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波
摘要:新媒體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流程和模式,也給相關工作者帶來巨大挑戰和壓力。作為一線新聞工作者,必須不斷融合新媒體優勢,深入挖掘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需求,滿足大眾需求,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電視新聞傳播效力,才能提升傳統媒體競爭力。本文以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構建的重要價值為切入點,通過對新時代新挑戰的探索來深入探究有效構建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新模式的策略,希望能為行業優化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的構建至關重要,不僅會影響自身的發展,更對傳統媒體的未來發展影響重大。電視新聞工作者以融合新媒體為手段,不斷探求共同發展的新路徑,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探尋新道路。同時,借助新媒體優勢,電視新聞工作者在采編工作模式上突破以往局限,創新采編思路,改進采編思維,從多層面、全方位探尋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構建新方法,為促進電視媒體不斷優化進步提供助力,為新聞領域創新發展提供動力。
一、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構建的重要價值
(一)有利于改變電視新聞傳播方式,提升其傳播力度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方式的多元化發展也給電視新聞報道帶來全新的傳播方式,特別是在融合新媒體技術后,新聞采編工作者的采編視角和工作視域會更加寬廣,對新聞事件的構建方式也會更加立體化、全面化。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新聞的內涵深度還是表達方式都會得到拓展創新,而這對電視新聞傳播力度的發展也大有好處。特別是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者能更好地發揮新聞報道的優勢,使其以多元化、全景化模式來為受眾傳播新聞信息,確保電視新聞節目的高品質和多樣性,為促進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報道全面發展奠定可靠基礎[1]。
(二)有利于豐富電視新聞傳播途徑,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新媒體平臺的迅猛崛起,為各個平臺間信息共享搭建了有效平臺,也讓新聞采編工作者的思維更加網絡化,以融合新媒體技術創新采編工作為手段,不斷獲取新聞信息資源,以即時性、多樣性方式將其展現給受眾,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獲取的需求[2]。同時,借助新媒體技術優勢,新聞采編工作者還能對信息進行有效獲取和加工整合,以更完善的業務流程為根基為受眾提供了解新聞事實的多元化渠道,提高對受眾的吸引力,增強電視媒體的市場競爭優勢。
(三)有利于規范電視新聞采編模式,提高其權威真實性
新媒體對電視新聞媒體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其便利性和快捷性是電視媒體需要學習借鑒的地方,但新媒體的浮夸性和誤導性也是電視媒體需要規避的。新聞采編工作者不斷加強對采編工作模式的構建和創新,以服務大眾、滿足大眾需求的真實性、可靠性新聞信息為載體,不斷優化并構建全新工作模式,不僅有利于為新聞媒體行業發展樹立新榜樣,確保新舊媒體融合順利,同時也對進一步挖掘新媒體優勢,打造全新的電視媒體行業有積極推進作用。新聞采編工作者從差異化、移動化、分眾化的新媒體傳播時代構建全新的采編工作模式,以用戶思維挖掘新聞采編需求,滿足受眾多元化信息需求,確保受眾接收到的新聞信息都是真實有效的,從根本上規范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行業發展路徑,確保新聞傳播真實有效性[3]。
二、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一)傳播方式更加多元化
智能移動設備的應用改變了現代人閱覽新聞的途徑,也讓電視新聞傳播的即時性受到極大挑戰。特別是采編工作的單一化以及過度追求新聞的刺激性和娛樂性也會導致很多新聞信息在傳播真實性方面發生偏移,失去原有的新聞價值。新媒體時代,受眾對新聞信息的獲取渠道更加多元化,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所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為扭轉這一局面,必須要以更高效、更快捷的方式完成新聞采編,滿足受眾對現代化信息傳播和獲取途徑的要求,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和發展需求。
(二)傳播媒介競爭更加激烈
層出不窮的新媒體技術也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新聞傳播媒介的更新換代,不僅削弱了電視媒體傳播的優勢,還推進其跳出原有舒適圈,迎接全新的挑戰環境。新聞采編工作者必須要充分意識到全新新聞媒介傳播方式和要領,以“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創新拓展”的思維來有效改變原有采編工作模式,不斷優化新聞采編時間和流程,以更快、更高、更好的速度和內容來吸引受眾,強化電視新聞傳播的感染力和影響力,提高其在新媒體時代的競爭優勢,加快電視新聞與新媒體的融合,推進其全面發展。
(三)采編方式更加精細化
當前,電視新聞的發展要從市場導向及需求等多個方面去綜合考慮,既要滿足受眾的需求,也要符合市場變化需求,還要確保電視媒體行業發展勢頭不減。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所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對采編工作的分工也更加精細化、全面化,不僅要針對不同類型的新聞進行合理規劃,還要結合不同受眾的不同需求,以不同內容和感染力的新聞信息來滿足其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確保其在受眾間的傳播范圍和力度達到預期目標,提升電視新聞傳播影響力。同時,為更好地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沖擊和壓力,新聞采編工作者還要有針對性地改變和創新工作模式,緩解新媒體帶來的沖擊和壓力,推進電視新聞更快、更好地發展[4]。
三、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構建的有效策略
(一)革故鼎新,打開電視新聞采編新思路
新媒體的出現對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采編工作者不僅要綜合考慮電視媒體優勢,更要借助新媒體的時效性打造全新的新聞采編模式,這樣才能凸顯電視媒體的優勢和特質,才能讓電視媒體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基于此,新聞采編工作者必須深刻意識到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所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只有革故鼎新,不斷融合新事物,改進現有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積極創新拓展,才能緊跟時代潮流,為電視新聞媒體行業發展開拓新局面,打造新天地。一方面,新聞采編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等新媒體技術,要充分發揮其優勢并融合自身發展需求,力求創造出獨屬于電視新聞采編需要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新聞采編工作者還要積極主動樹立服務受眾的意識,關注其心理變動,以新媒體發展觀來指導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構建互聯網思維,推進新聞采編工作模式創新與發展。例如,近年來,以央視為首的電視新聞欄目不斷吸收新事物、拓展新藍圖,融合新媒體手段,打造出前所未有的、極具吸引力的新轉型平臺和渠道,為電視媒體領域發展帶來新契機。在電視新聞采編模式方面,不少新聞采編工作者紛紛以電視媒體為根基,以新媒體為創新媒介,利用APP、微信、微博等方式不斷創新采編模式,為電視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和范圍提供助力,讓越來越多的受眾能第一時間獲取電視新聞。同時,在采編新聞過程中,新聞采編工作者還會第一時間將資料進行編輯推送,確保電視新聞信息的即時性、有效性,彰顯其真實性和可靠性,增強其新鮮感和可讀性,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推動電視新聞媒體良性發展。只有在先進理念的推動下,勇于對現有內容、模式、流程的更新換代,才能迎來新時代的新發展,才能推動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跨入新時代,走上新征程,實現更快、更好、更高的發展和進步。
(二)拓展渠道,推進采編工作的多樣性發展
新媒體對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影響還會進一步擴大、拓深。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在探尋新工作模式構建之時必須要更加深入地探究和拓展采編渠道,在機制和方法上不斷創新,在采編基礎上融入新元素、吸引新潮流、打造新格局,讓新媒體的優勢為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所用,從根本上推進采編工作的多樣化發展,構建全新的、獨一無二的采編工作模式。新聞采編工作者可以從不同角度、多個層面去制作不同類型的新聞信息,讓受眾可以多樣化感受事件真實性,繼而產生觀看意愿,提高對電視媒體的黏性,也可以利用流行短視頻形式將事件分時分段地傳播出去,既保證受眾能在第一時間了解事件的整個過程和真相,還能利用新媒體技術及時獲取受眾的意見反饋,為及時了解受眾真實想法,調整新聞采編傳播模式提供參考。值得注意的是,在拓展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和渠道時,新聞采編工作者必須要有計劃、有目的地系統優化和調整工作流程,要以新工作制度來完善舊工作制度,以新時代元素來強化電視媒體的時代性和潮流化,以新媒體技術優勢來推動新聞采編工作的進步和發展,真正實現電視媒體的轉型和升級,推進采編工作以更合理、更科學、更有效的方式向前發展。
(三)新舊融合,實現電視采編模式實時性
新媒體時代,電視媒體的發展受到巨大沖擊和影響,但新媒體的優勢也給該領域帶來了更多機遇和契機,新聞采編工作者只要抓住機遇,必然能迎來電視媒體的新輝煌。新聞采編工作者必須深入分析新媒體的優勢和作用,以契合傳統媒體發展需要的方式來優化新聞采編,構建全新的采編工作模式,確保采編工作質量有效提升和發展。近年來,受眾獲取新聞的渠道不僅有電視、報紙,更有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在這種情況下,受眾對電視新聞的需求度和忠誠度降低。新聞采編工作者要直視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缺點,融合新媒體技術優勢,推陳出新,不斷提高采編工作質量,優化采編工作模式,確保電視新聞的時效性,增強新聞的閱覽價值,為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提供助力。除此之外,手機APP的應用也極大地方便了新聞采編工作,新聞采編工作者在收到新聞資料的第一時間通過網絡編輯及時發布新聞,為受眾提供正確的新聞信息,發揮電視新聞的社會價值[5]。
(四)深入挖掘,增強采編工作的服務性
電視新聞采編的工作目的之一就是深入挖掘新聞背后的真相,讓受眾真正了解其內在價值,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在采編新聞時,要對新聞進行深入剖析,展現和發揮電視新聞的服務性和教育性。新聞采編工作者還要站在受眾角度,綜合考慮受眾對新聞內容和傳播速度的需求,以新型新媒體軟件、設備和平臺加快電視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和范圍,擴大電視媒體的影響力。另外,新聞采編工作者還要立足社會環境變化,轉變工作模式,以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原則來綜合考慮新聞的新穎性和獨特性,避免信息重復出現,要將新聞信息的價值和真實性表達出來,促使受眾深切感受新聞信息深層內涵,提高電視新聞整體質量。
(五)縮短距離,強化采編工作的生存價值
新媒體扭轉了傳統媒體互動不足的劣勢,為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創造了新契機。新聞采編工作者在構建新聞采編工作模式時,要及時了解和充分把握受眾的需求和思想,以合理、共情的模式來拉近與受眾的距離。新聞采編工作者可以多關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以合理科學的方式融合其優勢,創造受眾與傳統媒體互動的契機。同時,新聞采編工作者可以利用社會焦點、國家時事等熱點話題來吸引受眾參與互動,給受眾發表自我觀點的平臺,使其與電視新聞媒體之間搭建互動關系,這樣受眾才更愿意參與其中。另外,新聞采編工作者在新聞內容的選擇上要注意其創新性和即時性,要讓受眾時刻感受到電視新聞的新鮮感,避免形成“審美疲勞”,更不能直接照搬其他平臺的新聞信息,要獨辟蹊徑,展現新聞采編的創新性和可讀性,吸引受眾關注,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加入互動中。同時,新聞采編工作者還要注意關注受眾對新聞的評論深度,以權威性評價來深入挖掘新聞的價值,強化新聞采編工作的競爭力,提高其生存價值。
(六)多元創新,提升新媒體時代采編工作的創新性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核心特點是“新”,但傳統方式也不能完全摒棄,要在原有基礎上創新,在創新中夯實基礎,達到最優化傳播效果,實現新聞媒體的有效發展[6]。新聞采編工作者要立足新媒體視角,以新內容、新創意、新素材來完成對采編工作的優化和完善,以新陣地來實現對新聞采編與節目的有效轉移,增強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媒體技術在電視新聞采編中的融合應用,實現二者融合創新發展,增強電視新聞的魅力值,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同時,新聞采編工作者還要時刻注意對新元素的融合,要以新鮮血液激活傳統媒體的活力,讓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得到有效延伸拓展,增強受眾閱覽的便捷性和新鮮感,提高對受眾的吸引力。對新媒體與電視媒體之間的差異性,要加強重視和平衡,要結合實際工作需求發揮傳統媒體的優勢,揚長避短,增強受眾對電視新聞的期待,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探尋電視新聞采編新工作模式是必然之舉,新聞采編工作者只有改變傳統觀念,以全新的采編工作理念和模式來應對新媒體的發展,才能真正推進采編工作的改革和創新,才能實現融合新媒體元素創新電視媒體,推進電視媒體可持續發展,提升電視媒體在新媒體時代的行業競爭力。同時,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采編工作者,必須適應新媒體時代要求,以“及時、精準、真實、可靠”的新聞采編原則不斷探尋新型工作模式,為電視新聞的創新與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參考文獻:
[1] 鐘愛華.構建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探析[J].傳媒論壇,2020,3(23):45-46.
[2] 沈玉虹.淺談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的構建[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3):172-173.
[3] 陳東亮.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構建探析[J].中國有線電視,2020(1):116-118.
[4] 溫智星.探究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模式構建[J].傳媒論壇,2019,2(20):66+68.
[5] 李如芬.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構建探析[J].記者搖籃, 2019(9):91-92.
[6] 趙玉忠.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構建初探[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3):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