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蕊 齊春宇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養老保障制度的勞動供給效應研究”(17BSH049);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監管研究”(17CJRJ04);臨沂大學2019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人口結構與創業——基于大型微觀數據的實證研究”(X201910452062)。
摘要:基于CHFS2015和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本文考察了地區性別比對已婚人口創業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地區性別比增加時,該地區已婚人口選擇創業的可能性也會顯著增加。競爭性動機理論認為,性別失衡造成男性婚姻市場受到擠壓,有男孩的父母為提高男孩的婚配競爭力而選擇創業。從數量上看,地區性別比增加0.01,該地區已婚人口創業率顯著增加0.22個百分點。
關鍵詞:性別比;創業;競爭性動機
引言
近四十年來,中國始終面臨性別失衡這一嚴峻的人口問題。2017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指出,中國是新生人口性別失衡最嚴重的國家,與英國、美國等差距明顯。男多女少的性別失衡會對經濟和社會造成一系列后果。研究發現,性別失衡使得男性成婚難度增加(Wei& Zhang, 2011),尤其是農村大齡男子(李樹茁、胡瑩,2012)難以找到成婚對象。婚姻市場中男性的競爭壓力和婚配成本的增加導致房價飆升(Wei等,2012)、父母對男孩的偏好下降(董志強等,2016)。
父母為了使男孩在婚配競爭中獲得優勢,會嘗試尋找更多積累財富、提高社會地位的方式(Wei& Zhang, 2011)。其中,主要有以下3種方式:一是教育投資。李春玲(2005)認為教育水平決定聲望地位,父母因此不斷提高對男孩教育的關注程度(王躍生,2011)。二是增加儲蓄、減少消費。金燁等(2011)指出增加儲蓄有利于提高社會地位。性別失衡使有男孩的家庭以一種競爭性的方式增加儲蓄、減少消費(Wei & Zhang, 2011)。三是選擇創業。王菁等(2017)認為創業是衡量家庭社會地位的重要指標。魏世勇(2015)使用CHNS數據研究發現,在性別失衡的農村,有男孩的農戶會更多的選擇創業。榮昭等(2013)使用農村金融數據發現,在性別失衡嚴重的地區,有男孩的家庭迫于擇偶壓力更可能選擇創業。鐘粵俊等(2018)則證明了在性別失衡的地區,男孩比重越高的家庭,其創業的可能性越大。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將地區性別比與創業聯系起來,考察地區性別比與創業的關系。
一、 數據描述與模型設定
1.數據描述
本文所使用的數據是CHFS2015。該數據在全國范圍內收集了我國家庭金融微觀信息,包括人口統計學特征、負債與信貸約束、住房資產與金融財富等。CHFS2015數據集涵蓋了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規模為37289戶。根據研究需要,本文僅保留25-50歲的已婚受訪樣本,有效樣本量為11253。
創業變量。來自受訪者對“最主要的那份工作的性質”的回答。關于工作性質,CHFS2015將受訪者分為了6類:(1)受雇于他人或單位;(2)臨時性工作;(3)務農;(4)經營個體或私營企業、自主創業、開網店;(5)自由職業;(6)其他。據此分類,我們將選項(4)定義為創業者。
性別比變量。數據來自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關于度量婚配競爭壓力的性別比,人們大多數通過觀察認識周圍的現象來判斷性別比(董志強等,2016),感知婚配競爭壓力。例如“父母看到孩子班里一半以上都是男生后,開始有婚配競爭壓力”。父母從哪一年齡段的孩子感知婚配競爭壓力是不確定的,因此性別比的年齡組有很多選擇,我們使用10-14歲年齡組的性別比度量婚配競爭壓力。
2.模型設定
我們設定如下回歸模型:
其中,Entrepreneurshipij為j省受訪者i是否創業。sex_ratioj是j省的性別比。Xij為一系列控制變量。個人層面控制變量包括性別、年齡、受教育年限、黨員、戶口、風險偏好,家庭層面控制變量:家庭成員數、居住農村,以及地區特征變量:距離。
表1給出了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從統計結果看,10-14歲年齡組地區性別比均值為1.16遠遠超出正常值。其中海南省的性別失衡最嚴重,達到1.30;山西省性別比例正常,為1.06。創業者的占比為17%,即11253位受訪人群中有1913位受訪者的工作性質屬于創業。表1還提供了其他主要變量的描述統計。
三、基準回歸
探討地區性別比對創業的影響。表2中模型(1)-(4)匯報了probit估計結果,被解釋變量為是否創業的虛擬變量。其中,模型(1)只考慮地區性別比對已婚人口創業的影響;模型(2)增加控制了受訪者的個人特征;模型(3)在模型(2)的基礎上增加了受訪者的家庭特征變量進行回歸;模型(4)在模型(3)的基礎上增加控制了受訪者的地區特征。以上4種回歸結果均顯示:地區性別比對已婚人口創業具有顯著地正向作用,即性別失衡顯著激勵創業。以模型(4)為例,地區性別比增加0.01,該地區已婚人口創業率顯著增加0.221個百分點。控制變量結果顯示,男性、健康狀況、農業戶口、風險偏好、家庭成員數、居住城市顯著促進創業;黨員身份則對創業有顯著地負向作用。
四、結語
性別失衡是我國人口變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對經濟社會生活有著廣泛的影響。本文利用CHFS2015數據和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研究地區性別比對已婚人口創業的影響。得到:地區性別比增加時,已婚人口選擇創業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從政策層面講,性別失衡會促使面臨婚配壓力的居民選擇創業,進而促進經濟增長(李宏斌等,2009),并不意味著政府應蓄意操縱性別比。原因在于性別失衡促進創業的同時,會導致房價飆升,犯罪率增加等社會經濟后果。政府應采取措施緩解居民面臨的婚配競爭壓力,積極鼓勵引導居民良性創業。
參考文獻
1.Wei S J, Zhang X. The competitive saving motive: Evidence from rising sex ratios and savings rates in China[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1, 119(3): 511-564.
2. 李樹茁, 胡瑩. 性別失衡的宏觀經濟后果[J]. 人口與經濟, 2012, 2.
4.3.Wei S J, Zhang X, Liu Y. Status competition and housing price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2.
5.董志強, 鐘粵俊. 性別失衡如何影響生育偏好[J]. 收藏, 2016, 5.
6.李春玲. 當代中國社會的聲望分層——職業聲望與社會經濟地位指數測量[J]. 社會學研究, 2005, 2(74): 74-102.
7.王躍生. 中國家庭代際關系的維系\變動和趨向[J]. 江淮論壇, 2011, 246(02): 122.
8.金燁, 李宏彬, 吳斌珍. 收入差距與社會地位尋求: 一個高儲蓄率的原因[J]. 經濟學 (季刊), 2011, 10(3): 887-912.
9.魏世勇. 性別失衡, 社會地位尋求與農戶置業[J]. 現代財經: 天津財經學院學報, 2015 (6): 105-113.
10.榮昭, 徐麗鶴, 袁燕. 性別比例失衡對農村家庭創業的激勵機制研究——基于農村自營工商業的分析[J]. 浙江社會科學, 2013, 5: 29-39.
11.鐘粵俊, 董志強, 林文煉. 家庭男孩比重影響了流動人口創業嗎?[J]. 收藏, 2018, 2.
12.李宏彬, et al. "企業家的創業與創新精神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 經濟研究 10.99,108 (2009).
作者簡介:范蕊 (1999-) 女,漢,德州陵城區,本科,學生,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