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艷
摘要:聽、評課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理論指導實踐,同時又需要實踐來證明和優化理論。聽、評課活動是廣大教師日常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是促進教師個人發展的重要途徑和主要手段。通過聽評課活動的進行,可以促進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自我反思,彌補不足,真正發揮聽評課改進課堂教學效果,起到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評課;積極影響
引言
合理科學的聽評課活動,能改變以往的單一聽課方式,改變部分教師對聽課方式的不滿,從而能自主自愿的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促進專業成長。同樣,聽評課不僅對課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策略提出寶貴意見,同樣也對課前,課后的教學問題給出合理建議,并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持續關注,并給予積極影響。為教師指明問題所在,指出發展方向。建立基于現實研究的聽評課模式,能幫助教師在實踐中尋找適合的、科學的、具有指導意義的幫助其改變和發展的聽評課模式。
一、有利于促成中學英語的有效教學
英語教學工作的直接實踐者是教師,他們直面學生,站在教學的第一線。他們身處教學一線,面對鮮活的課堂和真實具體的教學情境,授課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將直接映入觀察者的眼簾,除此之外,還要參考他人在教學實踐中采用的先進方法和理念,從而指導自身的教學工作,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在課堂觀察中,教師要細心思考、解釋和評估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 憑借自己的教學能力在實踐中驗證,在借鑒和反思的基礎上,找到通向有效教學的途徑[1]。
在課堂觀察實踐中,英語教師試圖改進提問技能、促學技巧、表達技巧三方面:通過觀察他人的教學,教師更多地根據實際情境和學生的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例如,在呈現某一情境時,使用更生動的模型、簡圖、動畫、聲像、實物等,而不是文字信息。又如,在解釋一個英語習慣用法時,運用趣事、案例、幽默、類比、故事等材料和方式來提高表達的效果。
作為課堂活動的參與者——教師和學生,都有著不同的背景,要充分利用好所有參與者的知識與經驗,教師應該善于收集和分享各種不同的觀點、文化和信息,以此來深化學習的動機、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要求學生提問、討論和反思時,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進行自我表達。或者在公開課的任務中,教師主動邀請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的設計中來,通過討論分享經驗以及師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一方面可以為所有學習者指明他們要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高度關注他們在教學中開展的學習活動。
二、有利于學校建設學習型組織
站在課堂觀察提供的討論平臺上,教師們可以在共同探討課程教學和學習方面的問題,學習方法技巧提高教學效果。教學通過這類活動,及時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從而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行為的改進,使教學走向靈活、深刻和有效。在提升教師群體教學智慧、促進同伴成長、改善學校整體課堂教學的同時,建設學習型教學團隊。
通過課堂觀察,教師能學習如何智慧地教學。由于開設公開課的教師往往都是經驗非常豐富的專家型教師,即便是新教師開設的公開課也是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來指導完成的。這種教學智慧一般都很難用語句表達出來,需要個人課堂上慢慢領會。觀察者利用課堂觀察的機會,就能夠接觸和領會到課堂上的這些教學智慧,比如對整個教學內容的設計、教材中的疑難點處理、課程教學的總體進度控制、教學的方法以及教學技巧等等。課堂觀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反思自我的機會。通過觀察他人的授課過程,可以反觀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可以吸取他人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做到取長補短[2]。同時課堂觀察也是自身教育經驗的積累過程,教師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課堂上的一些教學經驗,專業技能,從而可以更好地檢查自身,為健全自己的知識體系提供了機會。
通過課堂觀察的手段,可以將不同教師的差異教學轉化成為教學資源,形成完善的研修體系。在建立的這個資源平臺中,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更加通暢, 教師可以從課程的準備、計劃的制定、計劃的實施等等進行一一探討,只有良好的教學氛圍,才能共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共同實現教學目標。
三、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參與到課堂觀察活動中,能夠為教師提供反思自我的機會,從中找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并以此不斷的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同時可以利用互動平臺,加強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
首先,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自主性和專業自律性。專業自主性是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表現,其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讓教師能夠主動地從事專業實踐工作。專業自主性應該包含三個層面的內涵;其一,專業的自主意識;其二是專業的自主權,其三就是能夠獨立的開展專業活動,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教師職業應該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主動參與社會文化建設,并且嚴格規范自己的專業操守,這也就是教師的專業自律性。通過課堂觀察,可以讓教師形成自我反思、向他人學習的一種行為方法,同時通過組織內的互動交流,讓教師養成了取長補短、虛心求學、愛崗敬業、積極向上的心態,在這種氛圍和環境里,提升了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教師對自己的崗位常懷敬畏之心,以更高標準和要求規范和約束自己。
其次,有助于教師更新和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只有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從中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才能借鑒他人的經驗和教訓,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從而讓自身的專業技能得到提升,實現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又要保障其效率和質量,就必須設計詳細的教學方案,教學形式和內容的展現要細化,知識點的分析要透徹。課前準備工作,通常是采用說課的形式來完成,這種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教學方案的設計、教學大綱的梳理以及教材的分析能力;而課堂上的觀察和對比分析,又能夠讓教師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來不斷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以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總結分析能夠讓教師全面地掌握課堂中的各個教學環節,有利于提高教師設計教學方案的能力,從而將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準確的傳輸給學生,同時有利于提高各自輔助工具和肢體語言的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符合當前新教改的總體目標。
結束語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愛好,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當前英語課程教育的目的。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思考和研究,通過觀察現實工作中聽評課存在的問題,對課堂聽評課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并通過確定合理的聽評課策略,真實記錄并積極尋求解決策略,以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聽評課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王曉春,丁麗姍.初中英語“真實有效”的聽評課探析[J].山東教育,2019(26):44-45.
[2]梁瑞. 初中英語教師聽評課現狀調查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