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





摘? 要:目的? 探討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實施全程助產護理對其妊娠結局以及分娩鎮痛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在單縣人民醫院進行分娩的10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0例。對比兩組產婦疼痛評分、焦慮抑郁評分、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1 min、5 min新生兒阿氏評分、自我效能評分。結果? 研究組產婦各產程疼痛評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焦慮抑郁評分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各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1 min、5 min新生兒阿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自我效能評分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實施全程助產護理可改善其妊娠結局,提升分娩鎮痛效果,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建議應用。
關鍵詞:全程助產護理;妊娠結局;鎮痛效果;自我效能;不良結局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8-00-03
分娩對于產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理過程,因此保證產婦能夠安全順利分娩成為產科醫護人員密切關注的問題。產婦是否能夠順利分娩與其身心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很多產婦在分娩前精神高度緊張,擔心分娩疼痛以及胎兒的健康,很容易產生焦慮、恐慌等負性情緒,為了能夠讓產婦順利分娩,有必要在其分娩期間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1-2]。助產士是一個特殊的工作崗位,其操作技能直接影響母嬰安全,助產士需要具備獨立完成接生的能力并提前做好產婦分娩過程中的風險管理,提升分娩質量[3-4]。為了進一步改善產婦的妊娠結局,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實施全程助產護理對其妊娠結局以及分娩鎮痛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在單縣人民醫院進行分娩的10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3~37歲,平均年齡(30.54±0.53)歲,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40.23±2.23)周,體質量56~76 kg,平均體質量(65.12±1.85)kg;研究組產婦,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30.37±0.42)歲,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38±2.35)周,體質量55~77 kg,平均體質量(65.53±1.91)kg。產婦年齡、孕周、體質量等資料經統計學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婦本人與家屬了解過研究過程后自愿配合,本研究經過單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為單胎妊娠的初產婦;②符合自然分娩指征。
排除標準:①認知和語言功能障礙者;②伴有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并發癥者;③肝腎功能、心肺功能障礙者。
1.3? 方法
對照組產婦實施常規護理,助產士協助產婦完善產前檢查,待產婦宮口開到3 cm時陪同產婦進入產房并叮囑其注意事項,安撫產婦,告知其聽從并配合醫生的指導和操作。
研究組產婦實施全程助產護理。
(1)分娩前指導:建立助產小組,根據助產士的工作年限與護理技能等選出優秀的助產士并由1名助產經驗豐富者擔任組長。助產士以一對一的方式給予產婦健康宣教。產婦在待產期間可適當地在房間內活動,為產婦制訂科學的飲食計劃,加強營養支持,以高蛋白和高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密切監測胎動情況,為其講解產程進展、呼吸技巧、鎮痛方式等,加深產婦對分娩的認知,使其能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各項操作。在與產婦溝通過程中觀察其情緒變化,若產婦出現焦慮、恐慌等負性情緒需要及時采取心理疏導,鼓勵產婦將負性情緒宣泄出來,告知其保持良好心態的重要性,消除產婦的顧慮并減輕其對分娩疼痛的恐懼感,可讓家屬在產婦身邊陪伴。調節好待產室的溫度與濕度,為產婦打造舒適的待產環境,為產婦播放舒緩的音樂,可多與產婦聊天轉移產婦的注意力,盡可能避免產婦因緊張情緒而加重宮縮疼痛感,如產婦有需求可讓家屬陪伴在身旁。
(2)產程指導:產婦進入第一產程后指導其運用拉瑪澤呼吸法放松身心,告知產婦在這個階段可多在室內走動,變換不同的體位有助于縮短產程。幫助產婦按摩四肢提高產婦的舒適感,當產婦發生宮縮時可為其按摩腰部以減輕疼痛感。當產婦宮縮緩解之后可讓其適當進食進水補充體力。產婦在進入第二產程后協助產婦擺放正確的分娩體位,指導產婦按照助產士的節奏呼吸、屏氣與正確的用力,產婦配合較好時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加產婦分娩的信心并盡最大限度滿足產婦的護理需求,由助產士負責產婦的接生工作。當產婦進入第三產程后再次對其進行心理安撫,待產婦情緒穩定后第一時間告知其新生兒的狀況讓其放心并讓產婦撫摸新生兒。關注產婦產后出血情況,加強對會陰部的清潔。
(3)產后指導:指導產婦新生兒的護理以及正確的母乳喂養方式,首次母乳喂養時助產士需從旁指導。加強產婦產后的營養支持,待產婦生命體征穩定后可開展產后康復鍛煉以便盡早恢復。在產婦出院之前囑咐相關的注意事項并以電話或上門的方式進行隨訪,了解產婦的恢復情況以及新生兒健康狀況。
1.4? 觀察指標
(1)對比分娩鎮痛評分,分別在分娩前與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采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對產婦進行疼痛評分,將一個刻有10 cm刻度的游動標尺分表標上0~10的分數,無痛(0分),輕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分數高的患者表示其分娩疼痛程度強烈。
(2)對比焦慮抑郁評分,分別在產婦分娩前后進行評價,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重度焦慮(≥70分),得分高的產婦說明其焦慮程度較為嚴重。采取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產婦的抑郁程度,輕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得分越高的產婦說明其抑郁程度較為嚴重。
(3)對比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及總產程時間。
(4)對比妊娠結局及1 min、5 min 新生兒阿氏評分,妊娠結局包括頭位難產、胎兒窘迫、剖宮產、新生兒窒息;新生兒阿氏評分中含有皮膚顏色、肌張力以及呼吸等項目,滿分10分,總分越高的新生兒表示其狀態越好。
(5)對比產婦自我效能評分,采用簡化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包括OE-16結果期望、EE-16自我效能期望兩個維度32個條目,每個條目1~10分,得分越高的產婦說明其自我效能越好。
1.5? 統計學分析
本文數據均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x±s)描述計量資料,用t值檢驗組間數據;采用[n(%)]描述計數資料,用χ2值檢驗組間數據,檢驗結果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分娩鎮痛評分比較
分娩前,兩組產婦進行V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研究組產婦VAS評分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分娩前,兩組產婦進行SAS、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娩后,研究組產婦SAS、SDS評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及總產程時間比較
研究組產婦各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妊娠結局及1min、5min 新生兒阿氏評分對比
研究組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1 min、5 min 新生兒阿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產婦自我效能評分比較
兩組產婦在護理前對比自我效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產婦自我效能評分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分娩前,精神狀態、胎兒因素、產道因素等均會影響產婦順利分娩,加上大多數產婦缺乏分娩經驗以及分娩知識,在擔心自身以及胎兒健康狀況下很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進而影響其妊娠結局[5-6]。全程助產護理是一種以產婦身心健康為理念的護理模式,助產士是區別于醫生與護士的特殊服務群體,其操作技術與服務質量直接影響著產婦與胎兒的安全[7-8]。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由專業的助產士陪伴,為產婦進行健康宣教與心理疏導,可使產婦從精神上受到鼓勵,不僅能夠增加其分娩的信心,還能夠加強其意志力,能夠提高產婦的依從性并緩解其不良情緒與疼痛感,有助于產婦順利分娩[9-10]。此外,助產士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能夠通過專業的指導滿足產婦的護理需求,提供最優質的分娩護理服務并做好產婦隱私的保護工作,提升產婦整體的分娩護理質量,幫助產婦順利分娩[11-12]。本研究中研究組產婦分娩前、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疼痛評分降低幅度均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研究組產婦焦慮抑郁評分降低幅度較對照組產婦更顯著(P<0.05);研究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及總產程時間較對照組產婦明顯縮短(P<0.05);研究組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頭位難產、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轉為剖宮產)較對照組產婦明顯減少(P<0.05),研究組1 min、5 min新生兒阿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產婦自我效能評分(OE-16、EE-16、總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產婦(P<0.05)。從數據中可見在產婦分娩期間采取全程助產護理能夠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并提升其舒適度,在分娩過程中最大限度增加了產婦的分娩信心,提升了產婦分娩時的安全感,降低了對分娩疼痛的恐懼感,使其能夠積極配合助產士的操作,按照助產士的指導進行呼吸與用力,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其分娩疼痛,可促進產婦順利分娩并縮短產程時間,同時,助產士均是具備豐富經驗以及專業技能者,在產婦分娩前能夠評估其分娩過程中的風險并提前進行預防,護理質量顯著提升,產婦全程配合助產士的指導可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降低產房風險,確保母嬰安全。由于助產士全程陪伴,為產婦講解相關注意事項,在飲食與生活等方面給予指導,在分娩全程提高產婦自我效能,產后可盡快恢復。
綜上所述,在產婦分娩期間實施全程助產護理能夠減少不良分娩結局,減輕分娩疼痛感,縮短產程時間,提高產婦自我效能,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易丹.分娩鎮痛儀聯合全程導樂陪伴分娩對產婦及新生兒結局的影響[J].醫療裝備,2021,34(8):160-161.
[2]鄭娟,黃曉.產婦經過全程助產護理對鎮痛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療,2021,40(7):169-171.
[3]葉杰微,王小慧.團隊助產服務模式對初產婦圍生期自我效能和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4):735-738.
[4]侯愛琴,閆真,王寶蘭,等.分娩鎮痛對單胎子癇前期產婦MAP、SVR、產程及不良妊娠結局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0, 28(12):2013-2016.
[5]于穎.助產士整體護理干預對妊娠結局及分娩鎮痛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0,37(4):432.
[6]丁金玉,李敏,丁武華,等.產鉗和胎吸術助產對頭位難產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J].重慶醫學,2020,49(16):2694-2697.
[7]林建鵬,鄭燕飛,方蘭,等.無痛分娩聯合助產士全程責任制對高齡初產婦分娩結局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09):1640-1642.
[8]陳秀英.全程導樂陪伴模式與分娩鎮痛配合在提高產婦順產率中的作用分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12):94-96.
[9]朱小員.責任制助產護理聯合導樂鎮痛儀對陰道分娩產婦心理狀態、產程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9,32(19):186-187.
[10]吳文芳,邸彤彤,周翠英.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對初產婦順產妊娠結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1):22-24.
[11]趙靜.全程助產護理對產婦妊娠結局及分娩鎮痛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7(6):70,82.
[12]陳力,徐珩.導樂分娩鎮痛聯合全程陪伴無痛分娩在高齡產婦的應用[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8,37(2):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