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雯星 鄒莉
摘 要:思政教育和財會類專業課程的融合有利于實現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本文通過對思政教育的內涵進行解釋,進而提出思政教育融入財會類專業課程的必要性,同時又通過指出思政教育融入財會類專業課程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問題,進一步提出要想將思政教育融入財會類專業課程就需要從教師和學校兩個方面同時著手,加強財會類專業課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意識,提高教師挖掘財會類專業課程中思政內容的能力以及融合思政的能力,優化課程考核方式、豐富課程思政考核手段,以此來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關鍵字:思政教育 ? 財會類專業課 ? 融合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務必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法,這就離不開思政教育工作。而財會類專業是當前高校教育當中十分重要的專業,財會類專業課程又是培養財會人員專業能力的重要課程,那么深刻理解思政教育的基本內涵并探索出思政教育融入到財會類專業課程的路徑,對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義。
一、思政教育的內涵
課程思政是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其旨在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個專業課程教學的整個環節當中去,以此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而本文主要談及的就是在財會類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
二、思政教育融入財會類專業課程的必要性
從高校設置的課程中可以發現,學校是開設了思政教育類課程,但也明顯發現這類課程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課程開設只在前幾個學期存在、學生認為不是本專業的專業課故也無心學習、學生覺得內容枯燥乏味無心學習等,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導致了思政類課程“有名無實”。這說明單單只靠這幾門課程的學習是無法滿足當前實現大學生思政教育目標以及培養財會專業高素質人才目標的要求,必須要將思政教育融入到財會類專業課程中,使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也能同步增強職業道德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以此進行有益補充。
三、思政教育融入財會類專業課程面臨的問題
1.教師思政意識不強。當前許多財會類專業課的教師們思政意識不強,缺乏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的主動性。他們認為只要將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好就完成了自身的教學目標,而從來沒有關注到要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名合格的應用型人才之前是要將學生培養成一個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人。
2.教師挖掘和融合思政的能力不足。由于教師本身對于思政教育的內涵和具體內容沒有掌握和理解,導致沒有辦法從所教課程中提取出可以進行思政的內容,從而使得無法將思政元素進一步融入到所教課程中,自然就無法培養學生的職業和思想道德修養;即使部分教師對思政教育的內涵是掌握、理解的,但又因為財會類專業課程本身有著枯燥乏味的特點,教師融合手段又比較單一和生硬,這就促使著教師無法將兩者有效融合在一起,進而達不到本該有的效果,嚴重的還會使得融合之后的課程更加枯燥乏味,反向扼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高校對于課程思政的考核手段有所欠缺,無效思政較多。學校雖然會比較關注于課程思政的融入情況,但也僅限于通過考查教師教案、教學大綱等教學材料是否有課程思政的體現、上課是否有課程思政的融入等方法來看思政融入情況,這樣的手段只能看出是否做了,卻無法看出做的如何,這樣產生的思政極大可能都是無效思政。
四、思政教育融入財會類專業課程的路徑探討
1.加強財會類專業課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意識。我們要讓專業課的教師意識到關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職業道德修養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應用型財務人才的基礎和根本,理應成為教學的內容和目標。而想要加強這一意識,這就需要財會類學院以教研室為小組定期組織教師學習一些思政相關的內容,定期撰寫思政心得體會并舉辦思政分享會,還可以通過發布一些關于思政對學生的重要性為內涵的電影、文件或者小故事等內容給教師看,以此加強財會類專業課教師的思政意識。
2.提高教師挖掘財會類專業課程中思政內容的能力以及融合思政的能力。其實財會類各門課程所含有的思政元素是有共性的,如愛崗敬業、不做假賬、嚴謹的工作態度等,我們可以組織有經驗的教師就共有的思政元素進行提取并共享給其他教師,這樣教師們就可以通過舉一反三來挖掘自己課程的思政元素。除此之外,教師是否能將其有效融合到財會類專業課課程的講授當中去,這對于思政教育的效果而言也是十分關鍵的,而這方面能力只有通過反復磨課、練習才能得到提高,這就需要各教研室定期組織思政部分的磨課活動,讓教師反復練習、思考、互相指正,以此做到精益求精、有效融合。
3.優化課程考核方式,豐富課程思政考核手段。學校需要優化和豐富課程考核方式,除了通過課堂搶答、討論等形式來掌握學生思政的學習情況,也可以通過學生定期撰寫學習心得的方式以此來檢驗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如何,能否真正實現課程思政教學目的等思政教學情況。另外還可以將相關思政教學內容融入到期末試卷中,這樣即可以考查學生專業性,又可以考查其思政情況,這樣才能更好的檢驗思政融入是否有效。
五、總結
推進思政教育融入財會類專業課程不僅是新時代所需,也是財會類專業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以及職業道德修養的要求。思政與專業課的融合本身就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大工程,這不僅僅需要教師自身去提高思政教育的意識、挖掘和融合思政內容的能力,同時還需要高校自身重視思政教育,反復的總結和思考,不斷地優化課程考核方式,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玉笛.“課程思政”背景下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思考[J].財會學習,2020(30):161-162.
[2]高秋瑾.思政教育融入會計專業課程實踐研究——以《成本會計學》為例[J].中國儲運,2021,(10):134-135.
[3]張英,張明志.思政教育融入經濟學類專業課程的探索和實踐——以人口經濟學課程為例[J].教育觀察,2021,10(45):108-111.
[4]陳丹旎.高職財會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探析[J].輕工科技,2021,37(12):163-165.
[5]邱麗娟.財會類專業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研究[J].山東紡織經濟,2021(08):37-39.
作者簡介:
袁雯星(1998— ?),女,江西省豐城市,漢族,研究生/ ?,江西工程學院,研究方向:應用統計。
鄒莉(1986— ?),女,江西省新余市,漢族,本科/講師,江西工程學院,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