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紅
摘要:在當前網絡盛行的時代,充分展現出了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重要價值,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小學生良好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從而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鑒于此,本文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開展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有效開展策略
一、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分析
1、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具備一定的基礎性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主要目的是實現信息技術人才儲備,為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小學新課改也將信息技術課程列為必修科目之一,但是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不僅僅是培養良好的基礎技能,更重要的是普及信息思想,提高小學生的信息意識和素養,所以,在現階段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它與傳統課程意義都具有一定的基礎。小學教育應該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為基礎,積極選取信息技術課程中基礎知識和技能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從而完成良好的教學任務。
2、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具有實用性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或者接觸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學會信息技術基礎能夠有效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對于以往的計算機應用課程來說,過于重視計算機本身的教學,而在教育改革后,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應該注重靈活應用,讓學生學會運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再需要死記硬背,也不僅憑一張試卷就做出評判,而是面對社會中的各種實踐挑戰,學會運用這項技能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3、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具有整合性
相比于小學階段的其他課程,信息技術課程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其根源在于這門學科與所有學科都有緊密的聯系和交集,信息技術課程涉及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眾多基礎學科內容。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往往都是針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本身內容進行講解,卻忽略了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與滲透,限制了教育者的創新途徑。在素質教育的大力發展下,打破了傳統的學科界限,也徹底改變了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質量有著大幅提升,通過有效的課程整合,使信息技術教學有著天然的優勢,可以將其滲透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開展策略
1、設計課前導學
德國教育學家曾說過“教學的真正意義是讓學生對你所教授的課程感興趣”。因此,教師的首要任務不是如何教學,而是思考如何讓學生產生學習動機進而衍生出學習興趣。在此之中,課前導學是最高效也是最直接的興趣激發方法,有效的課前導學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喚醒學生學習欲望。例如,我們可以利用電腦軟件演示課程操作內容,這種直觀的課前導學可以讓學生瞬間明白課程學習內容進而引發學生興趣。
例如,在學習在畫圖軟件中如何使用顏料盒給圖形填充這一內容時,老師可以先在學生面前進行課前演示,可以通過軟件由深到淺地給《星空》著色,在老師的操作下漸變的背景顏色深淺不一,給人十分震撼的感覺。這時學生可能會很驚訝原來電腦軟件中的小顏料盒還能繪制出這么美麗的畫面,這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進而使學生快速地進入到課程學習中來。
2、尊重學生差異
在信息技術課程方面,一個班級的同學可能存在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老師在課程開始之前就必須做好足夠的調研工作,熟知班級學生水平及其差異,在設計課堂時應當充分尊重各個水平層次的學生,盡可能地使課堂內容適合于每個層次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課程中來,避免掉隊情況發生。對于不同的知識,不同水平的學生可能理解程度與接受程度不一。因此,需要對特定的知識點進行分層教學。
例如,在學習“WPS文字制作電子板報”的內容時,老師可以設計三個不同層次難度的教學任務供學生自由選擇,在順利完成一個任務后可以繼續完成更難的任務。每個難度的任務考核標準不一,老師根據學生完成情況進行綜合打分進而在每個難度任務中評選出優勝學生。同時還可以采取小組賽的方式,將學生按照水平高低均勻地分成若干小組,小組采取積分的方式進行比賽,水平高的學生可以選擇難度較高的任務,水平低的同學選擇低難度的任務,在有學生無法完成時小組同學還可以協助完成,這在側面也加深了學生之間的交流。
3、引導自主探究
若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進行有效的引導、拓展,只是單純靠傳統講解方式來開展教學,勢必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基于此,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教材內容,以任務驅動方式來開展教學,結合學生情況合理設置教學任務、教學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在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例如,在講解“動動手指玩游戲”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先進行鼠標滾輪、左鍵、右鍵、單擊、雙擊的應用操作展示,并將設計好的打地鼠游戲通過動畫形式展示操作步驟,使學生了解打地鼠游戲的玩法:右手握住鼠標,滑動鼠標找到出現的地鼠,在地鼠出現的地方用食指進行單擊,打中地鼠。對戴著帽子的地鼠要食指快速雙擊鼠標才能打中。并布置任務:打地鼠游戲。得分較多者可獲得模擬測驗的加分獎勵。利用教育游戲實踐性、研究性的特點,引導學生借助學到的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擴寬學生視野、增長見識。教育游戲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創新和延伸,善加利用會使課堂教學效果產生質的飛躍。教育游戲也為學生創造了有趣自在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產生變化,學生可以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三、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當充分重視信息技術課程對于學生長期發展的重要性,把信息技術課程視作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與全而發展的必備課程與技能,努力通過新穎的授課理念,創新的授課方式與全新的教學方案讓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地開展下來以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中國.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初探[J]. 魅力中國,2019(14):157-158.
[2] 朱亮. 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探究[J]. 中外交流,2019,26(33):3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