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汝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本文從繪本閱讀課教學實例出發,從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方面談核心素養在閱讀教學中的落實,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品質,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閱讀教學;英語繪本;行為目標;核心素養
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PIRLS評估學生在不同閱讀能力的表現,包括四個層面:第一層,關注并提取明確陳述的信息;第二層,直接推論;第三層,解釋并整合觀點和信息;第四層,檢視并評價內容、語言和文本的要點。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這四個層面貫穿整個課堂。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各個部分都涉及了閱讀的能力體現的四個層面。
一、閱讀前(Pre-reading)
閱讀前即導讀過程,為了激發學生的對文本的閱讀興趣,可以設計一系列的活動激活學生背景知識。
(一)閱讀準備階段
課堂常用的閱讀前活動有以下幾種,第一:播放與主題相關的歌曲,目的是激活課堂,用歌曲引入主題。第二:播放復現率較高的phonics音的視頻,幫助學生掃除拼讀障礙。第三:播放與主題類似的視頻,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第四:展示與主題相關的圖片,引導學生聯想與閱讀內容相關的已知信息。第五:游戲(全班參與的游戲),游戲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第六:頭腦風暴,幫助學生打開思維,盡情聯想。總之,閱讀前準備活動聚焦學生行為,在上課前5分鐘,用唱歌看視頻等方法幫助學生認讀單詞,為閱讀掃除障礙。
(二)讀封面
繪本的封面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封面,鼓勵學生預測故事的發展。讀封面活動如下,第一,遮住標題,讀圖猜題目,目的是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第二,讀作者及插畫者的名字,通常作者和插畫者的名字都較長,鼓勵學生運用學過的phonics規律大膽拼讀。第三,用至少5句話描述封面,訓練學生讀圖語言輸出的能力。
二、閱讀中(While-reading)
閱讀不僅是獲取信息、學習語言,“在閱讀素養概念下,閱讀還應該通過整體理解文本,利用所學語言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獲得文化和情感態度的提升”,While-reading是一堂課的核心部分,二年級閱讀課學生的行為目標如下:
(一)根據圖片理解文字意思
呈現圖片的依據就是設置信息差,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第一,遮住部分圖片,讓學生猜遮住的部分。第二,若是動物圖片,播放動物叫聲的音頻,讓學生表達。第三,句型+新單詞,先讓學生拼讀新詞,然后再放圖片,讓學生意會單詞意思。在讀圖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就圖片提問題,學生需要理解文本的意思后并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提出問題。
(二)流利朗讀課文
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變化不同形式,學生通過閱讀體驗和感受繪本故事內容,進一步了解故事的細節,探求細節與主要內容之間的聯系。
形式一:Teacher controlled reading,教師帶讀,學生跟讀,教師引導學生讀圖,學生回答教師提問。
形式二:Half controlled reading
①教師提出問題,小組閱讀并集體討論,然后展示討論結果。
②教師播放錄音,學生跟錄音模仿跟讀。在學生音調不準的情況下給出句子:“Why are you running away?”讓學生跟著打出升調、降調的手勢輔助磨讀,體驗語言的變化。
③學生跟錄音指讀課文。
④全班齊讀,學生通過練習可以獲得較好的語音語調,熟悉生詞,熟悉句子的重音部分;英語較好的學生可以帶動較弱的學生,英語較弱的學生可以觀察并聽到同伴的讀聲,跟上大家的朗讀節奏。
形式三:Free reading,當學生能夠流利朗讀課文后,給學生自己閱讀或兩人一組閱讀。
(三)熟練背誦
低年級英語教學注重語言的輸入,而語言輸入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讀,背”。閱讀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背誦繪本。當然,學生背誦并不是死記硬背,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背,屬于理解性背誦。為了幫助學生背誦,常使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種。第一,動作輔助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師一邊背,一邊根據內容加上夸張的動作,學生跟著教師做動作并背誦繪本。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TPR是非常有效的背誦方法,當課堂需要學生輸出時,教師只需一個動作就能激活學生的已學單詞,幫助學生表達。第二,圖片輔助法,給出圖片,按照順序排列,幫助學生理清故事邏輯順序,有助于學生背誦。第三,單詞輔助法,給出核心詞匯,通過核心詞匯提示學生背誦整個繪本。
三、閱讀后(Post-reading)
閱讀后常用的活動有以下幾種。
1. 表演繪本。表演時評價標準有四項(①Fluency;②Accuracy;③Complexity;④Voice)。全語言學習觀(Whole Language Approach)在教學實施中提倡ETR教學模式:E代表經驗(experience);T代表語篇(text);R代表關聯(relationship),即教師鼓勵學生將故事中的事情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建立關聯。課本劇以表演的形式重現文本,它不僅能幫助學生深入熟悉文本,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包括劇本創編能力、道具制作能力在內的綜合能力。表演有四個評價維度:第一,語言流利程度(Fluency)。每人都能流利說出自己的臺詞。第二,語言準確度(Accuracy)。表演時發音正確,用詞恰當。第三,語言復雜程度(Complexity)。不能只說課本或繪本里的句子,還要根據劇情自己加詞。第四,聲音響亮(Voice)。表演時,應大膽自信,聲情并茂。
2. 續寫故事,為故事增加新的一頁。
3. 仿寫故事,用繪本句型或繪本思路仿寫新故事。說是寫的基礎,寫是說的提高,寫作是更高層次的語言輸出,也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續寫故事,給了學生發揮想象力的空間。而仿寫故事,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遷移能力,可以提高其思維的邏輯性。
4. 制作思維導圖。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習得閱讀策略,讓學生用思維導圖整理信息,有利于學生把握文本的邏輯結構,理清繁多的信息。閱讀時邊讀邊記,把文本轉換為一個脈絡清晰、內容完善和直觀形象的思維導圖,為整體復述文本提供了可視化的支架。整個閱讀過程中學生眼、腦、手、口、耳并用,多感參與,鍛煉了記憶力,內化了語言,提高了閱讀效率和語言能力。
四、結語
閱讀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師充分解讀教材、深挖文本、精心設計層次清晰、難度適度的閱讀任務,本文從小學二年級閱讀課教學實際出發,從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方面談核心素養在具體課例中的落實,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和策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品質,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還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訓練學生閱讀技巧,使學生最終能夠通過閱讀來學習。
(責任編輯:胡甜甜)
參考文獻:
[1] 王薔. 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涵與途徑[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2] 魯子問. 中小學英語閱讀教育原則與策略[J]. 小學英語教與學,2016(11):3-6.
[3] 王薔. 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原則、目標與路徑[J]. 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0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