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日芳
關鍵詞:學生;手機管理;策略路徑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越來越依賴手機,包括心理發展不成熟的學生。小學生經常喜歡手機游戲迷,而他們對手機的依賴無疑會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缺乏自控能力,缺乏家長和學校的有效監督,學齡兒童將變得依賴手機和過度使用手機,這將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并阻止他們健康成長。從這個角度來看,教師和家長應充分關注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并在操作策略的背景下更好地促進學生使用手機。在基準上,你確保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促進了學習效率的提高。
一、現階段小學生使用手機存在的問題
由于手機功能的不斷擴展和豐富,小學生使用手機不再局限于交流,學習和娛樂,其功能也日益豐富,這使得學生在使用手機時過于關注學生的生活功能,這就是為什么學生在使用手機時會影響他們,甚至影響課堂課程。在此,下面從以下兩個層面淺析小學生在使用手機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通過手機產生對學習便捷途徑的依賴
手機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能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舒適,相反的,也會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負面影響。目前,網絡運營商已經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上開發了一些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軟件和搜索引擎,可以說是功能多樣、完整。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小學生對于手機的使用方面還存在較多棘手的問題。一些學童利用網絡技術和移動應用的便利性收集不同的資源,另外,絕大多數小學都處于互聯網的普及狀態,在手機的充分功能下,他們將資源的使用轉化為對軟件學習的過度依賴。其次,在惰性引導下導致學生使用大腦的能力逐漸減弱,從而逐漸產生惰性依賴。
(二)小學生對于手機使用的自控力不夠
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約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遺憾的是,父母對手機的依賴也會導致學生有類似的行為。根據相關數據收集,大多數家長在家時喜歡在沒事干的時候,通過觀看手機上快餐化的小視頻消磨時間。比如通過微信聊天、TikTok、刷視頻,家長的這種行為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手機知識。此外,目前學生接觸到的信息多種多樣,而各種形式的手機app信息無疑能引起小學生的興趣。例如,目前開發的幾款智能游戲內容豐富,符合小學生身心健康特點,這無疑會導致學生對游戲的屈服,這意味著學生的使用時間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根據相關數據,目前小學生在手機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大多數小學生因過度依賴手機軟件或玩手機而近視,嚴重影響了小學生視力的正常發展。此外,小學生對手機的高度依賴導致他們缺乏戶外活動,影響他們的健康和成長。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應注意使用手機的時機和影響,以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對于小學生手機管理的具體策略
(一)學會對癥引導學生正確運用
教師和家長必須幫助學生找出手機使用問題的原因,以避免出現癥狀,在節假日期間妥善安排學生的使用時間,并幫助學生正確使用手機。對于教育者來說,它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效地介紹手機的發展過程,使學生不會因為太好奇而無法很好地控制手機的使用時間。對于家長來說,其陪伴學生的時間最長。因此,家長可以在假期關閉手機,在學生完成作業后與學生一起探索手機的功能,以便學生理解,手機僅僅是一種溝通和數據驗證的工具,以真正避免學生不理解手機、無法區分是非以及過于沉迷于手機的現象
(二)以榜樣教導學生正確使用
教師和家長必須樹立榜樣,更好地培訓學生正確使用手機。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不要過于依賴手機來傳授知識,引導學生不要過于依賴手機。對于家長來說,他們可以與老師溝通,了解學生在課堂上是否使用手機,然后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以便他們能夠在假期正確使用手機。家長也應該檢查自己的行為。如果過度依賴手機,他們需要從自己做起,改變目前過度依賴手機的現狀,真正樹立榜樣,教學生正確使用手機。其次,如果學生在使用手機查找信息時遇到困惑,家長應做好輔導工作,盡量先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實在無法得出答案時再引導學生查看信息,實施學生學習過程的主動性和信息的有效利用。最后,家長可以通過手機建立一個通用的應用程序,更好地防止學生在節假日期間使用手機時間過長,從而實時監控學生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方向,使學生在外部環境中得到標準化。
三、結語
簡而言之,手機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化工具,可以給學生的生活和小學教育帶來一些便捷。但是,教師和家長應該做好工作,讓學生及時正確使用手機,以促進他們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正憲.信息時代管理中小學生用手機應輕“堵”重“疏”[J].教育教學論壇,2017(11):279-280.
[2]柴祥德.中小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現象及學校管理思考[J].數字教育,2016,2(03):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