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小艷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推出了新課改標準。當今的小學語文文言文教育應該注重現實,更加貼近生活,貼近人類實際,學生的學習基礎應該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目標,講究文言文的深刻教育,讓學生把“學”與“用”相結合,體會文言文字里行間的深刻含義,充分運用高效教學的理念,提高小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和主動性,從而發展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來達到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文言文;教學提升
引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大部分小學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采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即讓學生死記硬背,而不是讓學生真正去掌握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其中的想表達的含義。長此以往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將會越來越舉步維艱。因此小學教師在語文課堂中教學時應盡量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充分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讓學生自主去了解文言文,從而更好地掌握它。
一、小學文言文教學的困境
首先小學生因為年齡的關系,對文言文本身接觸就比較少,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難接觸到文言文,更多的只是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了解文言文,這就使得學生對文言文的接觸少之又少,那么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也會顯得難度很大。其次由于現代媒介,如電視、廣播、報紙等,都是以現代話語形態存在,適應了現代學生們的話語習性,導致較多的學生在面對文言文時根本不感興趣,形成了抵觸的心態。而且部分教師在課堂中講課的機會很少,沒有授課經驗。不僅在平時生活中文言文出現很少,在課堂中教師對于文言文的講授也比白話文要少很多。因此大部分教師對文言文的研究也少之又少。由此導致了自身對古文課堂教學經驗的欠缺,在真正課堂時不知所措,更有甚者老師干脆拿出了譯文讓學員們死記硬背。
二、如何提升小學文言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注重文言文重點釋義,豐富教學內容
小學文言文的教學課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靈活應變,由于年齡問題和小學的學習階段,學生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出文言文,這也使得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果沒有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長此以往下去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積極性必然會大打折扣。所以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所在。從而逐漸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從各式各樣的文言文中收獲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從而全面提升自己。
比如:在教學中,對于一些比較難讀懂和難理解的文言文詩詞,教師要抓住其核心部分,做到“情感教學”,適當的與學生交流和討論,并組織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文言文的閱讀和學習中,不懂的問題互相琢磨和思考,互相交流和討論,來加強對文言文的理解。“情感語文”的文言文教學課堂,不但能帶給學生真實的語文學習環境,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信和興趣,培養他們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對文言文知識的綜合理解。
(二)加強文言文課堂教學,優化教學模式
教師可以合理地引導學生,加強文言文課堂教學,優化教學模式。最經典的文言文莫過于《論語》,對于這類重要的文言文篇目,教師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在背誦的基礎之上進行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培養學生的文言文自學意識,對一些特殊的文言文詞語,比如:“孔子曰”,其中的“曰”,表示說話的意思,這樣學生下次遇到這類詞語便能融會貫通,心領神會了,甚至不用教師的引導便可以感悟出文言文的上下道理,體會字里行間的真情實感,不斷提高。從教學經驗中我們知道,學習文言文,實質就是“通讀百變,其義自見”的道理,從字面來理解,就是通過誦讀可以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語感和語法,通過不斷的朗讀明白其中的深刻道理。
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生在背誦和朗讀這句論語的同時,就能用心感受到這其中的奧秘,明白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反復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學習和復習,才能培養學生養成閱讀文言文的好習慣學好文言文,以至于打好小學語文基礎,為今后更困難和復雜的知識學習做好儲備工作。
(三)發揮文言文特殊作用,保證教學質量
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感知,體會文言文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必要的時候把各個語句串聯起來,從細節和常規進行思考,總結學習經驗,做好課堂筆記。此外,教師要潛移默化地讓學生養成復習的好習慣,才能培養學生的理解力,逐漸熟悉文言文中經常出現和常用的詞匯和句式,發揮文言文學習的真正作用,感受作者的神韻和氣場。另一方面,教師要把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經常和學生做好溝通過程,可以布置學生家庭作業,讓學生把每日的文言文學習筆記記錄下來,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可以在作業中提出教學改進意見,和教師共同學習交流,促進課堂的效率和質量,從整體上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以及對文言文學習的熱情,注重一定的閱讀方法和背誦技巧,綜合發展。教師要充分抓住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生活規律,才能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讓他們在自主學習文言文時,加深印象,豐富情感,感受學習的樂趣,總結學習方法和經驗。
結束語
文言文的學習過程是一種漫長積累的一個過程。但同時由于時代問題,很多中小學生在這個白話文的大時代背景的環境下載,學文言文的過程中對部分內容無法掌握也是很正常的。不過,文言文作為學校語文課程中的重點內容,需要學習者去認識性的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文言文,與語文分離,行文相對簡單。所以更要求中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尋找適當的教學方式,既區別于白話文的教學,又聯系著白話文的教學內容,融為一體,互為補充。從而充分的提起了學生的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丁健.小學高段文言文閱讀能力提升的幾點策略[J].新課程,2020(44):178.
[2]周國鋒.基于證據的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提升探究——以《論語》教學為例[J].新課程(小學),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