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榮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有序推進,以情境化教學為代表的新型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學課程具有抽象化、邏輯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枯燥心理,若遇到難以攻克的問題則會對學生學習信心產生不利影響。基于此,教師應當善于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化單一為多元、化枯燥為有趣,為學生學習有效性的切實提升創造有利的條件。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情境;問題式;生活化;多媒體
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在以往的中職數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缺乏對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由此也就導致了學生沒有從思想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沒有在實踐上將自身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思維與實事求是的實踐作風,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深入挖掘,探究創設教學情境的基礎條件,與此同時為學生創設具有探索意義的問題、具有生活化氣息的場景、具有多元動態特點的情境等,引導學生在優質高效的中職數學課堂上實現學習效率與質量的雙向提升。
一、利用問題式導入,創設探索性情境
情境化教學在中職數學課堂的運用,有賴于問題式課前導入的進行,在此基礎上有利于將教材中包含的核心知識點,采用“提問題+探索答案”的方式代入到課堂上,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知識點進行探索。除此之外,問題式課前導入還可以為整堂課奠定積極探索、善于研究的基調,將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激發出來,進而實現學習態度的改善和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基于此,教師應當合理的在課前導入為學生提出問題,創設問題式的教學情境,將情境化教學的目標落到實處。
例如,在學習“集合之間的關系”時,這節課的知識點圍繞著子集、真子集的概念以及集合間包含關系的正確表示展開。本著“利用問題式導入,創設探索性情境”的教學理念,我欲奴用講練結合、問題解決式教學的方式,為學生設計了經典的題目,與此同時提出問題通過層層引導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如“通過對教材中元素與集合之間的關系分析,得出子集的定義,并思考問題‘能否把自己說成是由原來集合中的部分元素組成的集合?’”學生經過思考,得到了“不能”的結論,并通過當堂表達的方式說出了不能的原因,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二、利用生活化教學,創設趣味化情境
情境化教學在中職數學課堂的運用,還有賴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有效融入,在此基礎上有利于在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進而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常言道:“數學來源于生活,并且可以解決實際上火中遇到的問題。”誠如此言,鑒于實際生活與中職數學之間的密切聯系,這為生活化情境的創設提供了有利條件。基于此,教師應當善于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語言引入、當堂講解的方式營造生活化氛圍,使學生產生更為強烈的參與感、獲得感、成就感。
例如,在學習“充要條件”時,這節課的知識點圍繞著正確理解與區分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而展開。秉承著“利用生活化教學,創設趣味化情境”的教學理念,我首先為學生做了具有生活化元素的知識引入,即“生活中共享單車并排擺放,如果推倒其中一輛其他的也會跟著倒下,并排擺放與車子倒下就是充分必要關系,那么在實際生活中還有什么場景也已體現充分必要之間的關系呢?”受此影響,學生產生了較強的代入感,而后引導學生對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等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索,實現了認知水平的提升。
三、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可視化情境
情境化教學在中職數學課堂的運用,還離不開多媒體設備優勢的充分發揮,在此基礎上能夠將相對靜態的數學知識點,以動態化、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并將學生的視覺感官、聽覺感官調動起來,進而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在發揮學習自主性的前提下實現學習有效性的實質化提升。基于此,教師應當善于抓住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紅利,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的突出優勢,為學生創設趣味橫生、優質多元的教學情境。
例如,在學習“函數的表示法”時,這節課的知識點圍繞著表示函數圖像展開,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作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著“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可視化情境”的教學理念,我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圖文結合的優勢,將函數圖像與文字解釋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了出來,并為學生詳細講解了函數表示方法中的“圖像法”。與此同時,還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了其中的“解析法”與“列表法”,并為學生展示了難易程度適中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嘗試著采用三種表示方法求出正確答案。實踐證明,在多媒體教學情境影響下,學生的視覺感官和聽覺感官可以得到充分調動,并且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效率。
總而言之,在中職數學課堂上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一方面需要教師的正確科學引導,另一方面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基于此,教師應當著重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探索欲激發出來,并引導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情境中對數學知識進行高效探索,為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車永剛.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應用意識——談談中職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11).
[2]劉兆龍,孔凡鋼.創設數學情境 推進互動教學——中職數學教學策略創新概述[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