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對當前初中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提出具體的要求,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多加注意,特別是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诖耍恼轮饕槍Τ踔姓Z文閱讀教學如何與寫作進行結合進行重點探究,并提出具體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結合;教學策略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課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兩者之間具有密切關聯,在具體教學中將兩者進行有效結合,能夠更好地推動學生在語文能力方面的發展。對學生而言,通過對書籍文章的閱讀,能夠獲取更多的知識,之后將獲取的知識融入文章寫作中,這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知識儲備量,還切實提高其學習效率。
一、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的重要性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想能夠切實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對閱讀和寫作教學進行結合則十分有必要。通過深入了解,閱讀和寫作是語文課程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讓學生進行文章閱讀,有助于其寫作素材的積累,而進行寫作則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此外,在日常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結合,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語文這門課程的熱情,進而有助于教師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認識到閱讀與寫作結合的重要性,并結合實際需求,積極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不少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容易忽視閱讀和寫作的教學,即使有教師認識到此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落實上依然未達到較好的效果。一般情況下都是進行的分開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入了解學生發展需求和學習特點,在此基礎上將寫作與閱讀教學進行結合,之后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學。在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時,能夠讓學生對內容所呈現出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有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同時對描寫出的好詞好句還可讓學生進行積累,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寫作中應用所積累的語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此外,讓學生閱讀還可幫助其對文章更為深入的理解,深刻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由此可說明,在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上具有重要意義,因而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這種教學方式。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存在的問題
針對當前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在結合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教學理念有待轉變、教學目的不夠明確、缺少教學深度。為確保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要注重這些問題,并采取積極有效的解決措施。
(一)教學理念有待轉變
結合實際調查了解到,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依然在應用傳統模式,且教學理念也比較落后,為結合新課程教育發展要求,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在閱讀和寫作教學方面,認為兩者屬于獨立個體,并沒有將其進行有效地結合教學,進而使得學生在語文素養方面無法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教學目的不夠明確
大多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要求學生對文章涉及的生字詞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并不注重其閱讀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而學生在文章閱讀方面過于機械化,沒有對文章含義進行深入的感受。另外,在寫作教學期間,也是讓學生按照規定時間完成寫作任務,對寫作中需要掌握的手法等并沒有過多的講解。
(三)缺少教學深度
部分教師教學觀念還比較落后,即使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對教學計劃的設計和內容的選擇,但是忽視對學生人文教學的開展,在寫作和閱讀教學中過于表面化,教學深度未達到課程標準要求。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是以自身為主導,缺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長期處于被動狀態,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的策略
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與寫作結合教學時,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合理選擇教學策略,如通過閱讀豐富學生寫作素材、借助閱讀鑒賞活動的開展,深度領悟寫作技巧、巧妙進行設計,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合理利用教材,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依托文本內容,組織隨文練筆活動。
(一)通過閱讀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因受到年齡的限制,生活閱歷不足,所以情感體驗比較缺乏,在寫作中無法將其內心情感表達出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則可通過讓學生進行閱讀,不斷積累寫作素材。隨著近幾年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語文教材開始收集不同類型的閱讀素材,這不僅為學生閱讀提供豐富的資源,還切實提高語文教材在教學中的作用。在進行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在給學生講解文章期間,要讓其能夠對文章內容所呈現的優美語句予以深刻體會。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文章的不斷閱讀,學會積累詞匯,以此能夠不斷豐富現有的寫作素材。
比如在閱讀來自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到作者在對百草味到三味書屋景物描寫主要采用的是空間順序手法,具體來說就是從高到低、由遠及近和從靜到動進行描寫。在講解過程中,教師還要讓學生對描寫景物的語句進行欣賞,并要求其進行摘抄。之所以這樣做,主要目的就是豐富學生寫作素材。接著,教師還需要繼續引導學生對作者創作情感進行體驗,簡單來說就是作者內心情感是怎么通過景物描寫得以體現的。只有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對文章進行分析,才能夠將自身情感更好地融入寫作中,進而增強文章寫作的感染力。
(二)借助閱讀鑒賞活動深度領悟寫作技巧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想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則可在教學中通過文本鑒賞活動的開展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通過開展多樣化鑒賞互動,有助于學生從各個維度上對文章寫作方法進行分析,如敘述方法、說明方法、描述方法等。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有必要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結合。
比如在學習《背影》這篇課文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對作者對文章內容的寫作手法進行賞析,經過教師的適當指導,學生深刻了解到作者在筆法上的細膩性,真實刻畫出父親的形象,充分感受到父親對孩子的關愛。在這篇文章中,父親攀爬月臺就是為了給孩子買橘子,通過具體的動作描寫,能夠更好地感受到人物之間在情感方面存在的聯系。在引導學生進行鑒賞時,教師要注重對寫作方法的分析,以此能夠讓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學會如何通過對語言或動作的描寫,體現人物形象。當學生掌握對人物進行刻畫的方法后,則有效提高寫作水平,滿足自身學習和發展的需求。
(三)巧妙設計,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感悟
初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思想方面,都不夠成熟,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則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設計,提高學生在審美方面的體驗,對文章閱讀和寫作進行深刻感悟。
比如在圍繞《春》這節內容進行教學時,文章主要是對春天到來時的景象進行描寫。因課本中所描寫的景色與學生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不一樣,為此教師在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后,讓其根據自身所看到的景色進行寫作,以此能夠進一步拓展自身對文章閱讀的思想。另外,教師在日常教學要讓學生多寫作,對寫作中遇到的問題要進行解決,而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可有效激發其閱讀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做好學生寫作修改和反思工作。這樣做,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合理利用教材,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結合實際,不少語文教師在對學生文章進行批改時,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即學生語句用詞過于平淡,且主要采用敘述方式進行文章描寫。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比較多,主要有三點:一是,學生語言詞匯量不足,在寫作中不知如何下筆;二是,文章寫作中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三是,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不會靈活應用在寫作中。針對這一現象,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對此予以重視,加強對教材的利用,讓學生在閱讀中做好引導,以此能夠不斷豐富學生素材范圍,幫助其掌握更多的寫作方法。
比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中,文中描寫到的:“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边@一段話中,通過對比喻修辭手法的應用,充分表現出濟南冬天的場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融入在此情境中,進而感悟到濟南冬天的魅力。作者能夠將冬天描寫得如此生動美麗,主要是因其合理應用到各種修辭手法?;诖?,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則可引導學生結合課本語句進行學習,也就是讓其進行模仿寫作,以此能夠提高學生在寫作中的能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文章寫作中學會刪除不必要的語句,促使其文章情感更為生動化。另外,學生在閱讀中對優美語句的不斷分析和練習,還有助于文本內容的理解,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五)依托文本內容,組織隨文練筆活動
為確保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具體的文本內容,組織學生進行練筆活動,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讀與寫結合方式,讓學生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寫作,以此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造良好條件。
結合初中語文教材,含有比較多的古詩詞,因而教師可利用課本古詩詞,引導學生發揮自身想象力,以白話文的方式對所學習的古詩文進行擴寫。比如在學生講解完《夜雨寄北》這首古詩后,教師則可開始組織學生進行隨文練筆,引導學生從思婦女或丈夫的角度上,對這首詩進行擴寫。語文教材中選取的不少作品在結尾都容易讓人意猶未盡,為此教師讓學生進行隨文練筆,讓其通過自身想象力對內容進行續寫。
如《女媧造人》這篇文章,教師可指導學生圍繞這個文章內容進行續寫,引導學生從天地無人、女媧造人等方面進行學習,之后讓其發揮想象力,根據對文章內容的了解進行改寫。在文章寫作思路和方向上是不固定的,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想象,編寫神話故事。這樣做能夠讓學生學會思考,進而提高其語文核心素養。再如學習《次北固山下》古詩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對這首詩表達的中心思想進行分析,之后讓學生將其以散文形式進行描寫。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融入更多的內容,將自己的想法滲入其中,在這種活動中,不僅有助于學生思維擴展,還在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聯系密切,是學生語文必備技能,因而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注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將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機結合,能夠讓學生在閱讀和寫作能力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激發其語文課程學習積極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為此,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與寫作的結合,從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馬仁. 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教學思考——“以讀悟寫”[J]. 科技資訊,2020,18(27):187-189.
[2]鐘成. 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教學——“以讀悟寫”[J]. 語文課內外,2020(02):195.
[3]劉利勇. 培養語文素養,提高讀寫能力——關于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教學的思考[J]. 新作文:教研,2019(12):155.
[4]崔國亮. 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教學思考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教學思考——“以讀悟寫”[J]. 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19):29.
[5]李婧婧. 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初中語文生本課堂閱讀與寫作有效融合策略分析[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07):1596.
[6]賴德騰.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讓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結合的探索實踐[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9(02):151-152.
[7]馬玉紅. 初中語文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 魅力中國,2020(21):152.
[8]陳澤秋. 初中語文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 魅力中國,2019(49):204.
[9]秦允昌.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J]. 文教資料,2020(14):51-52,21.
[10]周曉明. 以讀引路讀寫結合——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探索[J]. 語文課內外,2020(06):384.
(責任編輯: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