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偉新
摘要:英語課程對于小學生而言,屬于一門外來語言課程。由于小學生從小就生活在漢語環境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漢語思維和語言習慣,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在課堂中合理優化教學,尤其是優化課堂提問,通過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形成導向,發揮出學生自身的學習動能,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提問;策略
課堂提問在教學活動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提出問題,對課堂教學形成驅動,促進教學活動的發展深化。對于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來講,在目前的教學活動中,課堂提問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導致課堂提問并沒能發揮出理想中的作用。作為英語教師,需要對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予以反思,認清其給課堂教學帶來的影響,然后通過合理措施,對課堂提問展開優化構建。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家長和教師對于英語不夠重視,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
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時應用的方式不夠新穎,比較單一,這就導致了學生對于教師講解的內容不感興趣,所以教師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除此之外,英語和漢語有一定差別,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對于英語單詞的記憶不佳,或者是對教師講解的語法知識了解不夠透徹,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夠牢固。很多學生最后的英語成績沒有達到教師和家長的期望,也導致學生的壓力過大,更加影響了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二)學生面臨一定的學習壓力,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英語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不知道單詞怎么讀,也不知道單詞怎么寫,再加上學生的心性沒有穩定下來,對于教師所講的內容,如果遇到不清楚的知識點,學生干脆就不聽講。
(三)學生缺乏自主性,師生之間缺少互動
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很多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角,限制了學生學習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此外,少數教師采用“一言堂”的方式,教師在講臺上專心地為學生講解單詞,而學生只是在講臺下枯燥地學習,教師也沒有了解學生是否聽懂自己所講的知識,造成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教師缺少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知道學生的問題所在,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也使得學生對于教師所講的課程缺乏興趣,學生沒有整理好心態來聽教師的講解,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二、小學英語教學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一)減小學生的學習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大多數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英語存在一定的難度,而面對家長和教師給予的壓力,不僅不會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會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英語屬于一種外來語言,很多學生剛學習的時候都會感到困難,認不清單詞,甚至連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不會讀。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提問教學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的學習環境變得不再沉重,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促進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Hello”的教學中,由于學生是第一次學習英語,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來說很重要。因此,為了緩解學生的壓力,教師可以在學習之前舉辦一個提問環節,讓學生通過提問來認識英語,為學生創建一個有趣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用英語打招呼,教學生如何用英語與同學進行互動,可以用“hello”或者“hi”。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一定的鼓勵,而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一些英語標識的卡通貼,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對于英語學習不再感到緊張。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更加有趣的學習環境,提問環節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二)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提問教學可以在以往教學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理解能力,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學習英語所帶來的樂趣,同時學生也能夠更加喜愛教師,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讓英語課堂變得幽默風趣。
例如,在“family”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用英文說出每一個角色的名稱。教師也可以積極參與其中,如果有學生回答不上來,教師也可以提醒一下,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此外,學生和教師也可以交換角色,讓學生充當小教師的角色,站在講臺上為同學讀單詞,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對于英語學習不再感到害怕。
(三)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緩解緊張的學習氛圍
目前,教師大多數以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很多學生對此都感到害怕,因為自己對知識掌握的不牢固或者是怕教師提問的時候自己回答,使得很多學生抵觸英語課堂。教師可以在提問的時候設計一些有趣的環節,讓學生對英語課堂產生興趣。教師在提問的時候也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學生害怕提問,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提問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進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Classroom”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小小的問答環節,因為本節課單詞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利用自己曾經學過的知識回答。教師在提問學生如何記憶“classroom”單詞時,就可以讓學生這樣做,先將單詞拆分為class和room,然后再進行記憶。因為這兩個單詞學生都學習過,所以當學生拆分進行記憶時,就會記憶得更加深刻。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classroom”中“class”是班級的意思,而“room”是房間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教室的意思。這種有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單詞,也讓學生提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小學英語課程中,教師要對課堂提問形成重視,反思目前提問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性優化課堂提問。同時,提問教學還可以為學生營造更加濃厚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
參考文獻:
[1]張樹敏,崔華正.深度學習視野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提問研究[J].英語教師,2020(4):45-47.
[2]陳宏瑜.生本課堂模式下小學英語課堂提問的有效設計[J].新智慧,2020(1):100.23AA1D49-635F-42E1-BCAB-17FF3645FC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