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愛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作業布置
課后作業對于教師來講是教學方法的延伸,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知識邏輯和鞏固知識要點,還能讓他們加深學科認識和感悟,提升學科素養。對小學英語來說也是尤為重要,在實際教學中,他們的英語作業形式單一,枯燥無趣,其中部分英語作業還停留在抄寫上,毫無創新精神可言,這種情況,不僅不能幫助教師達到理想的檢驗效果,還會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阻礙降低他們對英語的學習熱情。針對此情況,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在保證有效性和實用性的基礎上,促進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和學習的動力。
一、布置層次性作業,兼顧差異
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承受情況、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高低等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的不同的層次,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布置相應難易程度的作業。例如:在講《This is my school》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3個不同的層次,最底層學生,教師可以布置抄寫性質的作業,讓學生能夠熟練地默寫出單詞;中間層次學生,教師可以在低層次的基礎上做一些改變,讓他們運用單詞造句;高層次的學生,教師讓他們根據課本中的重點單詞進行造句,設計一個介紹自己學校的簡單對話,通過這樣的方式,在遵守結合實際為原則的情況下,幫助學生逐步進步,有序發展。
二、布置查閱性作業,促進積累
設計具有查閱性的作業,需要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的情況,布置具有開放式的、課本中不存在的作業,讓學生通過互聯網、相關書籍等方式完成布置的作業。學生在查詢過程中,無形的積累知識,達到擴大他們英語視野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完《Happy birthday》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查閱資料,了解生日相關信息,包括:生日由來、中國過生日和外國過生日的區別等,并且問清楚家庭成員的生日,通過學生們的查閱式作業,讓學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了解到國內外的文化差異,并且在過程中提升對英語的認知和感受,另外,也可以讓學生們畫一幅簡筆畫,讓他們寫出家庭成員的生日,通過這種形式的作業幫助學生累積英語知識,提升英語素養。
三、布置積累性作業,提升閱讀量
設計具有積累性的作業是指教師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應用英語,讓他們將自己在課本中學習的英語知識巧妙靈活地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提升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和口語能力。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他們是非常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的,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一點,來提升教學質量。例如:教師讓學生看《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電影,并且選取一段自己喜歡的話進行重點摘抄,讓學生積累英語口語能力的同時,還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進行分組,讓他們分別扮演電影中的角色,演練電影中一段場景的對話,讓他們提升口語交流能力的同時,還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讓教學充滿趣味性,提升教學效率。
四、布置調查性作業,增強主動性
調查性作業,可以讓學生在調查過程中,將自己所學習的知識轉化為自己掌握的,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例如:在講完《colour》顏色時,教師讓學生回家之后對自己身邊的父母進行調查,問一下父母他們喜歡的顏色是什么,之后用父母喜歡的顏色畫一幅畫并且能夠說出這個顏色的英文名詞,或者對家中主要出現的顏色進行調查記錄,寫出主要的三種顏色,之后讓學生使用這三種顏色進行繪畫,并且能夠準確說出每種顏色的英文名字,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調查過程中,學習新的單詞,詞匯量也會得到擴充,并且提升學生的主動性,促進他們的英語素養提升。
五、布置延伸性作業,提高創新能力
教師在布置延伸性作業時,可以將其延伸到其他學科之中,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與其他學科之間進行互動,幫助他們形成學科之間的聯系,讓他們的知識系統化。另外,小學生現在的思維比較活躍,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鼓勵他們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展現自己的特長。例如:教師要求學生課后準備制作一個動物的手工藝品,并且說一下和他的故事。或者講一下自己為什么喜歡這只動物,教師要鼓勵學生團隊合作,一起制作工藝品,或者團隊協作,一個學生負責制作,一個負責解說也行。這樣做不僅能夠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口語能力,還能對作業進行優化,讓學生學習起來既輕松,又快樂。
參考文獻:
[1]陸彩玲.探究小學英語教學中前置作業的設計[J].師道:教研,2021(10):2.
[2]趙丹丹.淺析小學英語作業優化設計的策略[J].黑河教育,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