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鳳梅
摘 要: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應用,“互聯網+”模式被應用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創造出無限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不斷建設,要求我們為國家建設輸出更多的專業人才,為了適應市場環境,實現改革創新,摒棄高校傳統落后的管理理念與手段,我國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也與“互聯網+”相結合,增強自身的創新水平,實現高科技發展,依托互聯網加的技術,簡化財務工作的形式與內容,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在經濟方面支持高職院校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財務管理
經濟基礎影響上層建筑,如果高職院校傳統的經濟管理方式不加以改革創新,就會嚴重影響財務的管理質量,帶來財務資金的周轉不靈,加大對資金的需求,嚴重影響到高職院校的運轉水平。高職院校作為專業人才的培養陣地,企業管理水平對人才的培養和輸出具有重要的關系,仍舊使用老套的財務管理方式,會嚴重影響到對人才培育的經濟實力。引進互聯網+創新財務管理方式,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從而使更多的資金支持專業人才的培養已經迫在眉睫。
一、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現狀
(一)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理念較差
通過我們對多數高職院校的實際管理財務工作的調查狀況來看,很多院校的財務管理理念較差,將財務管理狀況提升到自身發展戰略的思想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這些都會導致具體的財務管理模式老套落后,不能夠將財務管理和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結合應用,難以使高職院校形成一種智能化、現代化的管理體制,從而導致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體系治理結構不調和預算體制滯后的問題。
(二)管理高職院校的財務人員信息技術水平有限
隨著互聯網的技術發展,互聯網加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總體技術水平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由于技術發展過快,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人員水平技術仍停留在較早的時期,對計算機的使用能力比較欠缺,無法使財務管理與信息技術在人員上得到有效的融合。雖然高職院校的會計以及財務管理人員具有扎實的專業儲備,但仍然無法利用互聯網絡對財務進行有效管理。再加之職高院校高層管理人員對于財務方面的忽視,未能及時的對于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進行培訓,或者雖然進行了培訓,但仍然流于表面功夫,從而限制了財務管理人員信息技術水平的發展,導致無法有效的利用互聯網絡對財務進行有效綜合的管理。
(三)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模式的限制
大多數的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模式大多是由領導統一指揮,再分層進行管理的模式。這一模式體現出來的特點是“領導集權”。由于高職院校事務較多,領導分身乏術,無法及時的管理高效財務,難以形成一個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這一模式就導致了高校財務管理機制治理結構不調和預算體制滯后等財務問題。領導對于財務管理的模式無法進行預先性的創新,多數為“秋后算賬”的找補,這就導致了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人員無法主動的進行互聯網+的使用,從而影響到財務管理的效率。
二、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基于“互聯網+”的創新策略
(一)強化高職院校信息化財務管理的意識
高職院校必須主動順應互聯網+的大趨勢,提高高校信息化財務管理的意識,從而才能利用互聯網絡將財務管理的工作對自身可持續發展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高職院校的領導要足夠的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的網絡建設,加大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網絡服務系統的研究力度,同時也派出專員對財務管理系統進行維修和升級。高職院校的領導要高度的重視財務管理。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更新財務系統,同時利用掃描技術將原始的數據轉移至計算機中,利用云網絡共享數據,達到信息化監督的同時,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從而更好地進行信息化財務管理。值得注意的是。高職院校的領導班子必須要足夠的重視財務管理網絡平臺的安全化建設,尋找專員,設置網絡防火墻,進行數據異常監測,從而使財務信息更加的安全可靠。
由事后管理進步為適時管理,通過利用“互聯網+”理念,由事后管理變為時事管理是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在利用“互聯網+”之前,事后管理是高職院校開展的主要方式,這一方式具有滯后性,對于財務管理的及時調度以及利用的效率產生了制約影響,同時也無法準確地預測未來的經濟活動。高職院校的經濟活動龐大,涉及到各個領域。需要財務管理人員及時調度經濟去向,這對于事后的監督來說具有很大的阻礙,利用“互聯網+”構建全新的事實管理模式,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人員可以將財務管理的中心轉移,利用大數據的記錄、評估和監測,為決策提供動態的參考依據,提高經濟去向的決策效率。
(二)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技術培訓工作
由于很多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人員具有極高的專業素養,但卻缺乏對網絡的利用,高職院校應該加強財務管理人員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工作。從實際的工作需求出發,具有針對性的安排財務管理工作的培訓制度,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傳道授業和答疑解惑。同時也應該加強對于信息化的實踐工作,在老師的安排下進行實際操作,從而更好的增強互聯網+財務管理的操控水平。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利用互聯網絡,具有數據分析、拆解以及整合等綜合能力,從而提供對財務風險因素的合理評估和預測。由于高職院校具有的經濟活動內容種類較多,要求管理人員熟練的運用SPSS等數據統計處理軟件,從而簡化龐大的統計工作。財務管理人員同樣需要掌握專業的提取水平,從海量的高職院校經濟數據資源中準確地選擇需要的財務數據,并將其完整的傳遞給決策人員,從而為未來的經濟活動決策提供更好的參考依據。
(三)創新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模式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涉及到的工作內容比較多,如招生就業,教學科研等,涉及工作較多,就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高職院校校園一卡通的建設,學生們在校園內的各個消費都與財務管理系統直接對接,提升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網絡水平,從而利用互聯網+對學生在校內的消費以及院校大方向的消費進行精細化的管理代替以往的粗放式管理,與各個部門進行緊密的聯系,及時掌握財務信息,并進行合理的分配與監督,在大數據下可以更有效地加強內部監督與管理,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
(四)創新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手段
為了減輕報銷人員核查發票的工作量,我們可以借助電子發票,在“互聯網+”上完成報銷工作。財務管理人員利用計算機進行發票審核,無需再線下經過實體銀行,而通過網絡銀行就可以實現報銷的工作,使得報銷的工作量減輕,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效率。財務數據的分析整理也不再需要人工進行,通過大數據可以直接采集和生成報表,能夠使財務管理人員更加直接地看出財務數據的變化情況。利用“互聯網+”可以將繁雜的人力工作轉變為人工智能工作,解放勞動力,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利用率,不僅可以使得到的數據更加科學準確,減少錯誤率,也可以合理的分配人力資源,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提供支持[1]。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中國特色社會道路建設的大背景下,網絡化信息化呈現快速發展的狀態,高職院校也需要緊隨這一時代潮流。特別是對于財務管理而言,要求利用大數據和計算機進行財務管理的創新,實現財務管理工作和互聯網的有效結合,以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變單一管理為綜合管理,粗放型管理變為精細化管理。高職院校的財務創新應依托“互聯網+”提高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壯大人才隊伍,切實的提高財務的管理水平,以促進高職院校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為社會主義的建設提供專業人才的支持以及后備力量。
參考文獻:
[1]陳輝. 基于"互聯網+"理念的中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 投資與合作, 2020, No.353(0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