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要: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游戲是他們日常的基本活動,也是他們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與此同時,在知識教學中融入游戲,也正好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作為幼兒教師,由于面臨的教學對象年齡尚小,所有教師承受的責任和壓力也更大,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活動的時候,往往也需要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這樣才能有效確保幼兒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本文主要就教師在幼兒游戲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探討。
關鍵詞:幼兒游戲;教師;扮演的角色;進行探討
引言:
游戲融入到幼兒學習中,其實也是起到了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在游戲中,教師既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玩耍,同時也能讓幼兒在玩耍中學到一定的知識,與此同時,幼兒還能在潛移默化中積累知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由于幼兒教學工作的任務艱巨,因此作為教師除了掌握基本的教學技巧以外,還要懂得如何通過不同的角色扮演來引導幼兒自主學習,這樣幼兒游戲教學活動的開展才更加具有意義和價值。
一、 幼兒游戲的基本概念
幼兒游戲主要是指借助各種物品,通過身體和心智的活動,反映并探索周圍世界的一種活動。用心理學進行解釋,則認為幼兒游戲是調節外部輸入的信息和機體處理這些信息的能力,從而使機體與外界保持平衡。其動機來源是幼兒本身情感的需要,游戲的結果不是物質性的東西,其手段更是虛構性的。由此可見,幼兒游戲實際上也是一種想象性行為。
二、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角色扮演重要性體現
(一)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角色讓他們獲得體驗感
鑒于幼兒都比較喜歡游戲,因此作為教師都是利用游戲來展開相關的教學活動。只是為了讓幼兒更好的參與其中,作為教師通過不同的角色扮演,則會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比較深入的體驗感。
比如,在班級主題活動“汽車總動員”中很多幼兒都喜歡玩“開汽車”的游戲,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將汽車開到任何一個他們想要到達的地方:公園、動物園、水上樂園、恐龍園等等。這時候教師扮演的角色就起到作用了,可以是一個加油站的工作人員,也可以是維護交通秩序的交警......總之隨著游戲情節的改變,教師的角色也將會產生變化。幼兒通過這樣的游戲也將深刻的明白加油站是做什么的?交通秩序發生擁堵后是由誰處理的?......而最大的教學效果則是讓幼兒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感。
(二)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角色讓他們獲得愉悅感
幼兒能否在游戲中獲得愉悅感,和教師自身對于游戲的參與投入程度有著密切的聯系。
比如游戲活動食育區主題是“水果分類”,教師扮演的角色是一名顧客,這時候教師要求幼兒將蔬菜和水果進行分類后再端上桌子,由于幼兒區分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時候教師如果過于投入,并以食客的身份對分類進行挑剔的話,則會使幼兒的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反之在角色扮演中多點耐心,則能讓幼兒從游戲中獲得更多的愉悅感。
(三)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角色讓他們獲得新鮮感
縱觀當下的幼兒游戲教學,教師組織幼兒參與的游戲活動大多缺乏創新,長此以往,則會使得幼兒對游戲缺乏興趣,從而導致相關幼兒教學工作難以開展。尤其是很多教師雖然積極引導組織游戲活動的開展,但是自身卻從不參與其中,這無疑也拉大了教師和幼兒之間的情感距離。
然而教師通過在游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兒則更愿意和教師多多交流。同時,教師形象的轉變也給幼兒一種新鮮的感覺,從而使得參與參與到游戲活動中的積極性也能得到提高。
三 、教師在幼兒游戲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 教師是幼兒游戲內容的組織者
游戲是幼兒進行有效學習的最好方式,為了推進幼兒教學活動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教師則需要明確自身在幼兒游戲中所承擔的角色,而最重要的就是組織者的角色。
教師在組織游戲活動開展之前,最需要明確的就是游戲開展的目的,即是否能夠運用游戲讓幼兒真正地從中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等。比如,在和同伴共同的活動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戶外體育游戲,老鷹捉小雞游戲,能不能和其余同伴進行有效的配合,共同抵御老鷹。通過該游戲,進而讓幼兒明白團隊的力量,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克服在生活中以及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
除此之外,就是明確游戲活動組織開展的意義,幫助建立基本的是非觀。尤其是幼兒,判斷是非的能力普遍都比較差,比如他們認為動畫片里,羊就應該被狼吃......這些其實都有可能造成他們對于正確道德價值觀的誤解。
由此可見,在幼兒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扮演的組織者作用十分重要,只有明確游戲活動開展的目的以及意義,并給予幼兒正確的指導,才能讓幼兒明白游戲開展的價值所在,同樣更利于教師培養幼兒形成更加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二)教師是幼兒游戲材料的提供者
幼兒游戲是多種多樣的,在有的游戲活動中,只有充分借助游戲材料進行教學才能夠更好的完成游戲組織工作。而這一任務的主要負責人就是幼兒教師,由此可見,幼兒教師還是幼兒游戲活動中材料的主要提供者。
在對幼兒材料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安全性。由于幼兒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心足夠強,對部分游戲材料中所涉及到的零部件特別感興趣,比如螺絲釘等,一些幼兒由于好奇很可能就會把它們放進嘴里。除此之外,部分游戲材料可能還比較鋒利,比如玩具刀雖然不是真刀,但是由于設計比較仿真,使得一些幼兒在玩鬧中極易傷及他人。
而需要考慮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材料的適用性。游戲教學實際上是不分年齡和年紀的。但是針對幼兒,教師在游戲材料的選擇上就要注重其適用性,比如針對小班的孩子,在游戲材料的選擇上就是以小紅花,玩具......為主;而針對大班的幼兒則可以選擇比較能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棋類等類似的高結構活動材料。
由此可見,教師作為游戲材料的提供者,在材料的選擇上一定要謹慎行事,這樣才能有效幼兒安全的同時進一步展開教學活動。
四、 結語
在游戲中學習,幼兒的思維往往最活躍,精神也最放松,這樣也更利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但由于幼兒的思想不夠成熟,對于事物的認知還停留在相對主觀的基礎上,以致于幼兒游戲教學活動的開展并不是一件易事。因此要想有效的開展游戲教學活動,就需要教師及時轉變自己的角色,并清楚的認識到自己不僅僅只是教書育人,還肩負著更為重要的使命和職責。由此可見,只有師生共同融入到游戲教學中,幼兒才能真正的從游戲中獲得發展,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董旭花 幼兒園創造性游戲區域活動指導[M]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11
[2]林菁 幼兒園創造性游戲指導與實施[M]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