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燕
摘? 要:目的? 分析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特點,評價治療期間配合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預后的積極影響。方法? 選擇赤峰市醫院2020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20例60歲以上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采取隨機數表法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老年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老年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老年患者的護理效果,包括知識掌握程度、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肺功能水平、自護能力評分。結果? 護理干預后,兩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最大呼氣流量(PEF)比較,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觀察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慢性支氣管炎知識掌握度、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評價,觀察組老年患者的總評分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治療期間配合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效果顯著,促進患者預后,提升患者自護能力與生活質量。
關鍵詞: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老年患者;慢性支氣管炎;生活質量;肺功能;護理效果;自護能力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8-00-03
慢性支氣管炎是呼吸內科多發疾病,患者有咳嗽、咳痰等癥狀表現,多發于中老年階段。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原因包括有害氣體和顆粒、病毒、細菌等[1]。基于社會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病率一直呈遞增趨勢。另外,近年來該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也與環境因素以及人們生活習慣變化等有關。慢性支氣管炎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為了預防疾病的反復發生,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遵醫行為。但是,老年患者對比其他年齡段患者有明顯的不同,對疾病認知不足、記憶力差等因素,都是導致老年患者的遵醫行為較差的原因,不但導致疾病反復發作,而且增加了老年人的身心負擔,影響治療的預后效果[2]。慢性支氣管炎疾病除藥物對癥支持治療外,需重視護理干預的輔助效果,以規范患者的生活習慣、遵醫行為,減少此類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發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常規護理工作往往護理效果不佳,健康教育護理干預中包括對疾病以及患者的健康教育、護理,可以規范患者的生活習慣,提升患者的遵醫行為,進而促進患者康復?;诖?,本文選取赤峰市醫院2020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歲以上慢性支氣管炎疾病患者為例,評價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效果,為老年患者的護理工作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赤峰市醫院2020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20例慢性支氣管炎疾病患者。應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9.50±5.50)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7.50±3.50)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23例,大專及以上17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61~76歲,平均年齡(69.20±6.20)歲;病程3~18年,平均病程(7.80±3.60)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25例,大專及以上18例。兩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且本研究已經赤峰市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60歲患者;②患者病歷資料完整,經X線、呼吸功能等檢查確診,符合全國慢性支氣管炎臨床專業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1979年修訂)[3]。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呼吸疾病患者;②合并重大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意識障礙患者;⑤退出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予以本組老年患者常規護理,包括病房環境護理、飲食指導、病情觀察、用藥指導、不良反應對癥處理、疾病口頭教育等。
觀察組:配合健康教育護理干預。①疾病健康教育。溝通中了解老年患者對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的認知情況,根據患者的理解能力進行疾病知識教育,除口頭教育外,可以采取多媒體、專題講座等形式,以豐富的手段普及疾病知識,糾正老年患者的疾病錯誤認知,幫助患者客觀看待疾病、配合治療,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②心理教育。溝通中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況,根據患者的心理情況、產生消極情緒的原因進行干預,強調心態、疾病的相互影響。指導老年患者進行冥想,運用音樂療法等情緒轉移方法,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升患者的治療遵醫行為。③用藥教育?;诩膊》磸桶l作的特點,要求患者有效遵醫囑用藥,強調遵醫囑用藥、病情改善的關聯性,叮囑患者不可信任所謂偏方、保健藥,禁止私自增減、停止藥物。另外,根據患者用藥種類,告知患者用藥期間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心理準備度。④飲食教育。根據老年患者的身體情況合理制訂飲食食譜,告知患者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煙酒、濃茶、咖啡。飲食上側重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以規范患者生活。⑤運動指導。根據老年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運動指導,優選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有氧運動,合理的運動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一般運動30 min/d左右,5次/周。
1.4?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慢性支氣管炎知識掌握程度、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以及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最大呼氣流量(PEF)肺功能水平。
護理滿意度: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進行調查,120份全部有效收回,總分100分。<60分、60~89分、≥90分分別代表不滿意、基本滿意、非常滿意。慢性支氣管炎知識掌握程度:自制問卷,涉及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功能鍛煉、高危因素項目,問卷單項總評分均為100分,每個項目涉及5個小項目,答對3個及以上,即掌握。
生活質量評分標準:參考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量表評估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4個維度,每個維度總分0~100分,評分、生活質量呈正比關系[3]。
自護能力評分標準:參考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總分172分,涵蓋多個項目,包括自我護理技巧、自我護理責任感等。分數越高,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自我護理水平越好[4]。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9.0 軟件,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功能鍛煉以及高危因素知識掌握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肺功能指標水平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生活質量評分與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肺功能指標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自護能力狀況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老年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老年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常見疾病,是發生在支氣管、氣管黏膜等所致的非異質性慢性炎癥反應,多發于老年群體,且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重,該疾病患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慢性支氣管炎嚴重影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質量。治療方面,以藥物治療為主,治療藥物種類較多,可以改善患者的癥狀體征;分析疾病特點,慢性支氣管炎疾病具有病程長以及反復發作等特點[5]。但是,由于老年患者對疾病認知不足、記憶能力較差,導致日常飲食、生活以及用藥等行為習慣較差[6],進而引起疾病反復發作,影響患者的健康狀況。所以,除對癥治療外,還需重視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輔助。健康教育護理干預除重視對疾病本身護理外,還側重對患者疾病治療、生活等諸多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從而提升患者的遵醫行為,在提高患者自護能力的基礎上,促進患者康復[7]。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綜合老年患者疾病認知不足、心理情緒差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予以患者心理干預、用藥指導、飲食干預、運動干預以及多形式的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知識教育,得到了顯著的整體干預效果。該護理干預模式不但可以提高老年患者對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的認識,而且能夠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以及遵醫行為,規范患者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最終改善患者預后、提高生活質量。另外,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疾病的復發風險,滿足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干預需求,在規范自身行為的基礎上也可以預防和減少其他疾病發生,對老年人有積極意義[8]。相關研究指出,予以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進一步規范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習慣,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應用價值[9]。
本研究結果:兩組老年患者護理后知識掌握程度、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自護能力評分比較,觀察組知識掌握程度、滿意度與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自護能力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實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后提升了患者的疾病認知與自護能力,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兩組肺功能水平比較,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藥物對癥治療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促進患者肺功能改善。本文結果與王英華等[10]的研究接近。
綜上所述,社會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下,各類老年疾病患病率上升,影響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其中,慢性支氣管炎是老年人多發的疾病類型。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行藥物治療并加強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能夠幫助患者掌握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健康教育護理是有效的護理手段。
參考文獻
[1]丁海俠.健康教育聯合常規護理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0,52(12):1533-1534.
[2]杜迎新.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4):284-285.
[3]佚名.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診斷及療效判斷標準(1979年修訂)[J].中華結核和呼吸系疾病雜志,1980,3(1):61-62.
[4]曹智源.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9,30(9):1130-1132.
[5]毛建川,馮蓉.補腎活血湯治療緩解期慢性支氣管炎50例[J].時珍國醫國藥,2000,11(9):828.
[6]郝文霞.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0):203-204.
[7]龐秀麗.醫護一體化護理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167-168.
[8]但星星,徐玲玲,金其武.程序化護理對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康復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21,59(19):183-186.
[9]王文娥.健康教育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疾病知曉率和治療效果的影響[J].醫院管理論壇,2018,35(4):78-80.
[10]王英華,劉建榮.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效果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1,12(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