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玲
摘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做好對課外閱讀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是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因此,教師應努力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幫學生選擇優質的課外書籍,培養學生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教會學生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深化對課外書籍的理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分享活動,以此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生成。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開展策略
引言:
新課改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語文課外閱讀十分重要[1]。在當前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環境下,許多學生在課余時間沉迷于電腦、手機等新媒體,并沒有養成紙質閱讀的習慣;而從教育結果方面來看,唯分數論也沖擊著學生的課外閱讀。那么要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教師應該怎么做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當中去摸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幫助學生選擇優質課外書籍
讀書讀的是思想,一本有著優秀文化價值理念的書籍,不僅能讓學生學到更多文化知識,而且能打開學生的視野,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啟迪。在課外閱讀過程中,雖然學生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需求自己去尋找合適的書籍,但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往往對要看什么樣的書籍感到迷茫,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哪類書籍,尤其是初步系統接觸課外閱讀的初中低年級學生[2]。在這種情況下,為取得更好的閱讀效果,除了引導學生閱讀教育部規定的基本必讀課外書籍外,教師還要為學生挑選更多適合初中階段閱讀的優質課外書籍。教師可以根據教育目的,以及想要學生掌握的能力,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比如,想要讓學生了解自然萬物,擁有科學探究的能力,除了法布爾的《昆蟲記》,還可以向學生推薦法國博物學家布豐的《自然史》,讓學生通過簡單的閱讀了解,擁有更深入的關于自然的思考和體會。
二、在課堂導入環節中融入課外閱讀
課前導入環節是課堂教學工作的開端,科學而有效的課前導入能夠為課堂教學工作效果帶來保障。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實現對學生的思維狀態引導,激發他們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熱情,我會選擇一些恰當的課外閱讀素材予以展示,讓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聆聽等方式進行欣賞,并產生審美情趣[3]。
例如,在進行《背影》一課的課堂導入時,因為學生已經學習過《春》,所以他們對朱自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這種教育前提下,我選擇在課前導入環節為他們講述“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考慮到該故事的特殊性,為了保證講故事時自己情感的充沛,我會在備課階段以音頻錄制的方式完成課件的制作,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在學生完成欣賞后,我還會與他們進行交流,告訴他們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并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的感想,由此幫助他們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民主戰士”朱自清,并對其產生欽佩之情。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尤其是當下處于網絡信息時代的初中學生,愛好閱讀的并不多[4]。如何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是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展現優美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在觀看相關視頻時也學習視頻對文學的理解和分析,并且最終對原文產生興趣進行閱讀,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同樣以《背影》一課的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達出的感情和真實感受,教師利用多媒體視頻等方式,播放對于本文的評價和理解。這樣的做法對于學生來說,實際上是將閱讀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是用其他人對課文的解讀來輔助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借助多媒體技術,在學生朗讀時配上憂愁傷感的背景音樂,讓學生更快地沉浸于作者所營造的文學氛圍之中。事實證明,通過這些努力,學生最終能夠理解朱自清先生對于父親的愛和不舍。因此,多媒體手段可以作為語文教學的幫手,教師以多媒體手段為切入點并將之轉化為學生閱讀的動力,最終達到教學大綱所要求的目的,并且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四、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分享活動
為檢驗學生的閱讀收獲和成果,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逐步增強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閱讀能力,在學生擁有一定閱讀積累后,教師應當帶領學生組織各種有益課外閱讀的交流分享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例如當學生閱讀完一本書籍后,教師可以根據制定的閱讀目標和書籍內容,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收獲,可以讓學生圍繞書籍當中的某一重要問題,在班級內展開討論,然后請學生結合交流討論的結果,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見解和觀點,之后在教師的講解、點撥下,再讓其他學生通過發散思維形式,進一步擴充對相關內容的閱讀理解和體會。為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外閱讀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日常的閱讀表現,每隔一段時間評選一次“讀書之星”,給予學生適當獎勵,以此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另外,教師也可以在班級內開展評選優秀讀書筆記活動,將評選出的優秀讀書筆記讓學生在班級內傳閱、學習,通過閱讀別人的優秀讀書筆記,使學生積累更多閱讀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他們做讀書筆記的能力和效果,從而幫助學生更好進行課外書籍的閱讀。
結束語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給予自己準確的定位,并完成對學生的科學指導,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徜徉在閱讀的海洋中,感受閱讀帶給自己的樂趣,并從中獲得知識理解的提升、審美情趣的提高以及價值觀念的樹立,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相峰.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20(31):16-17.
[2]周崇霞.核心素養指向下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策略[J].教育觀察,2020,9(27):107-108.
[3]林宗琳.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策略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0(09):48-49.
[4]李丹妮.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J].中華少年,2020(02):174+177.3C5515BF-98E4-4E44-9906-65AAE18D66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