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琪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新媒體及時發布疫情信息,實時更新疫情動態,“掃碼出行”“健康申報”實現了跨省(區、市)數據共享和互通互認,為疫情期間人們生活出行提供指導,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從新聞傳播學視野出發,以云南省保山市作為研究對象,對保山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新媒體運用情況進行分析,明確新媒體在邊境地區面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所扮演的角色、所發揮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為以保山為代表的邊境地區運用新媒體進行疫情防控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保山
基金項目: 保山市哲學社會科學2020年度資助課題《新媒體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運用研究——以保山新冠疫情期間為例》(編號:YB20200454)。
在面對全球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新媒體以傳播速度快、傳播面廣、反饋及時、互動性強、活躍度高、成本低等特點嵌入社會肌理中,在社會管理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彰顯了人類疫情防控的智慧。
一、保山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新媒體的運用現狀
保山,云南省下轄地級市,位于云南省西部,轄隆陽區、施甸縣、騰沖市、龍陵縣、昌寧縣,國境線長167.78千米,是滇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國通往南亞、東南亞乃至歐洲各國的必經之地[1]。作為西部邊疆城市,保山西北、正南同緬甸交界,國境線長,在疫情防控中擔負著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重任。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保山市宣傳部門按照“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要求,及時制定《保山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輿論引導工作方案》,本地媒體積極響應,發揮了重要的輿論引導作用[2]。
(一)政務新媒體暢通信息公開渠道
政府部門運用新媒體主動發聲、積極發聲,及時公開疫情信息,把握主動權。微信公眾號“保山發布”作為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管理的權威信息綜合發布平臺,第一條信息《保山:清零》發布于2020年3月3日,讓市民及時知曉疫情動態。后續通過實時更新疫情動態、及時發布疫情防控通告、科普疫情防護知識、宣傳抗疫故事等形成了持續、穩定的疫情信息速報機制。
(二)官方微博及時傳達主流聲音
保山日報社積極創新宣傳方式,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以紙質報和數字報為依托,運用“兩微一端”拓寬宣傳路徑,在后疫情時代持續報道,做好了疫情防控宣傳和科普工作,其官方微博創建了“眾志成城團結奮進抗擊疫情”話題專欄,關注疫情動態,更新疫情數據,傳達疫情防控指示。同時,積極報道抗疫英雄、抗疫善舉,通過抗疫歌曲、公益微視頻等弘揚正能量,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三)網絡媒體擴大疫情防控宣傳面
綜合性網絡新聞媒體保山新聞網通過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立體聯動發布疫情信息,彰顯了政府疫情防控、信息公開的速度,體現了保山政務信息化發展趨勢。保山新聞網疫情信息主要分為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通告、領導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疫情防控措施科普宣傳、疫情速報、“疫”線故事等,做到了及時報道、及時發布、及時傳播。
(四)短視頻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
保山廣播電視臺官方抖音號將疫情信息進行可視化、碎片化傳播,疫情相關短視頻分為戰疫一線故事、核酸檢測和疫苗接種指南、邊境疫情防控工作、疫情謠言釋讀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對戰疫一線人員的可視化跟蹤報道。2021年8月3日,保山市委宣傳部組織中央和省駐保媒體、市縣媒體開展“強邊固防”全媒體采訪邊境行活動,全方位展示保山市抗疫邊境線的真實情況,報道了邊境疫情防控中的感人故事。2021年8月10日,保山廣播電視臺抖音發布的短視頻《抗疫抵邊線:突擊隊長怎么干》,采訪了保山市“強邊固防”突擊隊木城隊長馬從曉,展現了抗疫一線人員的真實生活,讓人們對邊境“強邊固防”人員的辛勞付出有更深體會(詳見圖1)。網友留言“辛苦了,守邊人”“我也是木城的,辛苦了邊疆戰士們”,形成了較好的互動傳播效果(詳見圖2)。

保山市廣播電視臺還制作了專題片《祖國不會忘記 抗疫守邊有我》,對邊境線上抗疫感人故事進行可視化報道,形成了立體化傳播效果。
(五)新媒體嵌入社會管理與服務
1.健康碼出行讓疫情數據可視化
健康碼作為人們疫情期間的出行憑證,讓出行更方便,也讓疫情防控更高效。保山市民出行主要依托云南健康碼。云南健康碼已整合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可查看個人前14天內行程數據,方便對途經或停留中高風險地區人員進行及時排查,有效防止疫情擴散。還可進行新冠疫苗接種、核酸檢測預約、核酸檢測結果查詢等,讓疫情期間的社會管理變得高效、有序、精準。
2.健康打卡讓特殊時期校園管理日常化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校管理面臨比以往更艱巨的任務。以保山學院為代表的多所學校運用新媒體技術輔助校園管理,掌握師生定位和健康情況,有效防止疫情擴散。例如,保山學院采用“我在校園”“奕輔導”微信小程序對師生進行日常管理,堅持每日健康打卡,及時掌握師生健康情況和定位,實現特殊時期校園管理日常化。
3.電商平臺抗疫助農方便市民
2020年1月30日,保山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例。政府高度重視,及時啟動疫情防控方案,市民自覺居家隔離。受疫情影響農產品面臨滯銷困境,保山市電商企業抓住電商平臺抗疫助農流量優惠時機,主動對接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商場超市,實現了供應方、銷售方與需求方無縫對接,百大、紅葉和合疆生鮮等50家當地商超在美團、餓了么開展線上同城交易,拓寬社區新零售、網售方式,每天線上同城配送單量達1000余單[3]。
二、新媒體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角色
(一)及時的官方信息發布者
面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及時、準確的信息公開非常重要,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除官方信息發布渠道外,新媒體也成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公共信息傳播的主要平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立體聯動,承擔了特殊時期及時的官方信息發布者的角色,成為當地市民獲取疫情信息的主要平臺。
(二)活躍的民間信息傳播者
在萬物互聯、萬物皆媒的時代,智能手機普及,手機成為人們獲取外部信息的主要媒介。通過社交媒體轉發疫情動態、發布疫情信息、社區微信群內轉發疫情防控方案等傳播行為,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疫情信息的二次傳播、多次傳播,加速了信息的傳播速度。新媒體在公共信息傳播中承擔著雙重角色,既是信息傳播者,又是信息接收者,依托手機媒體建構起來的活躍的民間信息傳播行為是特殊時期信息傳播的加速器和穩定器。
(三)特殊時期的社會管理者
我國疆土廣闊、人口眾多,要及時掌握公民健康情況及出行動態,僅靠傳統統計方式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不僅不利于疫情數據庫建立和數據更新,還會增加疫情防控難度。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技術,新媒體承擔起社會管理者角色,以智能化個人健康信息管理數據庫為中心,高效、精準地實現了疫情期間的社會管理,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保障。
(四)便捷的大眾生活服務者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因停工停產、居家隔離,人們生產生活受到影響。網絡購物成為首選,網絡直播將滯銷農產品進行網絡售賣,線上買菜平臺有效滿足市民需求,還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乏力的實體經濟。線上教學、線上會議活躍,新媒體助力學校教學和政府公共事務開展,為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服務。
三、新媒體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老年人普遍缺乏新媒體使用能力
在新媒體發展過程中,不能忽視以老年人為代表的特殊群體。保山作為云南邊疆城市,農村老年群體占比較大,老年人主要使用手機通信功能,其他功能較少使用。聯網、掃碼、健康填報、核酸預約對于需要出行的獨居老年人來說存在困難。因此,在面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應考慮到不同群體的適應性,建立更有針對性的、人性化的服務機制。
(二)小程序后臺人工監控管理不細致
當煩瑣的人工日漸被機器取代的今天,我們依然不能忽視對后臺數據的及時監控和管理,對特殊情況予以及時提醒和緊急處置。例如,當使用小程序“我在校園”對師生進行管理時,每日健康打卡完全依托于師生自覺,有時存在忘打卡、漏打卡、打卡信息有誤等情況,這就出現了新媒體技術管理和人工后臺服務監控不協調的問題,使疫情期間校園管理存在一定風險和安全隱患。因此,不能完全將管理權限移交給機器,而是以新媒體服務平臺作為日常管理輔助,并加強后臺監管力度,對異常情況及時處置。
(三)新媒體信息公開專欄化程度不足
一方面,官方新媒體平臺稍多稍雜,疫情信息傳播較為分散,不夠集中;另一方面,新媒體平臺疫情信息專欄化、專題化、深度報道不足。相較于其他省市,保山新冠肺炎疫情處于較為平穩安全狀態,疫情信息活躍程度與當地疫情相關,疫情較緊張新聞報道較活躍,疫情緩和新聞報道較放松。因此,疫情信息發布有時較為零散。
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新媒體運用的建議
(一)提升老年人新媒體素養,使新媒體技術更具人性化
在新媒體技術嵌入社會管理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不同群體對新技術的適應性,對于老年群體應給予更多人文關懷。在公共場所,應根據需要適當保留少部分人工窗口,協助老年人完成事務辦理。同時,可由社區或村委會組建志愿服務小組,對老年人進行一對一幫扶,使其基本掌握出示健康碼、行程碼、新冠疫苗接種預約、核酸檢測結果查詢、電子醫保、掃碼支付、滴滴出行等功能,使其也能共享新媒體技術成果,更好地適應社會。
(二)深化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提升新媒體技術精準化
1.增設特殊人群關懷模式
繼續優化現有健康管理小程序平臺,讓疫情數據收集更集中,讓多種服務集納度更強,提升使用便利性和針對性。可根據不同使用群體,探索不同使用模式。針對老年群體,增設關懷模式,簡化平臺操作步驟、設置一鍵完成按鈕、增加語音提示功能、放大字號等。針對青少年群體,可讓頁面文字簡潔易懂、生動活潑,通過動畫指引方式,指導青少年群體填報疫情數據,讓智能服務平臺更加人性化。
2.推進疫情防控設備智能化
充分運用現有條件讓疫情防控設備更加智能化,讓疫情數據更加可視化。在大型商場、學校、醫院、銀行普遍使用全自動紅外體溫篩查儀,并配合體溫篩查專用軟件,依托AI人臉檢測模塊,自動鎖定人臉測溫,自動統計篩查人數和報警人數。這不僅可以簡化人工測溫的煩瑣,也可以對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做好進出人員體溫智能收集,精準鎖定體溫異常人員,及時做好疫情防控。
3.建立疫情大數據監測中心
人流量較大、人群密集的大型公共機構,應在現有基礎上建立疫情防控大數據監測中心,做好每日疫情數據監測和警報,讓疫情防控更積極主動。例如,學校不能僅依托“我在校園”小程序和門衛測溫來監控,應整合現有資源,適當增加疫情防控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建立校園疫情防控大數據監測中心,將師生刷臉進入時通過全自動紅外體溫篩查儀監測到的數據及時上傳到大數據監測中心,并通過LED顯示屏進行可視化監測,讓師生了解實時疫情動態,及時發現異常,進行有效防控。
(三)集中打造權威信息平臺,提升疫情信息專欄化程度
保山市政府部門高度重視信息公開工作,各媒體及時跟進報道,實時公布疫情數據和防控公告,取得了較好傳播效果。今后還可以在內容整合、深度報道、專欄化呈現方面不斷完善。針對新媒體平臺稍多稍雜的問題,可整合現有媒體資源,集中優勢資源打造一個官方的、權威的、更專業化的信息發布平臺,專門開設“疫情速報”專題,及時發布最新疫情信息,完善常態化疫情信息發布機制。
五、結語
新冠肺炎疫情使人類深入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生存、人與社會、人與技術的關系,進一步明確及時、準確、權威的信息公開對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期人類生存的重要性,也讓人們感受到新媒體技術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應繼續發揮新媒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領導向、信息溝通、凝心聚力的作用。繼續推進新媒體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深入融合,不斷探索新型自動化、智能化疫情防控設備,深化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提升新媒體技術的高效化、精準化,探索新媒體運用的多種可能性,讓新媒體更好地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 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年鑒2019[M].昆明:云南年鑒社, 2019.
[2] 辛文.保山市打好疫情防控宣傳“主動戰”[N].保山日報, 2020-02-27.
[3] 保山農業.創新保山:抗疫保供促銷售,電商助力農產品“進城”[N].保山日報,2020-03-12.