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教師職業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案。目前,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不足,專業知識水平有待提升,忽視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學習,在職期間自主學習意愿低。為了促進教師的職業化成長,應當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增強其職業認同感。而且,教師應立足課堂,努力提高教學效果,并確立自我提升的意識,明確職業發展規劃。
關鍵詞:教師;職業化;改進方案
一、引言
當前,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進程中,教師職業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教師的職業化指的是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具備神圣的育人使命感、遵循教育規律開展教學活動。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要達到教師的職業標準和要求。從目前來看,我國部分教師在教育理念、專業能力以及教學水平方面尚未達到職業化要求,不利于基礎教育改革的順利實施。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教師職業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案。
二、當前我國教師職業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待加強
目前,一些教師缺乏終身學習的理念,對學科專業知識的前沿問題缺乏了解。作為教師,他們應該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有敏銳的認識。然而,目前許多教師在工作中缺乏學習,無法有效地掌握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并與其他學科相結合。教師年齡越大,對這些方面的知識就越不熟悉,在學習知識和技能方面趨于保守,創新能力也呈下降趨勢,對現有的知識結構感到滿意。這種情況非常不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將嚴重影響課堂教學質量。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各領域專業知識更新的加快,教師在專業方面需要與時俱進。此外,提高科研能力是教師職業化成長的重要方向。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知識的探索者。積極參與科研活動是有效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目前基礎教育階段教師參與科研活動的意愿不足,許多教師只是為了評職稱而申請課題、撰寫論文。
(二)忽視教育教學理論知識
首先,在教學方法方面,很多教師只熟悉傳統的教學方法,而缺乏對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的理解和運用。盡管大多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選擇和使用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但他們的教學方法仍然相對單一。他們在課堂上主要使用講解-示范-練習的方法,其次是任務驅動教學法,而使用討論、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這種情況表明,教師在教學中仍然傾向于保守,缺乏創新意識,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精神以及合作學習能力。其次,一些教師在備課上投入的時間不夠,沒有嚴格按照教學目標開展教學,隨意性較大。課程整合能力是教師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只有少數教師能夠經常將本學科的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大多數教師只是偶爾這樣做。因此,教師的課程整合能力需要加強。
(三)職后自主學習意愿低
職業化要求教師樹立明確的終身學習理念,在職期間不斷提高專業能力,拓展專業技能,但一些教師缺乏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提升自己的主要方式是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還有部分教師有時會參與“虛擬學習共同體”(如利用微信群、QQ群、網上論壇等開展研修活動)。目前,只有一部分教師會利用課題研究、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提升專業能力。由此可見,教師培訓仍然是教師進行專業學習的主要形式。
三、教師職業化的改進方案
(一)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增強專業認同感
盡管教師的教學工作壓力很大,一些人還承擔了學校的事務性工作,但他們不應該盲目抱怨,而應該積極轉變觀念,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勇于承擔責任,為學科和學校的發展做出貢獻。教教師要端正工作態度,明確自身的職責,努力提高能力水平,具備良好的學科素養,增強職業認同感,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促進自身專業成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教師只有不斷地追求和建構自己的身份,才能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信心,有負責任的自主行為和持續的成長動力。
(二)教師應立足課堂,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課堂是中小學教師職業成長的重要平臺,也是育人的重要場所。實踐表明,單一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課堂教學的現實需求。教師應積極嘗試任務驅動法、小組合作法、探究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此外,學科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善于應用新技術,將新理念引入課堂,巧妙設計教學情境,營造有趣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本學科的知識,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促進教師自身的職業化成長。
(三)教師應樹立自我提升意識,做好職業規劃
為了促進自身的職業成長,承擔基礎教育職責的教師不僅要滿足于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要致力于成為復合型、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目前,許多教師沒有明確的自我提升計劃。如果沒有自我設計的目標,就會會糊里糊涂、得過且過,很難實現職業發展。因此,教師應確定能力提升的目標,根據自身特點和學科特點做好職業規劃的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抓住發展機遇,努力在工作中提高自己,促進個人職業化成長。
四、結語
在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的職業化成長備受關注。目前,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不足,專業知識水平有待提升,忽視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學習,在職期間自主學習意愿低。為了促進教師的職業化成長,應當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增強其職業認同感。而且,教師應立足課堂,努力提高教學效果,并確立自我提升的意識,明確職業發展規劃。
參考文獻:
[1]劉萍.學校可持續性發展與教師職業化成長關系闡釋與運用[J].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 2018(1):62-64.
[2]喬麗平.深度融合教科研,促進教師隊伍建設[J].吉林教育,2020(1):77-78.
[3]劉名遠,范一青.教師職業化成長視角下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J]. 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7(5):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