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
關鍵詞:初中生物 教學方法 雙減理念 滲透
生物是初中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學習生物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構造和認識大自然。因此,作為一名新時期下的初中生物教師來說,我們在實際教學中需要認識到生活這門學科的中奧星,并創新和優化教學模式,從而將雙減理念有效地滲透進初中生活教學活動中,以此在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和負擔的基礎上逐漸培養學生學習生活的興趣,以此為學生打造高質高效的初中生物課堂。[1]
一、初中生物教學當前現狀
1.重視程度不到位
生物這門課程往往會被人們認為是一門副課,之所以出現這種思想的原因還是這門課程在考試成績中占據的比分較少,因此,很多學生與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僅僅想通過其他學科提升考試成績,從而忽略了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或者是在臨近考試之前復習一下來應對考試,這樣的思想觀念一定忽略對這門課程的正確學習,從而導致難以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
2.缺乏學習興趣
很多學生對于剛剛接觸生物這門課程的時候往往會充滿了好奇心,正是由于學生在這種好奇心地驅使下去學生這門課程,但學生的這種新鮮感一過再加上所學知識難度越來越大,很容易失去學習這門課堂的積極性和興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剛剛步入初中學習的學生并沒有掌握學習和消化抽象知識的方式方法,所以,他們也不知道如何開動難進去想象生物學中存在的概念,如,DNA或者染色體等。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雙減理念滲透策略
1、突出師生互動,提高教學質量
作為一名新時期下的初中生物一線從教者來說,我們在日常教學活動之中需要將雙減理念滲透進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師生互動課堂教學逐漸受到了關注和重視。師生互動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活躍學生思維,所以,師生互動是否成功主要看學生是否在積極思維,是否能夠活躍學生思維。在雙減理念指導下開展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我們需要充分了解當前學生的實際發現水平,并以此為出發點,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徹底激發出來,從而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能夠通過自身的實踐和心理以及情感體驗不斷提升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能夠進入到積極思維狀態之中。比如,在教學《伸肘和曲肘》這節生物內容的時候,我在課堂上并沒有直接講解這節內容,而是先為學生展示了掛圖和模型,并為學生演示了自己的上肢,然后鼓勵學生一邊實驗一邊分析,從而使學生產生共鳴。因此,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綜合運用情境激發和師生互動以及直觀演示,并通過模型和掛圖與自己的上肢對照起來,接著在為學生指出肘關節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尺骨、橈骨等各結構的位置及名稱,隨后又為學生演示了部分結構的作用,讓學生仔細觀察和探討,以此順利得出伸肘和曲肘就是這樣完成的結論。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有效地滲透了雙減理念,改變了以往死氣沉沉的教學模式,同時還能夠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有效實現師生互動,促使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結構,完成認知的飛躍,在學生高昂的激情了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嘗試分析下在體育課上的引體向上或者是俯臥撐等動作,通過學生的分析我們可以充分了解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2]
2、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初中生物這門課程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新鮮的,所以他們學習這門課程需要一個過渡期,在這個時期我們需要將學生所熟知的事物作為切入點,以此帶領學生走進生物世界之中。在雙減理念指導下我們完全可以為學生構建所熟知的生活化情境,從而將課堂所學生物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結合到一起,從而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從生活情境之中過渡到學習情境之中,在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和負擔的基礎行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能夠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發展規律和現象與生活學科的理論進行相互印證,這樣學生自然能夠對課堂所學內容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和記憶,同樣學生還可以利用課堂所學知識解釋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生物的真正意義所在。比如,在教學《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節生物內容的時候,那我們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講解為什么會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然后在鼓勵學生分享在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遺傳現象,如,兩條黑狗生出一條白狗,父母都是雙眼皮生的孩子卻是單眼皮等,其實這些現象用生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因為基因變異而導致的。我們在雙減理念的指導下完全可以根據學生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為例講解生物知識,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積極性。[3]
3、善于設計演示實驗、創設情境
設計合理的生物小實驗我們需要構建相關的情境,并根據當前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實踐表明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構建相關的情境,并將學生帶入進情境之中不但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而在生物教學中我們在輔之合理的小實驗,從而能夠順利完成課堂既定的教學任務,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此落實雙減政策。比如,在教學《食物的消化》學生在理解酶的催化和膽汁的乳化如何區分的過程中難度很大,所以,我們不妨為通過一個小實驗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隨手將一個粉筆頭捏成粉末,然后在燒一張小紙片,以此調動學生好奇心,并鼓勵學生嘗試分析和討論這個實驗的現象和成分的變化,通過我們的指點下學生自然很快就能夠分別和掌握了酶的催化和膽汁的乳化。在這樣的氛圍下自然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結束語
總之,初中生物是一門非常枯燥的學科,而將雙減理念有效地滲透進教學活動之中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從而使學生帶著飽滿的熱情參與進課堂教學活動之中。
參考文獻
[1]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研究[J]. 童國權.當代教研論叢.2019(01)
[2]實現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分析[J]. 王四芹.課程教育研究.2016(18)
[3]初中生物課堂的生活化教學[J]. 徐昊.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