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軍
摘 要:將微課資源科學地運用在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中,可以提升體育教師的素質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等。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微課的優勢作用,教師需要通過借助微課來為學生講解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利用微課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課余訓練的內容來制作微課,進而提升特殊教育體育的教學質量。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教學質量;特殊教育;體育教學
在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學活動中,體育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活動,這門課程能夠對特殊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心理素質、行動能力等方面進行培養,因此教育部門需要關注特殊教育中體育教學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為了構建新型體育教學體系、打造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師應將微課應用到體育教學中。微課教學是一種融入信息技術和媒體技術的新型教學模式,在微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導入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從而構建高效的教學體系,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根據特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作相應的微課視頻,以保證學生接受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的指導。
一、微課在特殊教育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增強教師的素質能力
在制作微課的同時,教師的能力得到了有效鍛煉,也能夠開發出新型教學模式。因為制作微課必須應用各種現代化技術,需要教師同時掌握互聯網技術知識、微課視頻拍攝與后期的技能[1]。當教師制作的微課數量不斷增加時,其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從而將信息技術和體育學科進行優化整合,有利于體育教師專業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特殊教育體育教學中開展微課教學,能夠讓師生之間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從而對學生的狀態進行調整,體育教師將教學內容以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使得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具體的教學內容,對體育技能進行深入化的學習。
二、微課在特殊教育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微課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教學應當貫穿在學生的興趣之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一階段都能連貫地表現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動。”可見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主要因素是學習動機和興趣,這是智障學生智力發展的重要動力。而智障學生由于先天性智力缺陷,思維直觀、反應遲鈍等特點,對學習不感興趣,再加上傳統的培智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只是枯燥地向智障學生傳授體育知識與技能,導致智障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不足。但相反的是智障學生對直觀、形象、感染力強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樂于接受。微課恰恰滿足了他們的這種心理需要,并且能補償他們理性思維能力差、對體育鍛煉缺乏足夠的興趣等缺陷[2]。教師利用微課教學以其鮮明的圖像、生動的形象、靈活多變的放映特點和媒體豐富的表現功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能夠充分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從而很好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袋鼠跳時,上課時,筆者利用微課教學,讓學生觀看袋鼠跳躍姿勢的錄像,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袋鼠的動作要點、動作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跳躍興趣,同時也幫助他們建立了正確的動作表象,使學生掌握了動作方法。之后筆者又將學生的袋鼠跳動作拍攝下來,讓學生觀看,看到每個熟悉的面孔,感到特別親切和興奮。通過對比從而更好地激發了他們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
(二)利用微課資源,攻克教學重難點
對于特殊教育學校中的學生來說,傳統的單一化教學方法并不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體育技能,因此教師需要利用能夠調動視覺感官、生動直觀的事物來幫助特殊學生學習體育知識。不過,特殊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方法是無意識記憶,
他們缺乏明確的記憶目的,所以只可以對事物的表面特征進行記憶,但是卻不能對事物本質進行深入探究,也不能將不同的實物聯系起來。為此,對于課程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教師可以制作對應的微課來為學生講解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部分特殊學生會存在反應較慢的問題,而由于微課能夠重復循環播放,故而學生可以在遇到學習難題時,通過反復播放微課的方式來進行自學。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羽毛球的過程中,這項運動中的細節動作很多,僅僅通過教師的演示無法讓學生對羽毛球動作進行細化。同時,特殊學生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教師傳授再多的教學內容,再深入地剖析知識點,實際上是發揮不了顯著作用的。針對于這種情況,體育教師需要專門制作與羽毛球相關的微課視頻,在微課中向學生直觀地展示羽毛球運動的細節,并利用動畫形式來講解慢鏡頭,從而將抽象的羽毛球技巧轉變為具象化的畫面,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三)利用微課資源,提升課余訓練水平
智殘學生雖然大腦受損,但在他們身上也有許多閃光點和強項,如大部分智殘學生身體素質都比較好。增強學生體質,康復身體機能作為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并以特奧為契機,加大了特奧運動項目的訓練。先后開展
了田徑、足球、乒乓球、硬地滾球等項目的訓練工作。訓練大多是利用體育課余時間開展的,還有就是比賽前的集訓。體育教師目前就筆者一個,有時參加比賽不止一個項目。針對這一現象,拍攝運動訓練項目的微視頻,開發相關的微課程,讓運動員和家長自行進行學習,并適時地給予關注和必要的指點即可,有效減輕體育教師的工作壓力,提高訓練效率和成果。
例如,針對訓練中可能出現的難點和要點,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視頻,在視頻中教師詳細地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講解與分析,便于學生盡快掌握正確的動作。也可以將動作難點與新技術動作或者戰略戰術部署以慢速連續播放的方式展現出來,讓學生仔細觀察細節,從而更好地掌握技術要領,加深學生的理解認識,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
總之,在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中運用“微課”既可以培養智障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也可以改變在傳統體育教學中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應充分挖掘微課的優勢,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篩選制
作適合殘疾學習需求的微課,讓每個孩子每節課都有收獲,缺陷得到補償,受損器官和組織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瑞.微課在特殊教育學校培智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9):213-214.
[2]劉勇.微課在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9(24):207-207.3474C7BE-F1A4-4F47-A922-BC2102D7B2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