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梓純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方案的指導下,一線教師的目光無不聚焦在如何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品質教育理念背景下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切實發揮自身的教育引導作用,能夠靈活地運用教學形式,精心創設新的教學環節,促使學生不斷加強對美術的學習探究興趣,同時增強參與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進而推動教學變革,深化落實品質教育。對此,筆者將結合執教的公開課例《恐龍回來了》的導入部分、《可愛的玩具蛇》的教學過程和《中國龍》的教學評價,立足課堂教學,從教學形式、教學環節、教學評價等三方面對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展開簡要論述。
關鍵詞: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形式;環節;評價
一、精心的教學導入,調出課堂的靈動
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它如同電影的片頭,若一出場便將學生深深地吸引住,誘發和激起其求知的欲望,那便是為整節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而精彩的導入則需要教師精心的設計,新穎多樣的手段,富于變化的語言,簡單扼要而突出的重點,最能產生先聲奪人的良好開端。
以《恐龍回來了》一課的教學導入為例:運用教學視頻,巧設懸念,激發興趣。
師:課前同學們根據導學案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和圖片,大家完成得很好!
為了表揚認真預習的你們,教師給大家帶來一個神秘的小視頻。
師:剛才的畫面可驚險了!恐龍蛋哪去了呢?聽!什么聲音?
師:哦,原來恐龍蛋通過時間穿梭機來到我們教室了!
教師拿著恐龍蛋觀察研究的樣子,驚訝地半打開恐龍蛋,
師:呀!恐龍寶寶就快破殼而出了!
……
由此看出,導入形式的新奇、多樣化,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全神貫注地進入學習和探究的狀態,學習效率非常高。因此,在課堂導入部分,教師若能潛心研究教材,抓準教學的重難點,將導入環節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營造情感起伏的教學環節,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更能使課堂多一份鮮活和靈動。
二、精深的教學環節,秀出教師的智慧
課堂教學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進行教學反饋的過程。美術新課標指出:美術課堂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以《可愛的玩具蛇》一課的教學環節為例:引入豐富資源,助力教學,層層探究。
第一步:猜謎語、激趣導入。
細細長長一根繩,繩上長著倆眼睛,
小小身軀很厲害,人人見了都嚇壞。
教師根據學生猜出的答案后出示蛇的圖片,引導學生說一說對蛇這種動物的初步了解和印象。
第二步:創情境,引出課題。
教師播放印度舞曲,以魔術的形式從花瓶里引出“會跳舞的蛇”,引起學生的視覺焦點,接著教師提問:這個蛇的形象帶給你們什么感覺?
第三步:欣賞視頻,進行知識競賽環節:“觀察蛇的形態美、欣賞蛇的花紋美”創設情境,開拓創作思維。
環節1:通過欣賞不同蛇造型的圖片,用誘導探究法讓學生用幾何圖形概括蛇的形態和結構特點。
環節2:欣賞不同蛇花紋的圖片,在觀察中讓學生用比較法總結出蛇的花紋圖案可由不同的點、線、面組成。教師再出示幾組花紋圖案的幻燈片,讓學生初步感知“對稱美”和“均衡美”的表現手法。
第四步:自主探究、嘗試創作、畫蛇點睛、用紙質材質制作會跳舞的蛇。
環節1:學生分小組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書本中“蛇”玩具的舞動原理及制作方法。在嘗試和探索中,讓學生發現問題,如“蛇的長度、彎曲度”等問題會影響制作效果。教師再進一步做演示步驟和講解,拓展學生思維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舞動的蛇。
環節2:請三位同學上臺做可愛的笑臉表情,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眼睛和嘴巴夸張的特點。教師播放輕音樂《歡沁》,創設快樂和跳動的音樂背景,讓學生進行繪畫創作。
高效的美術課堂需要教師發揮出精深的智慧,要抓住教學的預設和生成,學習方法,教學演示等多個關鍵的點,以點帶面,將教轉化為學,師生之間互教互學,不僅促進教學高效性的提升,這樣的課堂教學面貌也將會是煥然一新。
三、精準的教學評價,展示精彩的作業
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及內在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
以《中國龍》一課中的評價方式和教學評價實錄為例:營造趣味氛圍,學科融合,立德樹人。
教學評價形式:本課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六小組進行小組競賽。
1. 在作業評價前,教師出示幻燈片,回顧作業要求。
2. 當學生回答問題準確時,教師請回答問題的學生上講臺給自己的小組升上一格。(評價機制是一張躍龍門的圖片)小組可獲得一個盤子或一個瓶子。在欣賞和探索環節中,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小組可獲得“九龍壁”組畫一張。
3. 展評區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黑板上的組畫“九龍壁”、展示臺的“龍盤”和“龍柱”。
教學評價實錄:
教師:同學們,音樂停止,比賽結束哦!下面請各小組的代表將作業按展示的形式擺放到相對應的展示臺。
教師:看到同學們的作品,教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現在,哪位同學自信大方地來介紹一下自己小組的作品,或者說一說,你喜歡哪個小組的作品?
生1:我喜歡這個盤子里的龍,它的色彩搭配得很豐富,身上刻出來的花紋像是真的!
生2:我喜歡第六小組的龍柱,這條龍昂頭向上很精神,還吐出舌頭,感覺很逼真!
教師:這兩位同學從龍的色彩和造型評價了大家的作品,很有眼光!
這么漂亮的龍作品除了可以裝飾盤子、瓶子之外,我們還可以放到什么地方去呢?
生3:可以裝飾在衣服上!包包上……
教師:同學們學以致用的能力真強!
……
通過實踐,筆者深覺,教學評價的方式要力求新穎巧妙,落到實處,借助材料的運用點撥學生的靈感,才能激發創作情趣。學生作業的展示方式要多樣化,教師引導學生對作品的評述要精準,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精致”的感受能力,同時也能鍛煉學生在語言上對美的闡述與表達。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品質教育理念背景下構建高效小學美術課堂,教師要始終抱著終身學習的態度,與時俱進地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多元化的教學策略的應用優化課堂教學,推動教學變革,進而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的功能和價值,達到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完善學生人格的目的。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