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玉竹
關鍵詞:幼小銜接;幼兒;學習習慣;培養
引言
2021年3月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并對幼兒園如何開展入學準備教育和小學如何開展入學適應教育提出了具體的指導建議。
一、幼小銜接的目的和意義
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對家長、教師是有著較強的依賴性的,需要家長和教師的關注和幫助。但是,幼兒步入小學后,卻需要獨立地面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掌握相應的處理技巧。幼兒倘若不能適應小幼兒活的話,就會出現精神不振、孤獨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影響幼兒的小學體驗感,不利于幼兒的長遠發展。教師加強對幼兒的銜接教育,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自理習慣,有助于幼兒解除初步進入小學第一至二周的困擾,讓幼兒能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教師在教學中激發幼兒對小學的向往,可以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讓幼兒產生學習的興趣,使幼兒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進而產生學習的動力,想要獲得更多的認可和贊許。在幼小銜接教育下,幼兒還能獲得觀察能力、專注能力、記憶能力等的發展,學會觀察自然中的事物,了解不同的人的特點,知道用自己的眼睛來認識世界,專心地做一件事情,養成持之以恒的好習慣,能結合自己的理解來記憶知識,開發智力。幼兒在幼小銜接教育中還能認識更多的朋友,鍛煉自己與人交往的能力,知道自己是團體中的一員,然后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習慣,有效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獨立地完成自己的任務,獲得責任感。
二、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的實踐策略
(一)開展思維游戲,培養動腦習慣
以《制作新年賀卡》為例,該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在于教授幼兒制作新年賀卡,從而有效培養其美術素養。首先,教師需要為幼兒提供一些賀卡制作、設計的材料與工具,包括紙張、彩色鉛筆以及小剪刀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幼兒使用小剪刀的時候教師需要在一旁進行觀察,以防其出現受傷情況。其次,教師需要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新年賀卡的設計制作競賽,看看哪個小組所設計的新年賀卡最具創意和美感。在該設計制作游戲中,幼兒不僅需要積極地動腦思考,還需要積極地協作配合,思考怎樣的新年賀卡設計才是最具創新、美感的設計,通過相互之間的緊密配合來完成最終的制作。最后,在所有小組都完成了賀卡的制作之后,教師需要讓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賀卡展示與設計闡述,并最終票選出最具創意、美感的賀卡作品。在這樣一個設計思維游戲中,幼兒不僅通過設計的呈現提升了自身的美術素養,同時還通過設計的思考強化了自身的思維習慣,并將養成愛動腦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捕捉契機,鼓勵幼兒自主做計劃
幼兒生活和游戲中蘊藏著豐富的“做計劃”機會,教師可通過分析判斷活動是否貼近幼兒生活,是否具有一定的可參與性、操作性等,鼓勵幼兒結合自己喜歡或關注的內容嘗試做計劃??紤]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個體差異,教師可引導幼兒做游戲“預約”或口頭計劃,如元元說“我今天要帶娃娃去買草莓和洗澡”,然后他抱著玩偶去買草莓,再拿著浴盆準備洗澡……這一過程給元元帶來“先思考再行動”的有序體驗。教師可鼓勵中大班幼兒獨立或與小組同伴合作制訂計劃,通過制訂書面計劃與口頭表述計劃相結合的方式,逐步提升幼兒做事的計劃性。同時,教師應客觀、準確地理解每位幼兒的計劃意圖,并提供必要的個別化指導。
(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提升幼兒的專注力
從幼兒的專注力發展特點來看,幼兒的注意力特點是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方向發展,隨著幼兒心理品質的不斷成熟,有意注意會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但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總會存在一些枯燥無味的內容,降低學習的活力和趣味性,難以引起幼兒的參與感。所以幼兒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提前感受到學習的魅力,能更加適應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使幼兒在學習興趣的驅使下集中精力進行學習,保持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幼兒就能主動排除外界干擾進行學習。而在激發學生興趣的過程中,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以幼兒喜聞樂見的方式和元素著手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適應學習生活,通過培養學習興趣的方式維持幼兒的學習專注力。
結束語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尊重幼兒的發展規律,不能不假思索就把成人化的要求強加在幼兒身上,影響幼兒的健康發展。因此,教師要依據幼兒的發展規律不斷探索,循序漸進,切實把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作為大事去抓,從細處著手,科學施策,突出實效,讓幼兒盡早適應集體生活,積極參與其中,迎接小學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陸紅燕.“家園同步”培養幼兒學習習慣的策略與路徑[J].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2020(09):34-36.
[2]劉純言.試論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科幻畫報,2020(09):58.
[3]胡韶榮.幼小銜接視角下大班幼兒學習習慣的調查研究[J].考試周刊,2020(55):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