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麗
摘要: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都開設了信息檢索課程,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高校的信息檢索課程在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導致課程價值難以發(fā)揮,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難以提升。核心素養(yǎng)要求教師要從學生的能力、素養(yǎng)發(fā)展角度開展教學,高校信息檢索課程也應該及時改革。本文就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改革進行探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改革
引言
信息檢索課程的開設是為了提升學生查找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在當前的信息化社會,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各種自己想要的資源,只有具備信息檢索和分析能力才能充分利用互聯網上的資源,以滿足自己發(fā)展的需要,因此高校信息檢索課程具有重要的價值。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導致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不足,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極為不利。針對這一情況就要求高校要改革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教學。
一、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信息檢索課程沒有給予高度重視
雖然當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都開設了信息檢索課程,以選修課或者必修課的方式出現。信息檢索課程在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信息檢索能力能夠影響人們的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各方面。但是部分高校對信息檢索課程不夠重視,課時比較短,并且也沒有制定科學的考核體系,導致課程的形式化嚴重,課程價值難以發(fā)揮,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和信息篩選能力普遍不強。從學生角度來看,很多大學生都沒有認識到信息檢索對自己個人發(fā)展的重要性,學生缺乏信息檢索能力的培養(yǎng)意識。
(二)教學內容不夠深刻
信息檢索課程的內容不夠深刻,部分學校只結合圖書館的圖書檢索開展教學,注重通識教育卻忽視了學生的專業(yè)教育。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不同專業(yè)設置針對性、個性化的課程內容,對專業(yè)結合不夠緊密,導致難以滿足學生檢索和獲取信息的專業(yè)訴求。互聯網中的信息非常豐富,要想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就對學生的信息篩選能力要求比較高。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高校信息檢索課程的內容不夠深刻,學生對文獻的判斷能力不強,難以精準判斷文獻的價值,很容易受到不良文獻和信息的影響,進而影響獲取信息的質量。
(三)教學手段和模式單一
當前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依然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會選擇將信息檢索的理論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生的參與度不足,會影響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發(fā)展[1]。教師在課堂上不注重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信息由教師單向傳播給學生,教師難以了解學生真實的想法和學習狀況,師生之間的距離較遠,難以形成高效交互的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陳舊,雖然教師也會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但是一般是通過PPT呈現對應的知識,沒有發(fā)揮出先進教育手段和技術的重要價值。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改革措施
(一)改革信息檢索課程內容
教師要立足學生的知識儲備、信息檢索能力水平出發(fā)確定課程內容,引入趣味性強、實用性強的課程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多種路徑識別和檢索信息,整合、重構課程內容,通過各大門戶網站引入更加豐富、實用的課程內容,從而建立更加科學的知識體系。信息檢索課程和互聯網具有緊密的聯系,教師要加強信息檢索課程和虛擬現實、搜索引擎等應用的聯系,引入相關的內容,注重課程知識的拓展,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深刻,從而發(fā)展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教師在信息檢索教學中還應該靈活選擇教學模式,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元化教學提高教學的適應性。信息檢索的教學內容非常豐富,教師要根據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模式[2]。單一化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教師要加強對各種教學模式的研究,靈活掌握合作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等。
以合作教學為例,教師帶領學生探索信息檢索的方法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當學生面臨信息檢索方面的問題和困境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充足的空間和平臺,讓學生通過交流合作共同學習,嘗試解決問題,發(fā)揮出集體的智慧促進學生信息檢索能力的發(fā)展。任務驅動是一種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其要求教師要結合具體的課程內容和目標設計對應的學習任務,在課堂上呈現相關的任務,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完成對應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任務驅動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建構中,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并且還給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的機會,能夠在實踐中發(fā)展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真實的體驗和感受,這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打造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體驗,增強對知識的感受。教師要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模式,構建生動、鮮活的信息檢索課堂。
(三)構建信息檢索平臺
信息檢索課程的實用性非常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也要體現出實踐性,因此高校要構建信息檢索平臺,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操作的機會和平臺。教師可以構建信息檢索課程的輔助平臺,也可以構建對應的教學網站,借助信息檢索平臺開展教學。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檢索輔助平臺展示教學參考課件、布置作業(yè)和習題,學生則可以通過平臺下載課件,在線提交作業(yè),還可以瀏覽學習,真正實現信息檢索課程和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將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激發(fā)出來。大數據處理平臺是衡量高校信息檢索能力非常重要的指標,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構建在線教育、教學系統以及圖書館數據庫為一體的信息檢索平臺,整合國內外優(yōu)質的數據庫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以滿足教學需求。
(四)保證教學方法的與時俱進
教師要引入新穎、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和網站平臺輔助教學,比如可以引入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等,打造不一樣的信息檢索課程[3]。以微課為例,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呈現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將信息檢索的相關理論知識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課堂上觀看微課,結合微課內容自己嘗試檢索信息,提升信息檢索能力。教師也可以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前給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課件、導學案以及習題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對應的檢測題,教師結合學生的檢測題完成情況把握學生的實際學情,針對性備課和開展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學流程。
結語:高校要提高對信息檢索課程的重視程度,從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角度出發(fā)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構建信息檢索平臺,并引入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以此促進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改革,促進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