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輝
摘要:隨著眾多融媒體形式紛紛涌現,傳統媒體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做出積極的改革和創新。作為媒體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新聞記者也要積極參與到改革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勇敢承擔起社會責任,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更好地滿足新聞記者的職業要求,助力新聞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職業素養;社會責任
進入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的傳播,除了傳統的報紙、電視、廣播外,還可以通過各種融媒體形式進行快速傳播。融媒體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競爭激烈的生存環境中,傳統媒體要想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一定要注重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的新聞記者隊伍。只有新聞記者的綜合素質和綜合素養獲得提升,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新聞產品,更好地滿足大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不斷推動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
一、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發展的新理念
(一)直播常態化
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直播更具時效性,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充分體現出融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優勢,這是傳統新聞媒體不具備的。[1]在實踐發展過程中,發揮融媒體的時效性優勢,不僅能吸引更多的忠實用戶,而且可以進一步推動電視新聞的發展。
(二)媒體融合化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電視新聞業務模式已經顯現出了弊端,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不能滿足現代人們對新聞信息的獲取需求。因此,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上,電視新聞媒體要積極謀求發展,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在融合中優勢互補,尋求更快的發展。
二、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問題
(一)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能力有待提高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電視新聞媒體也獲得了較大發展,同時需要更多的人才參與進來,因此,電視新聞媒體在發展過程中招納了很多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差異性較大,直接影響到了電視新聞報道工作質量。
(二)當前的監管機制存在漏洞
在當前的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中,從業人員的制度管理和監管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漏洞,不能發揮其強大的功能作用。當從業人員在工作中犯下嚴重錯誤時,缺少專業的調查和處理,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和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升。
(三)缺乏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
在我國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過程中,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比較滯后,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電視新聞記者接收實時的新聞信息,從而造成新聞信息傳播的延時。[2]當從業人員將發生的新聞事件整理后進行發布時,可能該信息傳播的價值已經大幅降低,長此以往,電視新聞報道的影響力不斷降低,忠實用戶將逐漸減少,不利于電視新聞媒體的長遠發展。
(四)報道形式比較傳統
在電視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視頻通常是最常用的方式,需要人們在固定的時間段接收信息。而人們可以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多種電子產品登錄相關的新聞網站搜索自己需要的新聞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電視新聞媒體的競爭力。
三、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有效的發展途徑
(一)注重電視新聞記者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在電視新聞報道中,電視新聞記者是主要的參與者,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直接決定著電視新聞報道的效率和質量。在實踐發展中,要想有效提升電視新聞報道的質量,最關鍵的是提高電視新聞記者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3]第一,在招聘電視新聞記者時,應該對其進行全面考核,不僅包括專業技能的考核,而且還要對他們的應變能力、信息技術素養等方面進行考查,保證新錄用的電視新聞記者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是過硬的,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第二,要注重組織電視新聞記者開展專業培訓和在學習。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如果不加強學習很容易被時代所淘汰,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因此,對電視新聞記者進行經常性的培訓和學習非常有必要,要讓他們緊跟時代發展,并注重自我提高,不斷增強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在單位內實行“老幫新”的管理制度,讓單位內富有經驗的老新聞記者幫帶新晉新聞記者,在實際工作中傳授一些經驗技巧、工作方法等,讓新員工在最短時間成長起來,共同努力為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4]
(二)不斷健全監管機制
要想電視新聞媒體得到較快的發展,幫助電視新聞記者迎接嚴峻的生存考驗,要做到監管機制的不斷完善。一方面,企業要加強與廣大受眾的互動和交流,開通多種渠道征求意見和建議,對于有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要積極接受和采納,在提升電視新聞報道質量的基礎上推動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為電視新聞記者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加強制度建設,保障電視新聞媒體的順利發展。[5]與此同時,制度建設中也要包含對電視新聞記者工作的規范,對新聞記者的日常行為和言行進行必要的制約,督促他們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在競爭中始終處于優勢地位。
(三)積極構建信息共享平臺
積極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對于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幫助電視新聞記者更便捷地搜集新聞信息,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電視新聞報道的時效性,讓受眾更短時間內便可獲得新聞信息,有利于不斷擴大受眾范圍,提高社會影響力。
(四)注重媒體融合的方式和方法
電視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和編輯時,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在保證新聞信息真實性的基礎上,可以適當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內容,有效提升受眾在觀看新聞時的感受和體驗,提高人們對電視新聞媒體的好感度,有利于電視新聞媒體更好的發展。
四、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必須要具備的職業素養
(一)需要具備數據新聞素養
在當前新聞媒體發展的大環境中,電視新聞記者要正確認知當前的激烈競爭,必須具備一定的數據意識和數據能力,改變傳統的發展觀念的束縛,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型社會化媒體深度開發數據新聞內容,為人們提供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有效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的獲取需求。在當代社會發展中,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具備數據的判斷能力、反思能力、對數據的敏感度,還要正確的理解和看待大數據,做好新聞數據的正確判斷,特別是在運用數據的時候,要確保數據的實效性和可靠性。在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電視新聞記者還要具備新聞的敏感性、數據的獲取能力、分析能力和呈現能力等。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新聞信息,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具備在大量信息中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并能夠以多種信息呈現方式,幫助人們更加全面地理解新聞內容。
(二)需要具備團隊協作的能力
在新聞信息的采編過程中,往往不是一個人單打獨斗,而是需要很多人的精誠合作,共同完成。在當今的社會發展中,不僅注重綜合型人才的培養,而且更加注重相互協作能力的培養,好的新聞作品需要在制作團隊成員的共同配合下進行采訪、編輯、后期的制作等工作,才能將新聞效果完美呈現出來,滿足人們對新聞信息的需求。[6]電視新聞記者是比較辛苦的職業,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經受很多的考驗和挑戰,只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和較強社會責任感,才能精誠團結,共同制作出高質量的新聞節目。另外,電視新聞記者要正確看待傳統媒體和融媒體的關系,積極探索融合發展道路,不斷提升主流媒體的發展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嚴于律己,積極努力,為現代信息傳播體系的建立積極探索貢獻自己的能力。
(三)需要具備高尚的道德品性
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融媒體,傳播的新聞信息都具有一定的輿論導向性。電視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信息的整合過程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出現主觀臆斷的情況,利用好自媒體的交互特性與受眾形成良好的對話機制,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融媒體時代,不論是電視新聞記者的職業環境,還是生存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積極加入到自媒體創作隊伍中,進行新聞信息的制作和傳播,無形中對專業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重視新聞報道的內容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在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做好自我管理,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人們提供專業、高質量的新聞內容。
(四)注重傳播社會上的正能量
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注重傳播社會中的正能量,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引導受眾,引領社會的健康發展。當前,部分電視新聞記者為了能夠吸引受眾的關注,經常會報道一些負面的、陰暗的社會新聞,或者帶給人們錯誤的輿論引導,對電視新聞媒體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電視新聞記者要樹立正確的職業素養,努力向社會傳播正能量,帶給人們正確、積極的輿論導向,為構建社會主義合諧社會做出自己的積極貢獻。
五、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
(一)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
隨著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積極參與到新聞的制作、發布過程中,這就給新聞的真實性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作為專業記者,一定要具備良好的職業操守,嚴格遵守實事求是的原則,誠實守信,在新聞報道中做到客觀、真實,不摻雜個人的情感和情緒。同時,電視新聞記者也要盡量制作出優質的新聞內容,多角度地進行新聞分析和報道,引導受眾進行思考和評價,真正提升新聞報道的社會價值,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保證帶給人們正確的輿論引導
媒體發布的新聞報道都具有一定社會導向性,能夠引導和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如果電視新聞記者不能嚴于律己,很可能產生強烈的社會反響,帶給受眾錯誤的認知,給社會發展帶來不和諧的聲音。[7]新聞報道具有很強的輿論性,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加強自身的職業素養,但不能太過功利,不斷挑戰輿論的底線,這樣很容易引起輿論的紛爭,擾亂社會的安定團結。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一定要展現出良好的職業素養,正確把控輿論導向,為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三)保證客觀、公正的評價
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保持公平、客觀的立場。在進行新聞報道時,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盡量避免片面性,從全面的角度出發,對新聞事件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和報道。在當今媒體行業發展過程中,很多媒體都實現了與人們的良性互動。在新聞報道中片面、主觀地進行新聞報道,不僅會大幅降低新聞報道的社會價值,還可能造成對人們的誤導,從而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新聞報道,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判。
(四)需要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一個人的價值觀可以對個人的行為舉止進行引領和指導。作為一名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對新聞線索和新聞素材等能夠迅速做出準確的判斷。在社會生活中,新聞媒體是服務國家和大眾的,在涉及國家利益方面,一定要以國家利益為重,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利益,向人們傳播正能量、正確的價值觀念等,為國家的長久、穩定發展做出積極的努力和貢獻。
六、結語
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邁入了融媒體時代,不僅信息傳播的方式得到了創新,而且給普通人參與信息傳播提供了機會,是對傳統媒體傳播模式的有效突破,使新聞信息傳播更具及時性和靈活性。作為新聞業中的重要參與者,電視新聞記者的發展面臨著嚴峻考驗,需要他們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轉變發展理念,積極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力爭在融媒體時代能有更大的作為。作為新時代的電視新聞記者,無論社會發展形勢如何,一定要注重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人們提供更多優質的新聞信息內容,滿足人們對新聞信息的多樣化需求,促進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建軍.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探尋[J].記者搖籃,2021(7):120-121.
[2] 王俊華.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職業素養提升策略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7):171-173.
[3] 張建民.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探尋[J].新聞傳播,2020(20):76-77.
[4] 江媛.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提升職業素養路徑研究[J].聲屏世界,2020(17):99-100.
[5] 岳江寧.淺談融媒體背景下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J].西部廣播電視,2020(6):184-185.
[6] 卲桂升.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J].記者搖籃,2020(3):42-43.
[7] 陳彩丹.試析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應具備的職業素養[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0):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