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松
摘要:在中職課堂教學中,計算機課程是一門重要科目,也是中職學生未來從事工作所要掌握的一門技術。但是從過往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多數學生存在不按時完成作業、敷衍對待課程作業的問題,這些都是學生缺乏學習目的性的表現。因此,教師應該懂得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和方向,意識到學習的意義與價值,這樣的計算機課程教學才顯得有意義。
關鍵詞:任務驅動模式;中職;計算機
一、以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意義
中職學生畢業之后,要從事具體的社會工作內容,而當下許多社會工作都需要應用計算機技術來完成相關的工作內容,因而培養中職生的計算機學習能力很有必要。其中,以任務驅動教學法來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工作,對構建計算機高效課堂環境具有一定的意義,也為學生指明了一條高效的計算機課程學習之路。
(一)使得課程教學變得清晰明朗
在設計任務時,教師會始終圍繞中職計算機課程內容以及目標,設計適合學生探究的課程任務,而此時學生可以得到清晰明朗的學習指示,使得學生更有目的與方向地學習課程知識[1]。同時,教師也在任務設計的推動之下,展開課程知識任務的思考與思索,盡可能設計出符合學生探究能力的任務,這些都起到考驗教師教學水平與教學思維的作用,使得教師可以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設計工作。因此,以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對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水平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讓學生有信心參與知識探究
若學生不懂自己即將要學習什么知識,完成怎樣的學習任務,都會使得他們的學習效率變低,導致學生漫無目的地學習知識。但是,以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導學生參與計算機課程知識探究,有利于學生知道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不再迷茫和困惑,進而在學習之中有所收獲。
(三)有利于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雖然計算機課程是中職生必修的一門學科,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只是將其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來學習、探究其中的問題[2]。這種學習顯得比較被動和缺乏目的性,因而想要真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學習氛圍,仍然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如以基礎的課程任務來驅動學生展開更為多元的計算機知識探究,讓其基于一定的任務基礎來發散大腦探究思維,這樣學生才會不斷地探究課程知識。
(四)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特點和潛力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教學不能為了一個人犧牲九十九個人,也不能為了九十九個人犧牲那一個人?!奔磸娬{教學應該注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不能籠統一概而論,要根據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實現因材施教,而任務驅動教學法則很好地貫徹了這一教學理念。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給學生設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對任務進行探究和思考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在為問題尋找答案時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整體上是為學生建立了一個能夠充分發揮自我的平臺,在這一平臺中學生可以將自身性格特色和獨特的思考角度進行充分展示,使學生在達成任務的過程中自身的潛力充分得到發掘,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探索能力也都得到了鍛煉。
二、以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開展任務式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自己要開展怎樣的課程學習,學會圍繞任務展開自主探究。因此,在應用此教學方法時,教師應該遵循主體性原則,以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與探討知識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得到學習的真正解放,這樣他們才會主動探究更多的計算機知識,了解更多的計算機知識原理。
(二)針對性原則
教師需要圍繞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內容與目的,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可以真正掌握計算機知識。因此,教師既要理清課程教學的目標,也要基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科學設計目標學習任務,以清晰的目標任務來指明學生未來的計算機課程知識學習方向[3]。
(三)趣味性原則
教師設計的任務應該具有一定的研究趣味性,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之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設計以及安排任務時,教師都應融入寓教于樂的思想精神,盡可能圍繞學生的興趣點,并結合當下學生比較喜歡的計算機話題,設計趣味性的學習探究任務,讓學生一邊探究計算機知識一邊感受學習的樂趣,這樣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才具有意義和價值。
三、以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方法
通過上述分析和研究,我們認識到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巧設任務的意義及作用,也了解到任務驅動教學應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則。為了更好地推進中職計算機課堂的驅動式教學,從而構建高效的計算機課堂學習環境,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如何在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巧設任務,從而提高計算機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圍繞學生的實際能力設計任務
一個有效任務的設計需要教師基于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圍繞他們的實際能力設計學習探究任務,這樣學生才會有信心與動力參與計算機課程知識的探究。因此,在創設學習任務的時候,中職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計算機課程內容,制定符合當下計算機教學目標的任務,保證任務的合理性和針對性,這樣學生探索和分析才更有針對性。首先,教師需要加強自身對課程教學目標的認識和理解,如知道學生即將要學習哪些計算機課程知識,學生需要達到怎樣的理想學習目標。其次,在充分了解教學目標之后才能進行任務的創設和構想,最后再進行具體學習任務的設計與編排。
以“計算機網絡的功能與應用”知識內容為例。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先將這一章節中的探究內容分為若干個簡單任務。然后,根據每個小組成員的學習能力,合理安排相關的學習任務?!坝嬎銠C網絡的功能與應用”是一節理論基礎知識課程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對計算機網絡有較為系統的理論認知,從而了解計算機網絡是如何形成、發展及應用的。所以,教師創設的學習任務應圍繞計算機網絡的形成、發展等方面,讓學生利用各種渠道收集相關的知識信息,如從計算機的產生、計算機網絡的形成過程及其對社會的影響方面展開系統資料的搜尋與探究,以此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650D113E-85B5-472A-BDCC-8B6B1914B512
(二)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加深學習任務
對計算機課程知識的學習,不應僅局限于理論層面的學習,還應懂得基于基礎理論知識,圍繞具體的實踐問題展開學習與探究,才能促使學生從學習之中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其中,教師要懂得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完成由簡單到復雜的學習任務,從而升華學生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層次。因此,在創設學習任務時,教師不僅要注意新舊知識的過渡,還需要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任務安排模式,從而讓學生慢慢過渡到計算機新知識的探索。
以“計算機網絡的主要性能指標”教學為例,先向學生提出什么是計算機網絡,讓學生先理解計算機網絡的概念,然后結合具體的性能指標問題,讓學生分析計算機網絡有哪些性能指標,并對其中的性能指標展開分析。比如,什么是速率、什么是帶寬,能夠結合具體例子來說明這些性能指標的含義。由此問題來引導學生完成具體的學習探究任務,使得學生有序、有效地探究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與研究層次。
(三)注重任務學習中的監督與管理
在學習新的計算機知識及內容時,學生會產生很多學習與實踐方面的困惑問題。一些實操能力較弱的學生很容易產生害怕學習的心理,從而失去學習的信心和熱情,這樣不利于學生順利完成計算機課程學習任務,從而影響到任務的完成效率和質量。因此,教師除了要設計好各項學習任務之外,還需要協調和監督好每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額外的幫助,從而讓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比如,在學習“無線網絡互聯設備”內容時,很多學生容易弄混一些計算機理論概念,且相關概念的理解比較難,不易記憶,所以很多學生比較容易出錯,學生就會產生學習的挫敗感,不愿意主動學習和完成任務。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幫助,講解相關的知識原理信息。如在講解無線網絡設備的內容中,可以結合一些形象的設備圖片以及一些設備的功能講解,幫助學生理清學習的思緒,從而促使學生真正理解這些網絡設備的作用。
(四)組織適當的教學性評價環節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存在許多計算機方面的問題,對于一些問題的發生和起因還做不到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教師需要適時適當地總結學生出現的學習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評價,利用課程的最后時間做好課程的總結工作,包括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學生的表現以及問題等。
比如,學生理解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展問題時,很多學生對于這些理論性較強的知識缺乏學習的耐心,因而出現各種馬虎、消極的學習情緒。那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這些問題進行及時的批評和指出,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任務驅動之下,學生可以明白自己要探究哪些計算機課程知識,完成哪些計算機課程學習任務,以及知道自己要達到哪些學習目標等,而做好這些學習工作,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且有效鍛煉學生的知識理解與運用能力。因此,在中職計算機課堂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唐慧娟,范愛武.運用任務驅動提高中職計算機教學實效性[J].考試周刊,2019,20(4):145-146.
[2]黃雯霞.中職計算機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探究[J].新教育,2020,30(2):108.
[3]高峰.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任務驅動法模式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20,6(21):151..650D113E-85B5-472A-BDCC-8B6B1914B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