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現代教學技術的發展,目前的教育已經朝著信息化的方向邁進,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態勢。從混合式教學模式來看,其實現了線上、線下教學的完美契合,既可以確保教學課堂循序漸進地開展,還能夠通過交互式的信息教學方式來優化課前預習、課堂討論、課后發展等教學環節,可以說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更為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發展,實現了教與學的有機結合,這對于現代化教育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本文基于現代教學技術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現代教學技術;混合式;教學模式
引言:
現代教學技術的推動使得我國的教育行業朝著信息化、智慧化教學時代邁進,混合式教學模式更是憑借自身獨特的優勢在目前教育模式中脫穎而出,尤其是在信息化教學推崇的背景下獲得了廣泛化的應用。從新時期的教育發展來看,現代教學技術已經是教育發展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既能夠實現網絡資源的高度共享,還能夠通過人性化、開放性的教學理念及方法改善教學現狀。所以,在現代教學技術發展中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一、構建網絡教學平臺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推行背景下,需要構建一個網絡教學平臺作為支撐,才能夠有效地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互動。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師生可以進行全天候、無邊界的網上教學與學習,教師既能夠在這個網絡平臺上進行課程網站建設以及課程資源建設,還能夠進行案例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網絡互動教學,亦能夠對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進行測評,實現課程教學評價的功能,同時還為學生查閱學習資源、觀看教學視頻提供了便利。從網絡教學平臺來看,其包括五個模塊,一為教學模式模塊,二為教學資源模塊,三為教學設計模塊,四為學習渠道模塊,五為教學評價模塊。通過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分析來看,基于現代教學技術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將教育與技術進行有效地融合,通過構建網絡教學平臺拓寬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的渠道與方式,以此來凸顯現代教育技術的價值,為現代化教育的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
二、改革課程教學體系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學校原有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原有課程體系、課程內容等方面存在與現代化教育發展不一致的因素,所以這就需要對課程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及調整。混合式教學模式屬于一種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平臺相結合的一種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其要求在減少課堂教學學時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幫助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首先,合理調整課程的授課學時與網絡平臺教學學時的比例,這樣便可以有效地避免課堂授課學時的減少增加網絡平臺教學的時間,還不會影響教師的工作量與報酬,以此來調動教師適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圍繞著人才培養目標建立課程群,并組建相應的教學團隊。教師需要做好課程教學設計,對課堂教學與網絡平臺教學、課堂實驗教學與網絡平臺演示實驗教學之間的學時比例進行相應的調整,并將知識的難點與具有綜合性、創新性實驗、作業、測驗、討論與答疑都安排在網絡教學平臺中,然后對于基礎知識的部分教師可以采取進階式的學習模式。
三、革新教學評價體系
首先,教師評價學生。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學生課堂學習考核與評價,二為學生在線學習考核與評價。從學生課堂學習考核與評價來看,其主要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討論情況、線下成績等內容進行考核與評價。從學生在線學習考核與評價來看,其是對學生在線觀看視頻、參考資料訪問、回答問題、論壇討論、在線測試成績等進行考核與評價,同時對總成績的每個項目設置好分數權重,以此來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其次,教師自我評價。在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時,教師需要對自身進行評價,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來設置問題并形成調查問卷,對具體教學情況進行調查,收集學生對課程教學的反饋意見與相關看法,從而對自身進行科學的評價。最后,網上評價教師。在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時,還需要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既需要按照學校原有的教學督導制度對教師進行評價,還需要設置相應評價指標對網絡教學進行評價,或者不定期地設置調查問卷了解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同時,針對混合式教學下教師評價體系的建設,增加網絡資源豐富評價、在線答疑率等指標,對教師進行綜合性的評價。
四、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教學管理制度作為課程教學運行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時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通過調動教和學的積極性來提升教學管理效率。從混合式教學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階段來看,一是需要完善網絡課程培訓制度,二是制定網絡課程建設標準,三是制定教師網絡課程建設激勵制度等,以此來完善教學管理制度,確保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的過程中能夠有完備的教學管理制度作為支撐。同時,在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的過程中,還需要完善教學培訓體系,不斷革新教師的思想、技術、手段,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另外,在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還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師網絡課程教學工作量計算方法,設置教師網絡課程質量評價標準以及學生網絡課程學習學分認定等管理制度,以此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模式創新改進的積極性,從而全面提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現階段的教育發展來看,基于現代教學技術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這對于廣大教師來說既是一個新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新的教學改革契機,需要教師將此重視起來,采用全新的教育手段為教育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教師要處理好現代教學技術與教學的關系,實現自身現代教學技術知識與技能的革新,為學生帶來高質量的教學課堂,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趙寧,王原麗,傅雪蕾,付琴.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的交互設計與應用研究——以“現代交換技術”課程為例[C]//Proceedings of 2021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Reform and Modern Management(ERMM2021).[出版者不詳],2021:407-410.
[2]陳文靜,閆慧敏,冉媛媛.基于“互聯網”的現代教育技術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有效性[J].數字通信世界,2018(12):223+201.
基金課題:2019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教改項目:《高職院校共享型混合式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以廣告策劃與創意課程為例》(編號GXXDYB201928)
作者簡介:莫文水(1976.07-),男,壯族,廣西東蘭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大數據技術及信息可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