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美榮
摘? 要:閱讀是開闊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發展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往往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打開局面。在語文教學中,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地運用閱讀教學可以為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提升和思維的發展等提供有效幫助,閱讀教學不應局限在語文書本以內,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積極探索書本以外的內容,因此,拓展性閱讀教學成了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實踐;思考與嘗試
一、拓展性閱讀的主要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比起傳統語文教學,拓展性閱讀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材文本內容來看,教師在進行拓展性閱讀教學時,主要是對教材基礎性知識內容的深入拓展,無論從廣度和深度來看,都不同于常規性的教學內容,切入角度也充滿新意。
(二)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
拓展性閱讀教學是建立在學生感興趣的前提之上的,為此學生對于閱讀文本有著較為深刻的印象,而文本本身就是以文字為主體,在文字中傳遞足夠的信息量,來幫助學生實現認知升級,豐富知識結構。此外,學生在閱讀中可以主動去發現問題,而主動發現的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就是寶貴的教育資源,學生通過學習,將充滿困惑的問題解決,就必然會增強對于所學知識內容的記憶效果,從而達到知識積累的目標。
(三)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學生的寫作處于初級階段。他們寫的大多是他們看到、做、聽到、思考和感受的東西。然而,由于年齡限制,小學生信息少,知識面窄,接觸事物少,他們在實際寫作過程中經常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雖然小學生有很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是他們很難將想象力和創造力融入他們的作文中,這使得他們的作文空洞無味。延伸閱讀的根本目的是敦促和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看、多思考,尤其是閱讀著名藝術家的經典作品。
二、現階段我國小學拓展性閱讀教學的現狀
拓展性閱讀的實際運用首先要求我們要考慮到其利與弊。只有在了解利弊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夠針對其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運用方法。首先,就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應試教育的影響其實是一直存在的。素質教育在近些年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實際上并不能夠完全消除素質教育的影響。不少學校的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考試的時候獲得比較好的成績,所以有意識都在教學的過程中強化應試教育,通過強制性的教學、運用題海戰術來提升學生的考試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閱讀教學也就成了識字教學,這就使得閱讀教學的質量大打折扣。其次,當前不少小學的教師的素質是比較低的。最明顯的體現就是,不少教師也抵觸素質教育而強調應試教育。這就使得拓展性閱讀的實施出現了比較大的阻力。不少家長的認識也同樣不到位,這些都是應試教育的殘留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拓展性閱讀的推進工作必然面對重重阻力。
三、推進拓展性閱讀的一些建議
(一)正視拓展性閱讀的重要性
為了推進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要正視拓展性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傳統的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沒有真正的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注意,也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認為這一階段的學生的學習的重點是基礎內容的教學,比如識字教學、學習習慣培養等,這樣的思想使得閱讀教學基本變成了識字教學。因此,教師首先必須要正確的認識拓展性閱讀教學,重視拓展性閱讀教學。在實際教學和嘗試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閱讀作品,或者和學校協商,為學生提供可以閱讀的書本,即為拓展性閱讀教學的開展提供必需的資源。這樣一來,教師的教學質量也就有了更高的保障。
(二)為拓展性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做好體制保障
為了進一步提升拓展性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學校應該為學生的學習做好體制保障。結合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體制保障首先應該從教師著手。教師的能力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能力,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一批高素質的教師,換言之教師必須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素質。所以對于教師,學校應該組織其進行統一的學習,提升現有教師的素質,構建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此外,在準入制度的建設方面,學校也應該強化準入標準,在招聘教師的時候重點考察教師的綜合素質。其次,學校還可以為拓展性閱讀的開展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比如進行閱讀活動,為小學生構建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對于同樣的閱讀內容會有不同的體會。進行閱讀活動,能夠讓學生從單調的自我閱讀中,向與同學間閱讀交流方向轉變,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足,通過開展閱讀活動能夠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吸收同學的體會和觀點。并且,開展閱讀活動,能夠激發出小學生的潛能,在閱讀交流的過程中優勢互補。開展閱讀活動的方式很多,如詩詞誦讀比賽、閱讀交流會等。
(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為了促進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的進一步發展,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在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和創新,通過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找到更加符合現代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開展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多思考怎樣的教學方法更加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比如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求同存異,通過這樣的教學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也是通過這樣的合作教學,讓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探尋更加符合現代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方法。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探索和嘗試,我們才能夠找到更加符合現代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工作開展的教學方法,找到學生成長和發展的真正方向。
(四)讀思有機結合
學貴有疑。閱讀更需要學生邊讀邊思,做到讀思結合。因此,在課中的拓展性閱讀中,我們要引導學生質疑閱讀內容,不能嘴過無痕。因為質疑是學生深入參與,與文本對話的前提。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當學生遇到疑難時,教師如果適時地利用拓展性閱讀材料,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走進文本,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文本拓展,既充實了課文內容,也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中心思想,對學生進行想象、創新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訓練起到了積極作用,無形中拓展了學生視野,豐富了學生見識,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開展擴展性閱讀教學已經被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認可和接受。開展拓展性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視擴展閱讀教學,積極采取有效的方法,即以小學語文課程為基礎,拓展閱讀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閱讀時間和空間,構建閱讀氛圍,提高語文閱讀的主動性;開展閱讀活動,增加閱讀交流,提高閱讀質量,提高學生語文閱讀鑒賞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責任編輯:向志莉)
參考文獻:
[1]黃勛強. 讓學生越學越聰明[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37-40,141-147.
[2]王冬梅,侯京友.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研究與實施[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26-34.
[3]史寧中.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解讀(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69-73,26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