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也促進了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進度,使得我國教育事業也面臨全新的發展理念和要求,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文章分析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從讓學生在閱讀中品析情思、在感悟中明白文理、在引導中獲得啟示、在交流中加深體驗等方面探討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對策。
關鍵詞: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文學素養;語文能力
語言學理論認為,文字承載著人類的思維,而具有高度思想性與藝術性的文學名著更是一種無形的文化財富,閱讀名著對高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極有幫助。近年來高考試卷中名著閱讀所占的分數有增加趨勢,教師應該重視名著閱讀教學,使學生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提高能力。
一、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方面。1)教學觀念方面。陳舊的閱讀教學觀念是影響名著閱讀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這種陳舊的閱讀教學觀念強調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中心,不重視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忽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的閱讀活動走馬觀花,難以感知名著的獨特魅力。2)教學方法方面。在名著閱讀教學中,一些需要學生依靠文學素養、歷史文化知識來理解的內容,教師往往直接進行講解,并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使得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缺乏體驗感,因而降低閱讀名著的熱情。教師常常盯著所謂重點章節,習慣于直接針對易考點、常考點進行講解,將注意力放在培養學生的分析技巧上,很少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佳。
2.學生方面。1)閱讀興趣方面。一般高中學生在高一時文理不分,學生對名著閱讀的意義沒有清晰認識;等到高二文理分科之后,部分學生對名著閱讀表現出隨意性,遲遲找不到興趣點;高三面臨高考壓力,剛剛培養的一絲興趣又被沉重的學習負擔澆滅。為了節約時間完成其他課業,很多學生只能犧牲自己的閱讀興趣,用簡化學習法來應付閱讀題型。2)閱讀習慣方面。新課程改革之后,語文課程中名著閱讀的題型朝細節化方向發展,原本圍繞中心思想的考題模型被打破,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以客觀題為主,但答案隱藏很深。學生往往對細節性的信息缺乏分辨能力,自主閱讀時沒有形成寫批注、分析語段的習慣,導致閱讀之后對全文缺乏整體認識,分析問題比較片面,或者感到無從下手。
二、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對策
1.借助微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對于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要想學好都離不開興趣的支撐。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加強學生興趣的培養,而合理發揮微課優勢便能很好實現這一目標,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教學有著直觀立體、生動形象的特點,可以帶給學生感官刺激,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能夠積極參與到名著閱讀學習中,實現知識的理解與能力的提升,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以《巴黎圣母院》這一名著閱讀教學為例,高中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特征與名著內容提前制作課件,將該本名著的作者及其生平、創作背景以及故事梗概等合理融入進去,然后在課堂上適時呈現,以便學生對名著有著初步的了解,為接下來的正式教學做好鋪墊。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巴黎圣母院》舞臺劇精彩片段,借助豐富的情節、生動畫面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適時引入正文教學,這樣必定能夠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盡可能避免借助微課盲目地羅列和呈現知識,而是需要打破傳統灌輸的束縛,充分體現學生課堂主體性,只有這樣才能將微課的作用更好展示出來,最終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
2.教學方法多樣化,提升教學的靈活性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放在首要教學位置。其次,老師應該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建立起科學化的教學目標,保證審美能力教學的有效進行,明確教學方向。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或者小組討論等方法進行教學,為學生創造出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實現興趣教學目標,加強學生對于文學名著的理解和感受。通過多媒體技術,老師可以選擇一個和文學名著相關的,可以展現出名著中人物特點或大自然風光之美的視頻,直接把文學藝術的美展現在學生面前,可以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沖擊以及情感上的碰撞,加強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觸和關注。比如,在進行《水滸傳》這一文學名著的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選擇一段具有聲音資源的視頻,學生在欣賞激昂音樂的同時,也可以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文學名著的喜歡和關注。其次,老師也可以把文中的山河地貌進行展示,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魅力,也可以為學生講到文中梁山好漢的英雄氣概和高尚品德,讓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名著故事中的人物特點和情感,加深自己對于文學名著中各種藝術美的感知,全面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最后,在多媒體教學過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結合前面所看到的和聽到的,通過討論,在班級中積極發表自己對于美的看法和觀點。老師也可以提問學生,最喜歡《水滸傳》里面的哪個好漢?為什么喜歡?讓學生評價自己喜歡的人物,具有什么特點、體現出什么精神等一些問題。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保證多媒體教學和討論教學的有序進行和高效率。最后,教師也要及時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一些行為和言語上的錯誤,及時完善和改正自身教學弊端和不足,完善教學薄弱的環節,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確保語文名著教學的順利開展和實施,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素質教學的持續發展。
總之,名著是非常有價值的教學內容,對高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極有幫助。語文教師應該深入挖掘名著中蘊含的思想情感,這既是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必要途徑。閱讀名著的過程是一種體悟文化和思想的過程,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品析情思,在感悟中明白文理,在引導中獲得啟示,在交流中加深體驗。
參考文獻:
[1] 劉小寧. 淺談高中語文名著導讀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J]. 新課程(教師版), 2019, 000(005):77.
[2] 王曉紅. 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困惑及對策[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