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夏冰
摘要:在新課改的持續(xù)推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下,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同學們德智勞體美的綜合發(fā)展。美學,則是對小學的學生進行美的啟蒙教育的開始。每個人生來都有愛美之心,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而隨著年紀的增長,對美的渴望越發(fā)強烈。小學美術便到了發(fā)揮作用的時刻,既要滿足同學們對美的需求,引領他們深入地感受美;又要保持同學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本文就小學美術教學中怎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論述。
關鍵詞:美術;教學;小學;興趣;提高
在小學時期,美術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yǎng),又可以為以后的道路多做一項選擇。因此,小學美術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盡可能地激發(fā)同學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畢竟,在任何時候,興趣都是同學們學習的最大動機。此外,美術老師在尋找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時,也要注意同學們的年齡和性格特點,打造師生和諧的美術課堂。
1安排學生進行實操
小學生心理年齡還不夠成熟,愛動好玩,老師在美術課堂上進行教學時,需要結合同學們的心理特點進行相應的安排。以往的教學,部分老師選擇自己在臺上表演學生靜靜傾聽,這般容易導致學生開小差。因此,美術老師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可以在課堂上多安排學生動手,增加同學們的參與感,激發(fā)同學們美術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進行五年級下冊嶺南版《生動的紙造型》的教學時,美術老師可以為同學們發(fā)下白紙,讓他們自己動手用紙疊出造型,既可以參照課本上的圖形,又可以發(fā)動腦筋自己創(chuàng)造。美術老師可以發(fā)現(xiàn),女同學的手比較巧,可以輕松地疊出幾個造型;而男同學把紙揉搓的不成樣子,也沒疊出造型。這時老師可以安排手巧的女同學教導不會疊的男同學,進行合作學習。在課上,老師安排學生自由想象自由操作,既可以鍛煉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又可以激發(fā)同學們美術學習的興趣。
2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多為他們著想
學生們在初次接觸美術學習時,都是抱有極高的興趣和好奇心進行學習,表現(xiàn)良好的同學在受到老師的表揚時,自信心會大增;表現(xiàn)不好的同學在受到老師的鼓勵支持時,會重拾信心。所以,美術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多從學生的角度著想、思考,知道學生需要什么,又該怎么激勵學生。雖然部分學生的成績不理想,但在美術學習上表現(xiàn)出天賦,老師應積極鼓勵這些同學,更好地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對靦腆內斂的同學,老師可以在閑余時間多和他們交談美術學習上的事情,也可以鼓勵他們多與其他學生交流、互換意見;對活潑開朗的同學,老師可以多為他們提供上臺演示的機會。
例如,在進行四年級下冊嶺南版《我的書包》的教學時,老師在課上布置的任務是安排同學們畫一個屬于自己獨特而又實用的書包。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老師可以先讓同學們積極地討論,自己心目中“獨特而又實用的書包”是什么樣的,又該怎么畫?等同學們討論完,讓他們舉手回答自己心中書包是什么樣子的,自己的構思是什么樣子。交流完,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畫出書包。老師可以在旁邊觀察學生是如何下筆的,又是怎么理解書包的含義。如果遇到不會畫的同學,老師可以在一旁輔助。
3著重培養(yǎng)同學們的美術思維
小學美術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既要注重同學們的繪畫技術,又要注重同學們美術思維的培養(yǎng)。因為大部分學生在繪畫時都是摘抄模仿,沒有自己獨創(chuàng)的思維,也沒有養(yǎng)成自己思考的習慣。所以,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可以通過鍛煉學生的基礎畫工、營造氛圍、寫生等方式著重培養(yǎng)同學們的美術思維。
例如,在進行四年級下冊嶺南版《成群的動物》的教學時,老師可以詢問同學們,天空、陸地、海洋分別是什么顏色?在天空中生活的有什么動物?在陸地和海洋中生活的有什么動物?并讓同學們把動物生活的場景畫下來,每名同學思考的不一樣,筆下的場景便不一樣。有的同學畫魚,有的同學畫貓,有的同學則畫老鷹。等同學們畫完,老師可以讓他們把自己畫的動物進行裁剪,并把裁剪下來的小動物贈送給自己喜歡的同學和老師,也可以夾在書里當書簽。
4不同時刻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雖說美術學習的壓力比語數(shù)英小,課堂氛圍也比較輕松,但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只是浮于表面。他們在碰到比較難畫或者無趣的作品時,會直接放棄。所以,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在不同時刻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同學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同學們的美術素養(yǎng)。同時,也要培養(yǎng)同學們永不放棄的精神。
首先,外出寫生,可以加深同學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也可以鍛煉同學們的觀察、思考、處理分析和理解能力。其次,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同學們直觀地看到圖形,也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圖形的含義。
例如,在進行四年級下冊嶺南版《從不同的角度畫物體》的教學時,老師安排同學們畫出一個物體的不同面。雖說凱蒂貓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物體,但是讓同學們憑空想象是非常困難的。老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找到凱蒂貓形象以及凱蒂貓不同方位的形狀,映射在大屏幕上,讓同學們進行模仿。平常,老師也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制作通俗易懂的幻燈片帶領同學們學習課本上的知識。
結束語
言而總之,同學們學習美術的關鍵動力是興趣。所以,小學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要不斷尋找新穎合適的教學方法,提升同學們美術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同學們的美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伊蘋.美術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1(12):71-72.
[2]趙紅霞.農(nóng)村小學美術課堂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21(20):163-164.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