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青
摘要:文章通過對小學英語自學的必要性和問題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英語自學能力的對策。本文認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學條件、教學活動的創設、英語教學的關懷激勵、自主學習的方式、養成科學的學習習慣、運用現代資訊科技自主英語教學的實施能力等。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評估與輔導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文章提出了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改進的一些主要途徑。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重視對這些問題的研究與實踐,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英語課程的核心能力是在開放的課堂里逐漸發展的,它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互動、產生、自主探究、互動對話和提問。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既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又可以促進英語的學習,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
1、對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培養
1.1英語在當今社會的發展和發展中,其使用的手段和交際手段日益突出。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的學習水平將直接關系到個人的終生學習水平。然而,許多人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獨立地學習英語。因此,英語課堂應該以教師為主體,注重英語的核心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2自主學習是我國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教育的目標不在于“學什么”,而在于“怎么學”。現代教育以全面發展為目的,強調全面發展,強調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就是“學會學習”。
1.3英語教學有其特殊性,英語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協作意識。英語的學習,除了依賴于課堂,更多地依賴于課外的學習。這要看學員們對英語學習的方式和技巧有沒有很好的把握,他們有沒有英語學習的具體策略。
2、培提高小學生英語自我學習能力存在的問題分析
2.1社會層面。
在英語課程評估中,學生的自主性被忽略。首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成績依然占據著主要的地位,其評估指標難以量化,因而很容易被忽略。第二,目前小學英語教學基本上建立在“補習模式”基礎上,著重于單詞、句子、語法等各種問題,并進行了大量的重復練習。考試也是一種技能.“這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對小學生的自主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第三,缺少英語教學環境,對英語自主學習有一定的影響。
2.2教師水平。
教師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沒有動力。許多教師不了解自主性的含義,有些教師對學生的自主性產生了質疑。他們的思想和方法都很落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在課堂上進行機械練習的。考試就是一根指揮棒,它似乎成了一種潛規則。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和學習,注重知識傳授、分數、測試技能的培養。長時間的、見效慢的策略是不建議的,也是被忽略的。
2.3學生水平。
目前,我國小學生普遍存在著英語自主學習的不足。我國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造成了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形成了一種“依賴老師”的學習習慣。小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在學習內容上,缺少拓展學習內容的積極性;在學習方式方面,僅靠簡單的閱讀、引用、寫作以及大量的問題、英語、詞匯、文章、文法等,完全依賴于機械地重復。學習考試技巧,英語自學能力差,英語自主學習意識不強。
3、培養小學生自習能力的策略
3.1編寫教學用語促進英語的學習
“學習最大的動力就是對知識的興趣。”當一個人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時,他就會產生一種學習的沖動,而這種內在的動力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對于學校里的英語學習來說,首要的興趣是很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2制定有效的學習戰略
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引導。幼兒初學英語時,大都是懷著極大的好奇心與期望,若一上來就讓他們背單詞、讀文章,那就太枯燥了。兒童對于聽英語和講英語有很大的興趣。然后,他們對英語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在語音學習過程中,要根據最基礎的詞匯和詞匯來進行語音識別和讀出。在教學方面,必須遵守國際音標與羽生拼音。在本課程中,同學只要比較、歸納、分類中文的聲母、韻母和英語的輔音、元音,就可以自行發現和歸納出發音的規律。讓同學們在很短的時間里就能掌握發音,并且能大聲地朗讀。多背單詞,學會獨立學習英語。
3.3培養科學的學習習慣,明確學習目標
3.3.1養成科學的閱讀方式。在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方面,首要任務就是學習預覽。預覽的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要預覽的內容,達到的目的與條件,然后再引導他們說一些不懂的關鍵字和句子。
3.3.2指導同學們在課堂上讀書。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會學生如何“學會學習”,如何運用自己的能力來解決問題。“以任務為導向”的指導方式有:學習指南, TPR,思維導圖,先學習,再指導。讓學生清楚自己的目標與任務,在課堂上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自我學習的能力。
3.3.3進行團隊協作及環境教育。外語的學習并不是單純的背單詞、背文章、語法,它還應該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體現在中學和學習中。在課堂上,教師應盡可能地運用英語,以培養英語思維,轉變閱讀、記憶等學習方式。
3.3.4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拓展自學空間。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傳統教學模式有:單詞復制,文章寫作,對話記憶,事務處理等。這樣缺乏創造性的學習方式,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不利于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安排作業模式,拓展作業,使學生能感受到有意義的學習。舉例來說,英語的家庭作業也可以這么做。利用所學到的會話,再寫一段簡單的對話,并利用之前所學的知識,重新編排故事的情節和內容,給孩子們一個不受限制的想象空間。
結語:
在實施該策略時,必須要有老師的引導。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難以長久地保持。要使學生對此感興趣,就必須不斷地引起他們的注意。讓學生逐漸熟悉自己的學習方式,并逐漸適應自律學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