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霞 王霞
摘要:當前形勢下,人們越來越注重幼兒學業(yè)語言的教育和發(fā)展,尤其強調幼兒園的學前語言教育。它是幼兒語言發(fā)展中尤為重要的學習部分。學前語言教育必須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結合幼兒的學習能力和該階段的身心條件,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來充分調動幼兒語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可以顯著提高語言教育的教學質量。因此,本文主要通過闡述幼兒學前語言教育的現狀,結合幼兒學前語言教育的重要意義及發(fā)展規(guī)律,進一步探究提高幼兒學前語言教學效果的合理策略,從而能更好地提升幼兒的學前語言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
關鍵詞:幼兒;幼兒學前語言教育;規(guī)律;策略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類主要通過語言進行交流和溝通,以此來表達自身情緒和需求,正確地調節(jié)自身行為,幼兒同樣如此。國內外學者對兒童心理及幼兒教育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和實踐探索,指出人的一生中最佳語言學習時期便是人的幼兒時期,人的語言和聽覺器官在幼兒時期開始發(fā)育并逐漸完善,相關學者甚至指出,幼兒具備語言發(fā)音的所有語音要求。《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 (以下簡稱《指南》)從五個領域(包括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全方位闡釋了幼兒時期的學習方向與發(fā)展目標,《指南》中在幼兒語言培育方面指出,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這樣幼兒更加想說、敢說并且愛說,同時通過閱讀各種適宜的書籍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的語言能力在日常交流過程中自然而然得到提高與發(fā)展。作為人類重要的日常交流工具,語言的學習和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幼兒的認知水平及其社會化發(fā)展狀況,語言能力水平的高低會影響幼兒發(fā)展的方方面面。同時,人類的抽象邏輯思維與個人對語言的掌握存在著直接聯(lián)系,而幼兒時期恰巧是人類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發(fā)展期。因此,全面系統(tǒng)的對幼兒語言能力進行培養(yǎng)與教育極為關鍵。
幼兒教師是加強幼兒學前語言教育中最直接的一環(huán),作為新時代幼兒語言老師,需要更新教學觀念,采取合理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幼兒想學想說的欲望,讓其能夠善學敢說,更為全面地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
1 避免學前語言教育小學化的傾向
受到“文字崇拜、神童崇拜、社會風尚”等影響,教師和家長渴望幼兒在幼兒園階段可以多認識一些漢字、多背頌幾首唐詩,以便孩子在小學階段成績能夠不掉隊或處于領先地位。專家學者已經指出幼兒學前語言教育的小學化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有不利的影響。幼兒園和家長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時候,要充分意識到學前語言教育小學化的危害,不能盲目追求數量,而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對需要幼兒認識的字進行選擇,在教育的內容、方法、評價等方面建立符合幼兒階段的標準,這樣讓幼兒語言學習變得更有意義。
幼兒學前語言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理解《指南》的指導要求,只有在對幼兒語言教育有了清晰合理的目標定位后,才能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展開幼兒語言教育,促進幼兒語言教育的發(fā)展。
2構筑良好的教育氛圍
在開展幼兒學前語言教育時,需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不斷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在構筑良好教育氛圍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幼兒語言的開發(fā)特點,積極為幼兒語言學習提供先進教學設備,還要給予良好的教學實踐體驗,來培養(yǎng)語言表達和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幼兒園可以提供情景模擬教學體驗室,實現學習過程中的良好對話和交流,在體驗室中,可以讓幼兒進行聽說、閱讀、游戲等教學活動。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采用讓學生扮演教師進行授課的方式,并引導其他學生進行有效配合,在此期間,教師觀察幼兒的語言表達情況,最后進行點評,把教學內容高效地傳遞給每一位幼兒,最大限度上促進幼兒語言運用能力提升。
3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
幼兒時期正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年齡段,枯燥事物難以提起幼兒的興致,在對幼兒進行學前語言教育的過程中應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比如課堂語言教學活動、戶外或游戲語言活動以及隨機的語言活動等。在這各式的教學形式當中,較為重要的語言教育活動類型是游戲語言活動,幼兒在讀寫的實踐中進行語言學習。而游戲又恰恰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并且在游戲過程中又常常有新的情境和新的需求,這樣就會使幼兒產生語言交流的急切心理,提高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更加鍛煉和豐富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語言。
現階段,信息技術是豐富教育資源、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教師應該積極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豐富幼兒的語言教學形式,拓展語言教育資源,同時,多媒體設備地應用讓視頻和動畫教學走進了課堂,可以引發(fā)幼兒語言學習興趣,增強語言教學的生動性及趣味性。例如在進行《番茄紅了》授課時,教師可以使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播放課程教學課件,讓幼兒觀察番茄由種子萌發(fā)到發(fā)育成熟的生長動態(tài)情景,進而欣賞理解歡快簡短的兒歌。這樣孩子們很快被帶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主動進行語言知識的學習,這種寓教于樂的語言教學模式,可以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廣泛應用。
結論
幼兒語言教學是專門培養(yǎng)幼兒語言的一種教學活動,3~6歲是幼兒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抓住這一學習黃金期,讓幼兒打好基礎對幼兒后期的語言學習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對以后學習提供幫助,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溝通能力,促進幼兒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其成果必然會影響幼兒終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季湄, 馮曉霞.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李楠. 語言活動中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學前教育, 2016,(6): 56-57.
[3]馬雪琴.全語言教育理念及對我國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啟示[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2,(1):140-142.
[4]李婷婷.淺析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應用[J]. 鄂州大學學報, 2016,23(2): 88-90.
[5]王宏宇.提高幼兒語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8,(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