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胡翼合
【摘要】針對當前中職智能家居課程教學模式單一,學習資源匱乏,教學手段落后等問題,提出了微視頻技術在中職智能家居課程教學中的實施方案,以中職智能家居課程“智能溫濕度采集控制系統裝調操作”和“系統涉及主要器件”為例,探討了微視頻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在課程教學中應用微視頻技術,促進了課程教學模式的多樣化,能有效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啟發學生自主學習,增強學生動手能力,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對課程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融合有積極促進意義。
【關鍵詞】微視頻技術;智能家居課程;教學模式
智能家居技術具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涉及到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計算機軟件等多學科知識,是新興的多個學科技術交叉融合的綜合技術,是物聯網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在基本裝調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培養。伴隨著輔助教學型app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一些中職院校積極的探索“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與教育技術的融合,提出了利用新技術、新媒體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方案[1-3]。雖然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上取得了一些進展,然而由于物聯網專業涉及學科廣,每個學校的實訓條件差別很大,師資力量不夠充足,同時,在一些基礎實訓設施的配置上,數量也不足夠等因素,在“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改革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一、中職智能家居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模式單一
智能家居課程是中職物聯網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根據現行課程教學大綱,存在教學內容多,授課學時數不足的問題,同時,提供給學生的學習資源主要是教材和任務書,學習資源缺乏多樣性,課程教學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環境、學習環境還是停留在實訓室,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在課堂教學的形態上,目前還不夠多樣化,不能很好地支持學生按需學習、個性化學習,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在有限教學課時里,對實訓操作要點,學生很難掌握,在實操過程中,學生經常出現操作錯誤,更不用說系統設計實驗,從而導致學生普遍認為該課程難學,存在畏學思想。
2.教學技術手段落后
在“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中,因實訓設備差異及教學理念的不同,目前,許多中職學校的“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主要使用ppt課件輔助課程教學,忽略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應用[4-5]。對于一些操作性強、學生不易觀察和理解的課程教學內容,應使用視頻技術、動畫技術、虛擬仿真技術等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直觀的觀察實操過程,清晰的理解實操原理,高質量地完成課程學習,從而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二、微視頻技術在中職智能家居課程的教學實施
1.微視頻技術的教學實施方案
在“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過程,借助微視頻技術的靈活性,借鑒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課程教學是以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導、解惑為輔,其教學實施方案見表1所示。
在表1所示中,利用微視頻技術開展“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教學實施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在不同的階段,教師和學生分別有明確的任務分工。課前,教師向學生提出所要學習的問題,指明學習的方法,將實訓任務書及微視頻等學習資料有目的、有層次的提供給學生,引導學生按需自主學習,思考實訓任務的問題,從而完成預習報告及系統的設計方案;課中,實操前,以教師為主,教師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結合微視頻案例,對實訓任務進行講授;在實操階段,教師指導學生獨立應用微視頻等資料,動手、動腦進行實訓操作,自行觀察、探索實訓操作有關事物的原理和規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相互交流討論,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態度,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后,學生自行進行實訓經驗總結,思考系統拓展,形成實訓報告并上傳,教師查閱實訓報告并提出意見反饋給學生,以達到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的目的。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互動,在課前、課后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或者學習通app等渠道進行交流溝通,課中則以當面答疑為主。顯然,在基于微視頻技術的“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實施中,教師的所有的教學行為都是在啟發、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教學活動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這種教學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微視頻技術在中職智能家居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根據中職智能家居課程的教學大綱,以課程中的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等)或技能點(如項目裝接、調試、故障排查等)為對象,形成系列化、連續化、層次化的微教學設計,開發相應的微視頻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易用、適用、實用的智能家居設備安裝與調試技能學習資源,學生通過使用智能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開展自主學習、按需個性化學習,從而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拓寬視野,提升創造力,進而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教師也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培優補差、個性化輔導;同時,在開發微視頻課程資源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水平也得到不斷提升,促進了課程教學與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融合的能力,也為教師開展教研活動的形式帶來新變化,達到資源共享。
3.微視頻技術在中職智能家居課程中的應用
微視頻技術在系統裝調操作應用中具有突出的優勢。如在“智能溫濕度采集控制系統裝調操作”這個項目中,系統的裝調操作較為復雜,涉及到溫度傳感器的典型電路裝接、系統的通訊流程分析、網絡不通怎么調試、信號只能下達不能上傳怎么調試等一系列問題,在課堂教學中,總有一些學生因為對這些問題原理的不理解、操作要點不清楚,或排查調試不規范等因素,導致系統裝調成功率不高。為此,針對系統裝調操作的系列問題,教師預先錄制了系列微視頻,每個微視頻時長都是在3-5分鐘左右,其視頻截屏如圖1(a-d)所示。由圖1(a-d)可知,在智能溫濕度采集控制系統裝調操作項目中,其裝調操作的幾個關鍵環節是智能溫濕度控制系統的裝接、軟件調試、軟硬件聯調、信號只能下達不能上傳的故障排查調試等。課前,學生可以根據教師布置的實訓任務要求,通過觀看微視頻,結合視頻鏡頭的轉移,配合音頻的講解,清晰直觀地觀察到系統的裝調過程、系統通訊流程、故障排查調試的一般步驟及排查方法等,從而完成課前預習。課中,學生實操前,對于裝調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關鍵點和操作細節,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可以結合講解問題插播微視頻,通過對微視頻的播放控制,讓學生清晰地觀察實操要點,了解標準的裝調操作方法,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針對裝調操作的思考問題,讓學生交流討論,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比對標準裝調操作方法,對學生在裝調操作過程中存在的不妥之處,教師要積極指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學生在進行裝調操作實訓時,生生、師生之間還可能產生許多互動話題,對此,學生可根據自己遇到的裝調問題,針對性的去查看相應的微視頻教學,探索裝調成敗的原因,激發學生主動去思考,進而解決問題,此外,對一些基礎薄弱學生,課中沒有很好的消化所學知識,課后還可以通過微視頻按需進一步學習,并通過和教師、同學的交流互動,從而自我內化知識。
我校智能家居課程包含: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智能調光控制系統,智能溫濕度采集控制系統,直流電機智能控制系統,智能舵機控制系統,智能電子秤,指紋識別系統,智能門禁系統等系統,這些系統中涉及很多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器件,如脈沖電位器、三色燈、溫度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直流電機、交流電機、舵機、稱重傳感器、指紋傳感器等,這些器件對中職學生來說都很陌生,然而,對這些器件的知識講解并不是中職智能家居課程的教學重點,再加之本門課程學時有限,教師如果是利用課堂上的時間講解這些器件,教學任務就很難有質量的完成;同時,由于課中對器件講解的時間較短,學生也很難對器件認識與應用。因此,教師可以把器件的講解錄制成微視頻,課前,學生通過教師推送的微視頻,提前進行預習或自學,課中,教師根據系統裝調需要,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對器件的認識與選擇應用,課后,一些對器件認識與應用還不到位的學生,還可以通過微視頻進行自主再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三、結束語
微視頻技術在中職教育智能家居課程的具體應用,能有效解決課程教學中因授課學時不足,導致學生對課程重難點知識不易理解、操作技能不夠規范、學生自主學習時課程資源不足等問題;同時,還有利于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使課程教學模式更具多樣化,能有效激勵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對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和科學態度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基策,李意蓮等.智能家居安全綜述[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8(10).
[2]朱良.基于學生發展的特色課程開發及實施研究—以《智能家居設備安裝與調試》為例[J].教育經濟,2019(08).
[3]黃凱,向昆竹,秦川.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家居系統設計[J].科技與信息,2019(07).
[4]孔晶瑩. 中等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的開發與應用[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8.
[5]龔大墉.一種實訓課程微課實施方案[J].現代職業教育,2018(35).
【基金項目】海南省教育教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課題名稱:中職教育“智能家居”微視頻課程的開發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QJY2019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