組織關系來營造一個半結構化的小環境。不同于傳統單一的教學案例,微課是在傳統課堂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的教學資源。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提高學生素養的同時,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現代化的微課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則使用多媒體課件或視頻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主動的學習[1]。小學數學知識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知識的重難點較多且理解難度大,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展示復雜的知識點,并充分利用圖片、音頻等資源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主動性,更好地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微課的主要特點是教學時間較短,微課的時間長度一般設置為5~10分鐘。這樣的教學時間也與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學習規律相符合,同時也更容易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其次,微課與傳統課堂的差別較大,傳統45分鐘的小學數學課堂因教學內容過多,導致課堂學習主題與重點不夠突出,造成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不集中。但微課的教學主題與課堂重難點十分突出,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也更強,因此可以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發展。
二、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學生進行前置性學習
小學數學知識具備一定的新舊知識聯系性。但因為大多數小學生的記憶力不強、對知識的掌握不夠熟練,導致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往往會遺忘舊知識,提高了數學學習的難度。長此以往,這會大大降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自信心與學習主動性,甚至會讓小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厭煩與抵觸心理。而教師通過錄制微課視頻可以把數學教學內容放置到網絡平臺,供學生隨時隨地復習。此外,教師也可以在上課前給學生播放課堂導入視頻,讓學生通過對舊知識的回憶與復習來更好地學習新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通過錄制微課視頻可以把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生動地展示給學生,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與接受水平。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平臺討論自己在學習中的困難與問題,再以此為依據錄制解決問題的教學視頻。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學習效率,而且有利于教師開展針對性較強的教學。
(三)有利于進行課后的知識鞏固
在微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與資源進行實時共享,學生也可以隨時翻看視頻進一步鞏固學習的知識。另外,學生還可以在網絡上搜索與數學內容有關的教學資源,從而更好地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小學生在網絡上獨立自主地進行微課知識的學習,還能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與知識探究能力。
(四)協助學生掌握合適的學習技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更加關注,為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助他們掌握合適的數學學習技巧與方法,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教學,設計不同類型的微視頻,比如,講解數學中的易錯題型、常見題型、易混淆題型等。這可以促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內化數學做題技巧,充分掌握學習技巧與方法[2]。
三、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存在的問題
微課對于教師來說并不陌生,但是真正使用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很多教師存在不知道該如何使用的問題。微課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應滲透到整個數學課堂中。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如今微課的運用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教師制作微課的素材比較單一,所選用的內容與實際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差距,這就導致教師在實際運用微課時,缺乏針對性。教師利用微課的目的是提升教學效率,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為形象的認識,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而教師若是選用針對性不強的材料和內容,則無法將其優勢充分展現出來。
其次,微課的制作對一些教師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目前小學數學中,部分教師還是慣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不熟悉,不具備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甚至一些教師放棄使用微課。就微課的運用來說,一方面,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培訓,另一方面,老教師要積極向擅長這一領域的青年教師學習,在經驗碰撞中提高微課應用技能,讓微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
四、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措施
(一)利用微課設計課前預習環節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邏輯思維較差,而高效的課前預習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基于此,教師就可以在課前預習環節引入微課。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提前根據教材內容與教學目標來設計短小簡潔的微課視頻,幫助學生完成預習。在設計視頻時,小學數學教師還需要重點關注難度等級,確保內容不但可以令學生初步了解新知識,而且可以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與思考,為后續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例如,在“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課前預習環節中,學生的預習任務就是熟悉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圖形特點與計算公式。在傳統課堂中,教師通常會讓學生直接閱讀課本來預習。這種預習方法效率較低,也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教師可以使用微課設計分段預習視頻,視頻主要包括三段內容: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定義與特點、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計算公式、找找你身邊的長方形與正方形。教師通過把復雜的內容分割為分段式視頻,降低了數學預習的難度,提升了學生的預習興趣。
(二)合理設計微課導入環節
導入環節的效率與整堂課的效率有著緊密的關聯。在傳統課堂中,大多數教師通常不重視課堂導入環節,導致小學生的課堂學習缺乏學習過渡,課堂學習效率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使用微課來開展課堂導入,比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豐富的四邊形,如菱形、長方形等,再展示經典的平行四邊形,最后向學生提出平行四邊形的判斷方法、平行四邊形與這些圖形的共同點等問題,幫助學生獨立思考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特點。最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對這些問題逐一解答,培養學生自我判斷的能力,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合理設計微課重難點突破環節
在現階段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普遍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不透徹,并不能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因此,現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水平,培養學生使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微課,通過播放視頻的形式將重點一一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相關知識點。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應合理地利用微課,幫助學生攻克知識的重難點,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講解“因數與倍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教學。這部分知識的重點主要在于因數與倍數的概念、特點及其區別。所以,教師就需要以此為依據來制作微課視頻,可以通過列舉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來加深學生對因數與倍數知識的印象,然后再對部分重難點進行講解,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生活中與因數和倍數有關的實際問題,再思考其解決方法,促進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部分內容。
(四)利用微課資源組織學生課后學習
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公眾號、QQ群等平臺與學生分享微課資源,讓學生可以在課后利用少量時間展開高效學習。微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優化小學數學的課后作業設計。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進行知識總結與學習反思的習慣,讓學生可以在課后獨立進行學習總結與反思,并與教師及時交流。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了解學生哪一方面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欠缺。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針對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科素養。
(五)運用微課進行知識點的串聯
由于小學數學知識點比較多,學生很容易出現混亂的情況,把知識點系統地串聯起來尤為重要。微課就是一種可以很好地將知識點進行串聯的方式。在當前背景下,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師應對課本知識有充分的把握,在教學前做好相關的教學準備工作,對整個課本知識框架進行構建,并理清結構層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結構層次進行教學,利用微課,引導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將各個知識點相互串聯。這樣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并且還不會混淆相似的知識點,從而更好地培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六)利用微課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構建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微課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節課的學習中。數學知識本身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師如果單純依靠口頭講解讓小學生進行理解的話,無法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應用微課,對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情景模擬,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實現對數學概念和相關知識的學習。
(七)利用微課實現數學思想的滲透
數學思想在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廣泛,能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更深入的理解,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提升理解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要發揮微課的優勢,利用給學生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提前了解相關數學知識。尤其是一些空間幾何的知識,教師如果單純地以在黑板上繪制圖形的方式來授課,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幾何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教師運用微課的形式給學生更加直觀、立體地呈現幾何知識,以很好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質量,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結? 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教學改革背景下,微課已經成為新穎且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在使用微課時也應主動依據教學內容來優化并創新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與個人能力。將微課與小學數學教學高效融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還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楊秀蘭.微課堂,大世界:關于小學數學微課教學模式的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6(10):99.
來超朋,李麗,張云娜.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及效果評估[J].考試周刊,2018(37):5.
馮雪峰.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6(10):53-56.
作者簡介:石殿臣(1976.11-),男,甘肅莊浪人,
任教于莊浪縣水洛學區,高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