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然
摘要:在我國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學生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各種社會新媒體影響。這不僅對我國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影響,同時對于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和人生價值體系的逐漸形成等也造成了很大的社會沖擊,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而言十分不利。因此,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融入“幸福課”,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優化學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水平。
關鍵詞: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課;作用
引言:
在高中教育中,心理健康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能夠獲得自己身體和精神心靈上的健康成長,更多的是為學生之后的發展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礎。但是在新的教育時代背景下,受制于各種不同思想觀念的沖擊,學生對于“幸福”的理解與認知正在不斷地退化,導致學生的思想認知出現了較大的偏差。因此,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融入“幸福課”,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理解,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幸福課”的作用探索
1、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世界間經濟文化的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密切,是人們認識到了更多的思想文化,看到了世界不同的思想意識,因此,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學校領導應該繼續加強對高中生身體心理健康問題的教育疏導和健康管理,把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教育與學生思想理念政治理論教育相有機結合,利用“幸福課”,做學生身體心理的健康思政教育輔導工作,這樣不僅豐富了心理健康的輔導手段,更在克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方面提升了效果,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幸福感,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
對高中生進行心里健康教育有利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與同學之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如此,心理健康文化教育與幸福課的有機結合,還需要能夠有效促進其被教育者與其他被教育者之間的語言溝通與文化交流,在語言溝通與文化交流的良好基礎上,形成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提升人的思政教育的效果。高中生在學校的義務教育中,學生與老師之間本身就是一個教育者們與被教育者之間的互動關系。關注學生的內心想法,把學生處于主體地位,與學生進行良好的心里溝通的基礎,只有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朋友關系,才可以真正的讀懂學生的內心世界,才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內心的想法真正表達出來,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心理健康治療。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幸福課”進行結合,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之余,內心充滿幸福感,對于學生的發展而言也十分有利[1]。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幸福課的結合
1、加強思想建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性
在中學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其教育工作的難點所包含到的點是相對較多的,有外在的、也有內在的。現代化教育所重視的觀念是素質教育,此教育的目標是追求學生可以獲得全面發展。其中在中學學生的全面發展過程中,良好的積極心理是及其關鍵的。改變觀念,提高對心理鑒于的認識。以思想指導行動,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以我國中學教育部門、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家長必須要進一步強化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觀念的深化與認識,這樣能夠更為全面的去落實素質教育的開展。在中學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過程中,中學德育教育者需要強化德育思想建設,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統性,這樣可以更為全面的去開展中學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保障中學學生可以以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來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2、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注重中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當前我國中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有效的結合中學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性格特點來制定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并利用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結合積極心理學的內容,對學生的個性化進行引導,并實現學生的多方位發展。比如;中學的學生大多都是比較喜歡現代化的產品和教學內容的,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來借助互聯網多媒體教學設備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并豐富教學資源,這樣可以讓學生開闊眼界的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正確的教育。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合作教學等諸多新時代下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中學學生可以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來,渲染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可以放松自己,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效果得到體現,并對學生的個性發展進行正確的引導。
3、運用情感展開心理健康疏導,避免學生情緒化
教師要允許每個學生存在特立的學習性格。社會主義經濟、知識以及信息網絡的快速進步發展,拓展了中學生獲取信息、分析利用信息的知識渠道與思維方法,使我國中學學生的政治思想生活處于極度敏感之中。教師想要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進行實施有效的學生心理狀態疏導教育工作,首先,需要不斷解放自己的心維思想,以實事求是的有意識態度,及時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保持與這個時代進步發展高度同步,從而能夠發現并不斷鼓勵引導學生的不斷創新心維思想,教師不一定要對現代學生的所有心理情緒變化進行心理健康疏導,通常只不過需要注意保證現代學生的整體心理在大方向上能保持健康、積極發展即可;同時,教師還需要特別注意,切勿在日常學習工作或是人際交流中憑空隨意增加現代學生的各種心理焦慮壓力。其次,教師還認為需要不斷給予中學生關懷。其次,從思想政治方面深切引導中學生,使其初步形成正確的政治人生觀以及精神世界觀;從推進就業教育方面深切關懷中學生,增加中學生的創業自信心和就業自尊心,并且促使中學生不斷上進[2]。
結語:
在高中心理健康中,幸福課的存在,對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養有著積極的作用。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應對“幸福課”進行充分的分析,并做好一定的準備工作,以便能夠充分發揮出“幸福課”的作用和價值,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林燕玲.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美心”幸福課程的構建[J]. 少男少女, 2018(6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