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德智 佀雙雙 王玲 王瑩 郝秋華
摘? 要:目的? 討論人文關懷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實驗組,每組4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護理干預,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及心理狀態評分。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心理狀態評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人文關懷在內科臨床護理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可明顯提高護理質量,各項護理質量評分較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常規護理;人文關懷護理;內科護理;護理滿意度;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8-00-03
近些年,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以及國民健康觀念的轉變,在新的形勢下,醫療機構的護理工作面臨新的要求,也迎來更多挑戰,這無疑促使醫護工作者為了提供更好的醫護服務,探索嘗試新的護理模式[1-2]。既往臨床多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多是被動地遵醫囑執行護理操作或口頭闡述護理方式,護理人員執行效果不理想,患者對護理工作的依從情況較差,總體護理效果欠佳。人文關懷護理逐步成為臨床護理的“新主力軍”,此種護理方式主要以常規護理為基礎,以患者為中心,在常規護理操作中體現人文關懷,形成醫院的護理特色,大大提升患者在治療護理中的舒適度,臨床護理效果比較顯著,隨之醫護患關系得以有效緩解[3-4]。為探析人文關懷護理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特選取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內科住院患者80例進行分組研究,具體詳細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10例,女30例;年齡63~87歲,平均年齡(77.09±4.38)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7.51±0.28)年;冠心病12例,糖尿病10例,高血壓9例,慢性支氣管疾病4例,其他疾病5例。實驗組男15例,女25例,年齡63~89歲,平均年齡(77.08±4.37)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59±0.29)年;冠心病10例,糖尿病11例,高血壓10例,慢性支氣管疾病3例,其他疾病6例。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且本研究已被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疾病主要以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為主;②臨床資料均完整;③年齡均在63周歲以上;④意識均清醒,且可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排除標準:①有意識障礙性疾病及精神類疾病的患者;②有惡性腫瘤性疾病的患者;③同時參與其他研究的患者;④對本次研究依從性不高的患者;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對照組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常規方式護理,例如:遵醫囑執行護理操作、保持住院環境符合臨床要求及健康宣教等,日常清單的打印與告知等。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行人文關懷護理模式。(1)完善護理預警處理機制:依據患者就診信息,預測患者在治療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狀況,并制訂針對性處理措施。堅持以預防為主,重視前期控制,做到兩超前、三預防,也就是超前監督、超前教育、預防、預想、預查,如早晚護理,更換高血壓患者的體位時,動作應輕柔,以免出現體位性低血壓;避免老年患者出現跌倒及墜床等風險;依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預后等,提前評估分析風險程度,制訂針對性預防措施以及緊急預案,防止出現潛在危險信號等風險,進而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2)規范護理人員的服務禮儀:要求護理人員在工作時保持微笑,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和患者溝通,溝通中語言表現要得體,并認真傾聽患者的問題,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并且需著重強調護理人員的規范性、禮貌性等。例如:為患者治療結束時,使用“謝謝您的配合”;如果患者對護理工作不滿意時,使用“抱歉,給您造成麻煩了”;患者出院時,使用“慢走,祝您早日恢復健康”等;護理操作中需遵循“四輕”,也就是操作輕、說話輕、關門輕、走路輕等。需要著重說明的是,護理人員不可將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需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熱情禮貌地接待患者,使患者能夠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尊重。(3)深入推廣角色轉換法:因為內科護理涉及的范圍比較廣,為護理好每個患者,可讓護理人員互相模擬護理人員與患者,親身體驗不同身份的感受與期望,進而理解患者與家屬的心理,護理人員還應原諒和包容患者的不良行為;同時認真思考工作中的細小環節,站在患者的角度,為患者考慮,方可真正了解患者的需求,尊重患者的意愿。護理操作中,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詳細說明,并細化向患者交代的內容,提升患者的認知度與理解度。(4)展開以人為本的健康教育:①做好患者住院、出院、輔助治療、藥物治療、飲食、康復治療等教育。②患者住院期間,做好衛生教育,也就是保持頭發、口腔、會陰、手足、皮膚及肛門的清潔,引導患者勤剪指甲、剃胡須;護理人員需針對患者疾病的實際狀況,依據患者的文化程度等方面,制訂出具備科學性、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然后引導患者主動對健康教育的內容、目標、措施等發表意見,引導與鼓勵患者勇敢表述內心需求與擔憂,進而和護理人員建立信賴關系,降低住院孤獨感和陌生感。③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內科疾病的種類比較繁雜,疾病變化較快,患者隨時會出現生命危險。因此,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執行醫囑的重要性,不可私自離開病房,并應認真遵守醫院與病房的相關制度;并告知70歲以上的患者,主要傷害因素是跌倒,引起患者重視;做好回訪教育工作,可使用電話或微信等方式,隨時監督患者的執行情況,讓患者能夠感受到隨時有護理人員關注其健康行為,保證安全,使患者能夠感受到足夠的理解、尊重與溫暖。(5)依據患者的實際需求,提供便民設施,為每個病區建立娛樂活動室、宣傳欄、用具室及康復鍛煉室等,為患者搭建可交流健康知識的平臺,提升患者疾病知識的認知度,進而提升治療依從性和信心。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情況,使用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評分量表進行評估,主要有病區管理、基礎護理、物品管理、重癥患者護理及護理文書等5項,每項滿分為100分,分值與各項護理質量成正相關。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分數越高,代表患者心理狀態越差。
觀察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使用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自制的內科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測評,評分采用百分制,非常滿意得分87~100分;滿意得分70~86分;一般滿意得分60~69分;不滿意得分0~59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1.0 軟件,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照組和實驗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照組和實驗組心理狀態比較
實驗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對照組和實驗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時代的變遷,需要在護理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體現患者主體地位,滿足患者護理要求。因此,護理人員可以應用人文關懷,創建人文關懷的醫療體系等,為患者提供更加適宜的護理干預措施,并且提供人文關懷、照顧,進而提升臨床護理與治療的效果[5-6]。人文關懷是一種實踐人類人文精神信仰的具體過程,主要指醫護人員除了為患者提供必需的診療技術服務之外,還要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務,以滿足患者身心健康的需求,體現對人的生命與身心健康的關愛[7-8]。作為一種具有創造性和藝術性的整體性護理干預,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是對基礎護理的整體延伸和補充,以患者為中心是人文關懷所秉承的理念,在近些年逐步應用到了各種疾病的臨床護理當中,成為了現代醫學的一項重要標志[9]。對于臨床慢性疾病,容易出現病情反復的現象,考驗患者心理素質,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護理舒適度,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和生活質量[10]。人文關懷理念實行前,護理人員只是應付常規護理與治療,難以真正了解患者病情具體情況,難以及時記錄護理活動,使護理記錄成了被動式任務[11-12]。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后,不但能夠增強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而且還能有效提升護理人員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加強護理人員的信心,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護理人員工作的責任心和潛能,最終使臨床護理質量顯著提升。針對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的患者,制訂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將每個患者的個性化護理措施落實到位,患者均可得到持續的、個性化的護理服務,進而提升整體護理質量[13]。王藝霏[14]的研究顯示,應用人文護理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到了有效提升,并發癥發生率降低,和本次研究結果相一致。在本次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樣本數選取較少,且沒有從多個角度進一步分析護理效果,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將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從多個角度進一步觀察護理效果,以更加客觀、科學的態度評價人文關懷護理方案的實行效果。本次研究結果也發現,實驗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較高,心理狀態評分較好,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說明,人文關懷護理方式不但有助于醫、護、患之間的和諧相處,還能使護理工作更具親情化、人性化,使每位患者在護理中,不但能夠感受到護理水平的提升,同時在住院期間也能享受生活。
綜上所述,在內科疾病臨床護理上使用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比較理想[15]。不但能夠為患者提供較佳的護理服務,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且能形成護患雙贏的效果,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劉增霞,劉虹,王洋.人文關懷理念下的高仿真模擬教學在內科護理學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醫學,2020,41(2):509-511.
[2]黃月霖,徐芬,嚴小覽,等.微課聯合標準化病人考核在內科護理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2):58-60.
[3]袁煒,李紅葉.探討老年多發性骨髓瘤化療患者開展人文關懷護理的臨床效果及患者滿意度[J].養生保健指南,2020,(20):180-181.
[4]席小煥.優質護理結合人文關懷在晚期惡性腫瘤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6):739-741.
[5]Yang Y Y,Yang Y Q,Yang M Y,et al.Meta-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care in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 in ICU [J].Contemporary Nurse(previous edition),2021,28(4):8-13.
[6]王雙,楊丹,許娟,等.人文關懷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實踐及效果[J].護理學雜志,2021,36(10):71-73.
[7]Sun W J,Yang H.Effect of Dialogue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Humanistic Care Theory in clinical nursing humanistic 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2020,39(21):3876-3879.
[8]趙娜.探討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在ICU(重癥監護病房)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并總結應用體會[J].養生保健指南,2020,19(1):169.
[9]Wang J Q,Wang S S.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of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care of the elderly rehabilitation patients[J].Special Health,2020,8(35):169.
[10]楊婉,馬衛敏,鄭凱曦.基于人文關懷的舒適護理干預對中老年結直腸癌負性情緒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8):1414-1416.
[11]張麗華,劉義蘭,樂革芬,等.人文關懷在護理中的研究現狀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26):3700-3704.
[12]王春娜.人文關懷護理對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干預效果[J].繼續醫學教育,2021,35(9):108-109.
[13]王丹丹,楊佳佳,王寧,等.人文關懷在重癥肺炎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1,50(4):362-363.
[14]王藝霏.整體護理與人文關懷在子宮內膜癌圍手術期護理中的運用[J].黑龍江中醫藥,2021,50(4):380-381.
[15]徐娜.精神科護士人文關懷能力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1,28(8):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