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智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要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思維能力,并且提升學生在生活中完成數學實踐的能力。另外,初中數學教師還要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數學科學世界觀。基于此,本文通過新課程背景下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入手,給出相關策略,以求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研究
前言:
在新時代新課程背景要求下,不只要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還要求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所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不只要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還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和實踐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發揮數學的科學性,培養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力,樹立起科學的數學意識。而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水平較低,學生的課堂教學效率不佳,所以怎么在新課改背景下,實行有效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就是當前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當前的教育形式愈加嚴峻,面對初中數學教育,不再是簡單地完成教學任務,而是要求初中生在數學學習中,能夠獲得個人素養的提升。對于這種新興的教學觀點,教師要進行研究和探索。首先,要合理理解教學指導標準和方針,并將這些規定體現在教學方式中,不斷地發展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緊跟教育發展步伐。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教學效果,要關心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身心健康,多鼓勵多糾正,用愛去感化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積極性[1]。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有的問題
(一)教師層面的問題
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課本,循規蹈矩,進入了“依樣畫葫蘆”的教學誤區,忽視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問題。此外,備課不足、教學設計不善、對學生的批評指責過多、表揚與激勵過少、課后沒有思考和總結的習慣等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數學教學的效率。
(二)學生學習方面的問題。
首先,每個學生的數學基礎是不同的。為適應廣大部分學生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迫不得已采取“平均主義”的原則,于是不可避免地導致重復教學,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針對化學習沒有幫助。其次,學生個人素質對教學成敗有很大影響。就教育而言,“問題”學生層出不窮。學生自律意識較弱,缺乏上進心和競爭意識,得過且過,更有甚者開始破壞課堂紀律和秩序,非常不利于高效課堂的建設。
三、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一)重視課堂教學設計
初中數學教師更應該重視課前的教學設計環節,不能因為學生思維性不完整就對課堂過程隨意對待。反而要認真地思考課堂的每一個環節,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特點,發掘最貼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情況的教學方式。并通過多種輔助課堂的工具,來提升課堂的質量。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意課堂語言的使用,要親切和生動,防止學生出現抵觸心理。合理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用品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豐富的圖形世界》時,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數學通過題目導入新課的枯燥方式,利用豐滿生動的數學故事和數學文化形象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思維進程。首先教師可以講述歐幾里得和幾何原本的故事,吸引學生興趣。還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小組討論環節,讓學生的課堂活動有序進行。
(二)改善授課環境,創設教學情境
環境是影響一個人重要的外部環境,同樣學習環境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教學環境與學生的學習效率幾乎成正比。因此教師更應該改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適宜的教學情境中,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還可以根據每個學科的不同,設置不同的學科文化角落,通過對學生每天潛移默化地細微影響,最終也能促進學生的學科素養形成[2]。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生活中的軸對稱》時,首先教師講解基礎知識點,讓學生自行理解和記憶概念;其次要給學生演示方法讓學生明白軸對稱的具體生活事例,此時教師就可以創設一個情境:你能找到教室中有哪些軸對稱圖形嗎?那黑板是不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呢?面對這樣的問題情境,學生就會從自身的出發點進行思考,從而增加對圖形的掌握程度,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在這個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新媒體作為一種高效的教育方式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和學習中。對于抽象性較強的數學理論知識,初中生一般難以很快消化掉,而數學課堂教學中,關鍵就是要串聯學生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形成新的數學認知。初中數學涉及很多知識,而新媒體和數學結合的方式有許多優點,非常符合初中數學教育的要求,能有效地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在講解知識時,不只是用到傳統的書本和黑板粉筆,還有互聯網、白板、投影儀等的運用,也可以大大提高講授效率,學生的聽課效率等。例如,在數學課上,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復雜的圖形和圖形變化過程,讓學生對生澀難懂的理論知識有了直觀的理解,有利于學生進行應用,記憶。這種先進教學技術的運用,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提升了初中數學教學的現代化水平。
(四)優化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不僅能通過激勵機制促進學生對思維的探索創新意識,還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展開反思。教師要注意考察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方方面面,發掘學生在數學思維中的創新點和閃光點,發布形成性評價而不是終結性評價。有些時候盡管學生已經展開了大段的思維探索,但是還是沒能求解出答案,教師要注意肯定學生的思維過程,而不是只在意運算結果。只有讓學生意識到思維探索是有價值的,才能增強主動探索創新意識。
四、結語
總之,在當前的新課程背景下,班主任教師更要發揮數學學科的“樹人”作用,科學地實現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以多種活潑的方式進行學習,培養理性的新時代人才。同時,針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規律和知識遷移水平,教師還要立足于學生主體地位,進行多種多樣的數學實踐,探索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加深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最終實現全面發展[3]。
參考文獻:
[1]田麗. 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 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1(5):1.
[2]徐衛東.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情境的實踐研究[J]. 中學數學:初中版, 2021(4):2.
[3]張蕊蕊. 關于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C]// 2020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二).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